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撰文/傅啟倫.本文特別感謝高雄義大醫教部部長兼急診主治醫師 孫灼均醫師提供專業諮詢
在進行任何手術前,都可能遇到需要麻醉的步驟。在台灣,平均每分鐘有約28至30人接受門診或住院手術,但是,根據統計,台灣麻醉的死亡率遠高於美國、英國及日本,曝露出麻醉知識的不足,你知道是誰幫你進行麻醉的嗎?台灣麻醉亂象,正悄悄上演!
麻醉師不等於麻醉醫師
你知道當你進行手術前,一身綠衣、戴帽及蒙口罩的醫師,是「麻醉師」?還是「麻醉醫師」呢?一般人常誤以為兩者等同,其實受過專業訓練的麻醉專科醫師會自稱「麻醉專科醫師」,和所有醫師一樣,都需要有衛福部核發的專科醫師證書,民眾首先應該要有這項正確觀念。
麻醉醫師的工作職責及範圍,在術前會根據病人身體及病史來評估麻醉的方式、藥物及劑量,並告知患者麻醉的風險,並與患者及其家屬簽署麻醉同意書。
麻醉可分為全身麻醉、及非全身麻醉二大種類。不論是全身麻醉或是非全身麻醉,都存有一定的風險,只是風險的程度不同而已。麻醉施行之前,麻醉醫師必須親自向病人本人、病人家屬或與病人有相當關係的人說明麻醉的方式、麻醉的步驟、麻醉的風險和與該次手術麻醉有特別要注意的事項。
在麻醉手術過程中,麻醉醫師會全程監控患者的生命徵象,包括血壓、心跳及血氧濃度,並掌控好麻醉的深度。在麻醉手術後,麻醉醫師會將患者送至麻醉恢復室觀察,確認病人麻醉藥完全消退並清醒後,才會讓患者離開。
全身麻醉及部分麻醉皆有風險存在
全身麻醉的風險可以分別為普通風險、較少發生的風險和非常罕見的風險來說明。普通的風險有注射或輸血部位出現瘀青、噁心嘔吐、因插管而引致咽喉或口部疼痛、暫時性的肌肉疼痛、暫時性的頭痛和視覺模糊。可能出現但較少發生的風險有全身麻醉後,病人會在手術時或危緊情況時仍有知覺、眼部受到傷害並感覺疼痛,同時可能需要治療、牙齒、齒齦、嘴唇和舌頭受傷。
非常罕見的風險,但可能會導致腦損或死亡的有呼吸插管阻塞,以致病人呼吸困難,或是患者對某種麻醉藥物敏感,以致出現惡性高體溫、心跳、血壓和呼吸加速,肌肉僵硬。心臟受到侵害或肺部受到感染、中風;雖然這種情況非常罕見,但對有血液循環疾病或肺病的病人及抽煙者,遇上這類的風險會比一般病人來得高。
而非全身麻醉的風險可以分別為普通的風險和罕見的風險來說明。普通風險有被麻醉的部位肌肉軟弱,進行下半身麻醉的病人,在麻醉藥效未過時,可能出現排尿困難。雖然在麻醉藥效過後,病人會恢復正常,但病人可能需要暫時借助排尿管排尿、出現頭痛症狀,但可能在短時間內就好,也可能會頭痛持續多天。
可能發生但罕見的風險有對靠近麻醉部位的血管或內臟(例如肺)構成損害、進行硬膜外麻醉後,可能會導致背部疼痛。疼痛通常會自然好起來,但疼痛也有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注射的部位細菌感染或出血,可能需要服食抗生素治療或施行手術,不過出現這個風險的機率很低。而至於非常罕見的風險是神經受損,雖然這是鮮少發生,但它會造成身體衰弱、疼痛,干擾情緒或導致長期性癱瘓。
~ 麻醉前的七要事 ~
1. 術前的麻醉會診
2. 告知用藥情況
3. 詢問麻醉過程及風險
4. 充分瞭解後簽署同意書
5. 全身麻醉時,確認醫師具有麻醉專科醫師資格
6. 麻醉醫師全程照護
7. 醫療的風險管理及處置
醫師小檔案
孫灼均醫師
經歷:高雄義大醫院醫教部部長兼急診專任主治醫師〡高雄長庚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〡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胸腔及重症研究員〡 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胸腔及重症研究員〡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胸腔重症研究助理教授〡義大醫院急診醫學部副部長
專長:循環生理學、幹細胞研究、急診醫學
※ 更多本期雜誌精彩內容請至《醫美時尚》官網 http://www.dr-beauty.net
【歡迎按讚加入《www.facebook.com/drbeauty.magazine》粉絲行列 。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