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為什麼婆媳關係不大容易相處和諧呢?在家庭關係中,親子關係是一种血緣關係,而夫妻關係、兄弟姐妹關係相形之下其重要程度都會弱一些。

在各種家庭關係當中,婆媳之間的關係大概是最不容易相處的了。不要說那些好不容易熬成婆的老太太聚在一起,談的話題總是離不開議論兒媳婦的長短,就是那些邁進丈夫家多年的年輕女性,有空聊天的時候,也不免把聚會變成了聲討婆婆大會或者訴苦大會。處在婆媳之間的那位兒子兼丈夫,為了維繫雙方的關係,受過多少夾板氣,賠了多少笑臉,編了多少瞎話,也是可想而知的。

為什麼婆媳關係不大容易相處和諧呢?有的研究者依照弗洛伊德的思路,從婆媳對兒子兼丈夫的情感佔有欲及“戀母情結”等角度去解釋。當我們嘗試用社會心理學的視角去分析時,又會得到什麼結論呢?

婆媳雙方常常一方強調真有之情,另一方強調應有之情,結果兩方都不滿意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發現,中國人在對各種人際關係分類時,會採用一個雙維度的標準。一個維度是關係中兩個人身份角色的距離,一個維度是關係中兩個人的真情交換和義務履行的均衡。

在家庭關係中,親子關係是一种血緣關係,父母兒女以血脈相連,在以父子軸為核心的中國文化里,親子關係顯得尤為重要。而夫妻關係、兄弟姐妹關係相形之下其重要程度都會弱一些。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這些關係是與生俱來的,或者是由角色身份固定下來的。因此,我們對這些關係在情感表達上就形成了各自的區別。

對此,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稱之為“等差之愛”。意思是說,在親子之間、夫妻之間、手足之間都有來自角色身份規定的情感。這也就是梁漱溟先生所說的“應有之情”。不同的關係有不同的倫理規範,也有不同的情感類型。

此外,拋開身份角色來說,當兩個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斷交往,就會形成恩恩怨怨,以及對於一個人的愛憎好惡。比如說,當我們非常崇敬自己的父親時,除了有一種兒女對父親的敬重之外,還會因為他的個人品德而佩服他,有一種超越親緣身份的評價。這就是“真有之情”。

一般來說,在家庭生活中,由於家庭成員不僅有很近的血緣關係,而且還耳鬢廝磨,朝夕相處,同時具有最切近的應有之情和最淳厚的真有之情。

當原本沒有親緣關係,“本不是一家人”的男女,由於相愛“走進一家門”的時候,主要是被“真有之情”推動的。婚姻不僅帶來了夫妻關係,而且也帶來了一大串家庭關係身份,新娘子一​​下掉進了一張關係網當中,需要四面應付。婆媳關係就是其中比較重要的關係。而對於媳婦來說,婚前與夫家的人一般交往比較少,所以,對丈夫是真有之情,而對公婆和夫家其他成員就只有應有之情。

應有之情只是一種根據角色規定的情感,例如傳統倫理中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這種義務之情由於僅僅是義務,很容易讓人言不由衷或敷衍了事。媳婦心裡會想,我們之間沒有交情,我不是你從小帶大的,因為結婚,我就要對你百般照顧,我自己的父母我還沒來得及孝敬呢,能做到現在這樣我就很不錯了。婆婆心裡會想,你在我家裡出出進進,就是一家人了,你應該像個兒媳婦的樣子啊!一方強調真有之情,另一方強調應有之情,兩方都不滿意

 

認識維娜斯後,真的會後悔沒第一胎就開始就穿塑身衣。四年前第一胎生完,因為自己還年輕恢復算快,身體也沒什麼胖到,就是剩這個腹部肚子肉,有點微微凸就沒想說還好不管它了,現在回想當時沒買塑身衣真的是很可惜。今年這是我第二胎了,決定不要再生了,懷孕真的太辛苦了,產後要恢復更是要付出更大努力啊,尤其年紀變大...

  我做完月子兩個月後,維娜斯的美體顧問虹萱就特地來府上幫我量身, 我生產時我是85公斤,卸完貨是75公斤, 虹萱來找我的時候我還有75公斤。虹萱很仔細地讓我試穿塑身衣,感受材質,並且幫我量身。 當時的我真的對自己的身材很沒有自信,而且還在餵母奶,肚子雖然還是凸凸的像是4 、5個月,但是...

產後八個月了~時間過好快! 大概過了半年後 就會陸續接到維娜斯的關心,提醒我可以回去修改衣服嚕 結果又又拖了一個多月 總覺得好像每天都很忙,一天又過一天了! 終於來到約定的修改衣服日! 帶著忐忑的心情,還有我的兩件塑身衣到門市給專業的美體顧問量身     我當時有做一長一短 後...

從沒想過我會需要穿塑身衣的一天,因為懷孕初期嚴重的孕吐加上沒什麼食慾,吃什麼吐什麼連喝水也會吐!所以初期體重沒什麼增加,殊不知過了五個月之後,體重開始像吹氣球般的直線狂飆,讓我不禁開始擔心產後身材的恢復>////////...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