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出軌了,但我不是壞人

(文/Benjamin Le)大多數人都相信自己是道德良好之人。他們知道背叛伴侶是不對的。那麼他們對自己的出軌會作何感想?人在出軌之後又是如何重塑自我認知?這些問題可以幫助我們弄明白,為何所謂“好人”也會出軌。

認知失調理論認為,如果人的想法和行為不可協調,一定會有一個佔上風。你是否曾有過這樣的疑惑:既然我們都知道煙與癌症的關係,為什麼還有人要抽煙?就連抽煙的人自己都知道,抽煙可能會誘發癌症。他們往往會給自己的行為找一個合理的解釋,比如“我抽的也不是那麼多啦”或者“我祖母每天要抽兩包煙呢,還活到了90歲。”他們如此這般把自己的行為合理化後,就會覺得自己的認知與行為仍舊保持一致。

與此類似,出軌之人明白自己犯了錯。他們可能會為了消除負罪感,而努力讓大事化小。《社會和個人關係期刊》(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上刊載的最新研究提出,出軌之人也會為自己的不忠而感到良心不安。但他們隨後會轉變認知,將出軌視作反常行為,以此來讓自己的良心好過一點。

心理學家的實驗

研究者共進行了四次不同實驗,將被試隨機分到“忠實”組或“不忠”組。讀者您可能會問,怎樣才能在心理學實驗環境下,讓被試背叛(或者不背叛)他們的伴侶?就算真能做到這點,出於倫理考慮,研究者也不應該這麼做。但在現實生活中,人就算擁有穩定的婚戀關係,如果為其他人吸引,也很可能會與之來往——這大概可算是一種形式較為溫和的出軌。研究者以此策劃了整個實驗。

研究者要求被試回憶一段過去的戀情,以及當時除伴侶之外,他們還曾被誰吸引。且拿美劇“老爸老媽浪漫史”裡的主角泰德打個比方。如果泰德來參加實驗,他會被要求填寫一份關於“不忠誠度”問卷。他會想起自己和前女友維多利亞那段已經結束的戀情。早年他在和維多利亞交往的時候,心裡還常常想著羅賓,時常和她來往調情。

我出軌了,但我不是壞人

下面就到了本實驗最精妙的部分:被試是提交問卷後,會收到“不實反饋”,讓他們以為自己比其他被試更加不忠(或者相反)。也就是說,如果泰德被分到“不忠”組,他就會以為自己當年與羅賓的接觸過於頻繁親密。和其他被試比較而言,他對自己當時的伴侶更加不忠。

實驗結果表明,“不忠”組比“忠實”組更易產生負面情緒。被誘導認為自己不忠之人,更不喜歡自己。他們會感到良心不安,努力想讓大事化小。所以他們會報告說,那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不能代表他們的為人(“那不是我平時的樣子”)。

簡單說來就是,人們知道對伴侶不忠是錯誤的,但這不能阻礙有些人明知故犯。一般來說,出軌之人都會很鄙視自己。但是他們會通過各種方法改變認知,把過錯淡化,讓自己感覺變好一點。這樣一來,他們的負面情緒就得到了緩解,或至少他們不會再那麼鄙視自己。他們可能不會從中吸取教訓,在將來也可能更容易出軌。

本文編譯自Scientific American: Cheaters Use Cognitive Tricks to Rationalize Infidelity

  圖片來源 不要以為生活就好像很多愛情小說中的人物一樣,每天什麼事都不做,只要談戀愛就能過日子一樣。 不是所有人都是真心。 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付出。 不是所有人都會背叛。 不是眼淚就能挽回失去的。 不是乞求就可以得到。 不是傷心就一定要哭泣。 不是善良就可以受到庇佑。 不是所有表情都要...

1.彷彿這故事是注定要發生的,而且也注定,要這樣結束。 2.有些事,你把它藏到心裡,也許還更好,等時間長了,也就變成了故事。 3.害怕了一個人的冷清;害怕了夜晚時的寧靜;害怕了睹物而思人。 4.忘記他吧,他不值得你為他做這些。 5.如果愛能夠重來,我一定不讓你離開我。 6.我們不相信宿命,但無法對...

  男性的精子數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減少,所以生女孩的機率特別高,這是已被證明的事實。同樣的,女性的年齡越大,由於老化作用的影響,會使子宮內的鹼性分泌物逐年降低,生女孩的機會也大幅提高。 1、呈鹼性的身體環境 根據多年來的研究統計,證明食物的酸鹼性確實會影響生男生女的幾率,這也是目前普遍認...

1、最喜歡出入那些有大副男模照片的服裝專賣店和手機專營店等,對貨賀上的商品匆匆掃過,視線卻在男模的廣告宣傳畫上停留五秒鐘以上。 2、對待一部電影或電視劇,好看與不好看的判定標準就是演員中有沒有帥哥,帥氣到什麼樣的程度以及帥哥的數量。 3、對於新來卻未謀面的男同事,最感興趣的不是他的學歷、水平和能力...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