分享

產後腰痠 漏尿!HIFEM科技緩解不適感

文字/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

 

懷孕使骨盆底結構長期受到壓迫,而生產過程則可能對骨盆結構損傷,因而產後出現痠痛、悶痛感、陰道鬆弛、漏尿等困擾,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讓產後媽媽好焦慮,不知道該怎麼辦?知名婦產科醫師暨醫美診所執行長蔡旭坤醫師表示,現在HIFEM高強度聚焦磁能科技,可以改善因骨盆底肌肉強度不足,導致子宮下移造成薦骨神經叢的壓迫而造成痠痛感、漏尿、頻尿問題,鼓勵相關困擾者,勇於尋求專業醫師協助。

 

 

骨盆底肌長期壓迫 漏尿、腰痠等症狀樣樣來

蔡旭坤醫師表示,骨盆底肌肉是陰道、尿道及肛門口周圍的組合肌群,主要支撐膀胱、子宮、直腸等臟器,以維持骨盆的穩定度。蔡醫師指出,女性在懷孕過程中,骨盆底肌群以及韌帶等結構受到子宮與腸子的長期性的壓迫,造成肌肉彈性疲乏往下沉,使骨盆腔內的臟器不能維持在固定位置,下壓引發下墜感與痠痛感,如果臟器壓迫子宮膀胱直腸,容易出現腰痠、性行為不舒服、頻尿、尿失禁、便秘等症狀,甚至咳嗽、搬重物、久站、大聲說話也會尷尬漏尿,因此不敢外出參加社交活動,對性行為甚是排斥,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打造健康盆底肌 把握產後黃金修復期

很多女性忙於照顧孩子,即使骨盆底肌鬆弛或痠痛不舒服,常認為是自然老化現象,誤認為休息一下就好,延遲了恢復及治療的時間。蔡旭坤醫師提到,正常骨盆的「復舊」在產後三個月內可自行恢復器官的位置;為避免復舊期修復不全,建議在產前應限制體重、孕期每天做50次凱格爾運動、產後恢復體重,都是延緩進一步鬆弛的自我預防方法。

 

不過,職業媽媽工作打拼,常沒有多餘時間自我訓練,即使訓練也可能無法正確對肌肉施力,而做的時候用力憋氣導致力量分散,難以體會如何正確收縮骨盆底肌,此時不妨透過醫療器材輔助,體會盆底肌收縮的技巧,有助產後骨盆底肌的修復。

 

 

 

高強度聚焦磁能椅 改善痠痛、漏尿、頻尿困擾

現今HIFEM「高強度聚焦磁能椅」,透過電磁效應遠端產生磁場,刺激會陰的肌肉收縮,改善因骨盆底肌肉強度不足,導致子宮下移造成薦骨神經叢的壓迫而造成痠痛感、漏尿、頻尿問題,更有台灣衛福部核准具有強化盆底肌肉與改善應力性尿失禁的效果。蔡旭坤醫師說,其聚焦的高能量,可以大範圍深度刺激肌肉,能精準地訓練肌肉,一次療程為28分鐘,共有6次,屬於非侵入性、非手術治療,沒有傷口,免除寬衣解帶的尷尬,是現代人的一大福音。

 

臨床研究顯示,在接受完整6次療程後,有95%的患者感受到生活品質的提升,93%的女性產後與伴侶的親密行為不適的問題獲得改善。蔡旭坤醫師說,「HIFEM高強度聚焦磁能科技這是一項劃時代的新儀器,其重要性不亞於婦產科的陰道雷射光療、電波治療等,可以列入產後重要治療方針之一。」

 

 

 

治療前諮詢醫師 懷孕、有金屬物品者是禁忌

蔡旭坤醫師強調,輔助性治療儀器不能完全取代自我運動,應堅持做凱格爾運動,治療次數並非次數越多越好,每次至少間隔48小時,太頻繁的刺激恐造成肌肉崩裂。至於裝有金屬物品者、懷孕則為禁忌對象,建議把握產後三個月內復舊期修復,恢復更快速。蔡旭坤醫師也呼籲,在做任何治療之前,應先諮詢婦產專科醫師,確實了解造成骨盆酸痛與漏尿的原因,才能針對問題做最適切的治療。

 

撰文/Evelyn   根據美國整形外科醫師協會(ASPS)2018年發布的醫美報告顯示,全美整型手術,其中微整形比例佔了近9成,表示現代消費更傾向選擇不用動刀的『微整形』讓自己變漂亮,而又以玻尿酸注射填充更廣受消費者喜愛,能填充臉部凹陷、輪廓塑型、使五官更立體,也是許多人微整形的入門療...

  還記得初識「婕凡希美粧」,是在某次採訪時一位皮膚科權威醫師推薦的,當時光聽名字還以為是哪個國際級的保養品牌,沒想到竟然是出自台灣老字號永信藥廠之手。秉持著製藥精神投入保養品的研發,落實最高規格的品管及嚴謹的臨床試驗,更於2020年榮獲「SNQ國家品質標章」,醫美時尚編輯很榮幸能夠受邀...

圖文提供/大雁文化;本文出自大雁文化《在山中造一個家》一書     提到高雄六龜小鎮,幾乎沒有人不談到六龜育幼院。當年楊煦老牧師從山谷中開始,闢地搭建竹棚茅草屋,收養照料無所依歸的在地孩子,自己種菜、養殖,自給自足,多了一些資源就再蓋一間房子,收更多孩子,數十年下來一棟棟的小屋...

採訪撰文/Miki;本文感謝張鈺珠老師、黃千耀醫師提供專業諮詢   你知道渣男的臉上有什麼特徵嗎?掌握這些細節,就能聰明遠離討人厭的渣男,但如果是自己臉上有這些小缺陷,又該如何改善呢?本期邀請專業命理師和整形醫師,為讀者細說分明!     〈1〉花心男面相 眉毛纖細,...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