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韓國權威級心理醫生權紋秀,透過多年的心靈輔導經驗,剖析出許多心靈上的創傷及疾病都是來自於「愛情」
藉由患者的真實故事,和讀者分享感情中常會出現的狀況、可能會造成的症狀,以及如何治療改善自己的想法
愛情病與精神病
「Love Sickness」這種病,我實在不知道該怎麼用中文解釋。我們好像常用相思病這個字眼,但Love Sickness的意義,是統稱陷入愛情的人所產生的精神或肉體症狀。所以比起相思病,說成是「愛情病」更為恰當。
當然,如果想要用廣義來解釋愛情的話,要明確地整理出愛情病的概念,就又是另一件難事。所謂的愛情病,對人的精神健康造成的影響,其實非常大。愛情病並不是只會找上因愛情而受傷的人,正在甜蜜戀情中的人、幸福的人,當然也不能避免這種愛情病。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愛情病的症狀,跟我們治療的精神病症狀非常相似。
英國心理學家Frank Tallis在自己的書中,深入說明了許多跟愛情病有關的故事,也強調專家必須認真接受這些症狀,就像真正的精神病一樣。
他所說的愛情並和精神病症狀的類似之處,以下是這些內容的介紹:
強迫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一直確認戀人是否有連絡自己,或是焦躁不安地習慣性檢查電子郵件、無法把視線從行動電話上移開。如果症狀更嚴重的話,還會基於某種特定的咒術定義,收集一些對自己毫無價值的東西。這樣的人會賦予收集來的物品某種意義,之後那些物品就會擁有特定的象徵性。就像小時候迷上某些藝人的朋友,只要跟該藝人相關的東西,從學用品到藝人穿過的衣服或首飾,都會一一買來收集,然後再跟自己的朋友炫耀。問題就在很多人會專注於這些事情上,甚至到影響日常生活的地步。有些人會無法專注於平時要做的事情上,只執著於這種強迫性的議題。
症狀變嚴重的話,自己的日常生活就會和社會脫節、孤立。這種狀況常常出現在一頭栽進愛情中的人身上,可以透過實際的大腦研究獲得科學證明。
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戀愛中的人的大腦,和對人類情感帶來極大影響的血清素(serotonin)分泌關聯的研究。根據研究結果,戀愛中的人的血清素分泌量,跟平時受強迫症所苦的人十分相似。
輕躁狂(Hypomania)
戀愛中的人,整天都會感覺像走在雲端一樣。此時他們顯現出來的面貌,和平常的樣子會大不相同。也就是說,戀愛讓人失去了真正的自我。舉例來說,常常會對自己有過高的評價。只要跟自己所愛的人在一起,好像天涯海角都可以去、好像什麼事都做得出來。對一切事情都產生了自信,但並不是有具體且實際計畫產生的自信,只是此刻真心愛著的人就在旁邊的話,那就沒什麼好怕的那種自信。如果說有些人凡事都只看到好的一面,那即便舉債也要買東西送給戀人,這都是因為希望所愛的人對自己展露笑容,無論什麼都想為對方做。
憂鬱症(Depression)注意力明顯低下,會突然流淚,還會失眠,也是戀愛中的人身上常見的症狀。
除此之外,「焦慮症(Anxiety Disorder)」也是常見的症狀之一。只要暫時沒有聯絡,或是對方心情看起來不好的話,自己也會跟著坐立不安、不知所措,什麼事情都沒辦法處理,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上面列出來的症狀,雖然是深深陷入愛情中的人會出現的代表症狀,但我個人最印象深刻的研究結果就是腦波研究。這個研究發現,戀愛中的人的腦波,大多數和死者的一字型腦波非常相似。將這種現象綜合起來,少數的心理學家已經打算將「愛情病」正式列為精神病的一種,但這目前還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無論是在國外還是在國內,愛情病被認為像每個人都曾得過一次的麻疹一樣,但如果不適時治療的話,也會是一輩子都要帶著心靈上的殘缺繼續生活的致命疾病。
愛情病的治療
