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受傷了,可以在藝術裡療傷                                            

有朋友說,心受傷了,再也無法回到原本沒受傷的心。 

昨天,我因感冒,又有一些感冒引起的症狀,心裡有點空。睡前,就開始看“世界太美麗”“自由,可是孤單”(作曲家布拉姆斯的故事,也是他的一首小提琴曲的名字),一邊看,心就慢慢踏實了。 

這一類的書,談的都和藝術相關的人、事、物,但這些藝術都和生活有關。跨過生活中的繁瑣,從藝術的觀點看,人間有太多值得欣賞的地方。 

我很喜歡藝術,而且接受度很廣。

我喜歡巴哈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也看街頭藝人表演雨夜花,一樣感動;
欣賞崑曲的牡丹亭的優雅,也同樣喜歡孫翠鳳的薛丁山征西的逗趣。

醉心於鋼琴獨奏,如歌的行板;也讚嘆笛子聲音的嘹亮,使人心胸開闊。
喜歡舞姿美妙的民族舞蹈,也喜歡節奏強烈的原住民舞蹈、線條優美的
rumba倫巴。
  

我喜歡盲人歌手Andrea Bocelli - Besame Mucho西班牙歌曲,也喜歡周杰倫的嘻哈音樂:可愛女人、稻香。  

我不懂繪畫,也跟著看畫展,油畫、水彩畫、水墨畫、雕刻;看就對了。不懂陶瓷,也跟著聽演講,什麼哥窯、鈞窯都聽不懂。朋友說:那有什麼關係,聽就對了。  

不懂電影,分不清寫實主義和形式主義,看電影不太挑片,烏龜也會飛 (Turtles Can Fly)、跳出去、小情人、姐姐的守護者、青蜂俠..一樣有可看性。  

在藝術裡,感受到美,彷彿忘了自身的存在,就是所謂抽離或放空,心恢復原來的面貌,就是療癒的過程。  

欣賞這些藝術,並不需要很多消費,各地有很多免費的電影、展覽、表演。電腦裡有ppsyoutube、朋友分享ppt,還有愛樂電台的古典音樂。  

像嚴長壽在做決策前,都會先聽一聽古典音樂,讓心靜下來。嚴長壽說:「 聽古典音樂就像禪坐,讓你專注一時,而忘了煩惱,這時你的情緒是跟音樂一起和鳴的。」  

心中裝了多一點藝術的東西,會反映在臉上、心上、生活中,會有不一樣的生活,內心充實多了。  藝術無所不在,只要我們仔細體會。 

 也許你也可以用藝術感動別人喔。  

【採訪撰文/李昭融;造型/蕭景引;攝影/Hedy Chang;化妝髮型/Jagger】 每一個人都可能都可以被剖成兩半,一是理性的自己,一是感性的自己,當兩者加在一起時,就成了更強壯而完整的自己。《美麗佳人》這次與Louis Vuitton合作pop-up攝影展,邀請了演員、歌手、作家、模特兒和主播...

【撰文/鄧惠文;攝影/詹朝智;妝髮/Hacker】 親愛的,你,和你的簡訊,是有罪的。只有我這樣判決,但不只我瞭解。有一種無言,叫做心知肚明。而獎金,就算了。 羊年新春第一次錄音,共同主持人選擇了高挑戰性的題目:辦公室戀情。孤男寡女在同一個公司談戀愛就已經有點麻煩了,而我們要談的重點卻是已婚者的辦公...

離婚,前夫熱戀,自己帶著兩個兒子,票房毒藥,被封殺……好像一夜時間所有最讓女明星頭疼的標籤都落到了張柏芝頭上。後來有人把她和千頌伊比較在一起,「得意的時候萬人捧,失意的時候萬人踩」,支持張柏芝的人大多有一種「同情」的態度。這一次IF姐覺得張柏芝不是千頌伊,她沒有都敏俊,...

(吃貨的小心思( •̥́ ˍ •̀ू ) via...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