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著名的心理學家 弗格姆(E.Fromm)在他的名著(愛的藝術)中有這麼一句名言: 
不成熟的愛是--〈 因為我需要你 , 所以我愛你 

而成熟的愛是--〈 因為我愛你 , 所以我需要你 


一個人付出的愛是不是成熟,從他最原始的動機與表達得到驗證。 


如果是基於需要(例如:因為我孤單、寂寞,所以我需要你陪我與安慰),那麼他所說的愛其實不是真愛,而是一種條件的需索卻假冒愛的名義。 
這假愛的鑑別非常容易,就是當他的需求已得到滿足。(例如:因為你的陪伴安慰,他已不再感到寂寞),便會對你的存在覺得多餘與厭煩。 


所以,當你的情人電話給你,訴說他見不著你的日子真是茶不思飯不想, 而求你趕過去給他看看的時候,你且慢高興.因為說穿了, 
他只是要你去給他下飯罷了! 
他只是需要你,那裡是愛你呢! 


而真正的愛是無條件的自由付出,所謂需要,其實只是一種邀請:他需要一個人和他共同完成這樁愛的事實,所以他對你提出邀請了。 
而這樣的真愛也很容易鑑別,就是當你對他的邀請婉拒甚至只是沈吟的時候, 他立刻就能尊重你的意願而停步,而不會死追活纏,非要你答應才甘心。 


何以故? 
只因他並不是荏弱的人格需要你去支持,而是秉其人格的獨立堅強, 願邀你分享他生命的美好時光。 
因此我們說愛的第一要義就是自由,這一方面是指愛的付出應當基於自由意志,而別無潛在的陰暗動機。 
一方面則是指對對方人格自由的充分尊重,而不在付出的愛上面附帶有渴想、期望、要求乃至逼迫的壓力。 
而真的相愛是一種愉悅甜美的經驗,而不是互相剝削的債務。 


但許多情人的相處卻總是從無私的愉悅始,而以沈重的負擔終。 
情人總忍不住想用對方的束縛來保障自己的安全,卻不知只會帶來更多的煩憂。 
而一個願意對方完全自由的人,又有誰捨得離棄? 
只是道理雖然簡明,當事到臨頭,總是不容易做到罷了! 


有人問:『你為什麼喜歡一個人?』 
我只能夠說出為什麼不喜歡一個人,卻說不出為什麼喜歡個人。 
喜歡一個人,是一種感覺。 
喜歡一個人,卻是事實。 
事實容易解釋,感覺卻難以言喻。 
愛情是忽然有一個人,我們覺得一見如故,很想靠近他,我們的內分泌忽然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很想擁抱他。 
以後,無論快樂或哀愁,我們也想不起當初為什麼愛他。 
只有當我們不愛一個人時,才會找出不愛他的原因,因為我們開始挑剔。 
任何一個人,只要你去挑剔,一定找得出缺點。 
越去挑剔,缺點越多,我們便可以說出為什麼不喜他。 


我們想買一件衣服時,即使發現他有小小瑕疵,埋怨幾句,也肯將就,因為只有這一件, 而且我們太喜歡它了,瑕不掩瑜嘛! 
假使我們根本不想買那件衣服,它的小小瑕疵便是致命傷。 
我們更會努力地找出其他缺點,譬如質料不夠挺,顏色太鮮豔,向售貨員證實,我們不是隨便來逛逛的,我有認真考慮過的呀! 


他向來說自己忙,哪有空陪她? 其實他有的是時間,只是不肯花在她身上罷了.. 大學時代,他總是忙著唸書和社團,好不容易等到寒暑假,他又忙著打工賺錢。那時他家中經濟拮据,唸書和打工是為了獎學金和賺學費。 這些都是事實,她覺得自己應該做個體貼的女友,所以也不強求他花時間在她身上,甚至盡力為他分憂解勞。 &...

這文章看得我心裡酸酸的,送給每一個愛老公的女人。 俗話說的好: 再好的魚肉吃多了,也還是想嚐嚐大白菜的味道;再好的老婆處久了,也還是想知道別的女人的風韻。所以,如果你下了決心勾引我老公,而我老公也上鉤了,我一點也不覺得奇怪..   我想感謝你,在許多個寂寞無聊的日子裡陪伴著我老公...

嫁給這個男人五年了,我不知道我是否還愛他.. 記得剛新婚的時候,早晨時必定會在他懷抱中醒來,我總是紅著臉不敢說一聲早,怕嘴裡的口氣弄皺了他的眉.. 漱口杯與牙刷堅持要和他用同款不同色,擺在一起看才有夫妻的感覺。我會幫他打點上班的衣物,什麼襯衫配什麼領帶,經過我的審美才准他穿上身。   起了...

一對夫妻想做愛的時候,都會以『洗衣服』做暗號 某日,兩夫妻鬥嘴吵架後,因為太太正在氣頭上, 而丈夫又有性愛上的需要,不方便開口向太太求愛, 只好請兒子代為傳話:(媽媽,爸爸說他的衣服髒了要洗衣服。) 媽媽很生氣說:(跟你爸爸說洗衣機壞了,今天不洗。) .. .. 又過了幾日,這次輪到太太忍不住,於是...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