愛情病大致可分為兩種:
第一種是正在熱戀中,此時人們的情感狀態看起來很歡樂,感覺十分幸福。而這種快樂的狀態太超過的時候,就會妨礙到日常生活,最後變得不會感到悲傷,這種狀況不會是一般接受治療的對象。
第二種是個性或環境不適合,經常爭吵或處在分開階段的狀況,或是有時候因為某些理由最後分手的狀況。
信任
在發展心理學中,人類的肉體、精神成長過程,被具體分為兩個階段說明,在精神分析的領域也一樣。尤其是在討論精神分析學時,絕對不會漏掉佛洛伊德的階段理論,這個理論知名到即便不是專家,只要有興趣的一般大眾都會知道的程度。愛情病也需要這種階段式的理論。雖然同樣是愛情病,但現在兩人的關係有沒有希望、交往多久、分手後是不是覺得自己被對方背叛等,從一開始與那個人交往的狀況到現在,隨著交往過程與分手的過程改變,即便是同樣的愛情病,每個人的問題還是有可能天壤之別。當然,他們的問題也會需要不同的諮商治療方法。
有一件事情是幸運的,因為有一種雖然不值得高興,但卻每個人都只能贊同的萬靈丹,那就是「時間」。治療愛情傷痛的基本骨幹就是時間,如果說要治療愛情帶來的傷口,那就要思考為了讓人平安度過這段痛苦的時間,必須要做些什麼事情才好。這和因為突如其來的事故或急病,而失去所愛之人的遺族,為了要治療那深深的失落感與悲傷的過程十分相似。
即便是長期生活在一起,對彼此有著一份情意的夫妻,無論想不想要,失去另一半的那種失落感,都遲早有一天會痊癒。無論再怎麼熱情地相愛過,即便受到相同程度的傷害,你依然可以克服這一切。那些瞬間失去配偶而落入絕望中的人,最終會獲得的「恢復的時間」,肯定也會降臨在你身上。無論你希望還是不希望,那時間肯定會到來。
我敢這麼肯定的說,是因為這是事實,一定要相信這件事,這「信任」才是治療愛情病的第一階段。這樣才能有要接受治療的決心,也才能積極找出縮短痛苦時光的方法。
儀式
遺族們會為了死者舉辦很多儀式,並藉此展開自我療癒,而跟戀人分手之後罹患愛情病的人,也需要準備自己獨特的儀式。我說的並不是那種有各種形式的儀式,而是忙碌地計畫自己要做哪些事情,並且毫不猶豫地開始做這些事。咬緊牙關讓身體和心靈忙碌起來,就可以和透過葬禮努力展開療癒的遺族們的儀式媲美。而這些儀式的內容,我也無法說出一定要有些什麼。因為隨著當事者的環境與狀況,還有現在的狀態不同,可選擇的儀式非常多。
用憂鬱症來舉例吧。光看研究或統計資料就可以知道,憂鬱症是心的感冒,就連一般人都可能會隨時經歷,是非常普遍的症狀。雖然是這麼普遍的症狀,但當自己罹患憂鬱症時,卻會覺得非常痛苦、前途一片黯淡,嚴重的話甚至會被想放棄生命的念頭給纏住。而愛情病也一樣,說它是每個人都會經歷過的過程,危險性就太高了。觀看一下自己的身邊就會明白,我指的並非那些無法克服愛情並,而痛苦度過一生,從此再也無法愛上異性的人,而是那些帶著這些症狀過生活的人。
愛情是無法預防,預防也沒有用的病
雖然我一直說愛情病是一種精神病,也說它們之間有很多類似之處,但愛情病和其他精神病之間,有可以明確區分的極大差異,那就是無法「預防」。其實就算預防也沒有用。「憂鬱症的預防」這句話雖然成立,但「愛情病的預防」卻是不可能的口號,因為愛是一種本能。
本文摘自《愛了,就能活》
★作者簡介:
權紋秀
在韓國唸完高中之後,於1991年搬到美國,分別在喬治梅森大學(George Mason University)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研究所,主修心理學和臨床諮商學。在醫院擔任心理醫生時,取得National Certified Counselor, Licensed Clinical Professional Counselor的資格,目前在華盛頓某間醫院擔任治療師,同時也經營個人診所。作者和長期患有精神問題的眾多顧客與患者進行諮商治療。也見到許多因愛而受傷的人,放任自己的傷痛不管,進而患上無法再愛人的病,因為為他們感到遺憾才寫下這本書。著作有《他們究竟曾經歷過什麼事?》、《現場直播心理學電台》
加入【尖端EYE書坊】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