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青年歌手姚貝娜因乳腺癌復發,病逝於北京大學深圳醫院。
17日凌晨,知名娛樂爆料人「娛樂圈揭秘」在其微博曬出了一位媒體人在朋友圈發的文章。從文章的語氣來看,這是一位16日在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現場報導姚貝娜病逝新聞的記者。據這位記者稱,16日姚貝娜病逝後,深圳晚報的三位記者偽裝成姚貝娜的主治大夫姚曉明的助手進入太平間拍攝。
隨後,姚貝娜的經紀人博寧也更新了兩條微博「SZ晚報!我操你們祖宗十八代你們有沒有做人的底線!你們幹的那些齷齪的事!你們對得起姚貝娜捐獻眼角膜嗎?你們對得起她的爸爸媽媽嗎?我希望所有有良知的人們都轉起來!曝光他們的行為!!凸凸凸! 」「SZ晚報!!自己出來道歉!!要不然我把你們做的一件件齷齪的事!都給你們報出來!!!@深圳晚報」,疑似證實了爆料為真。
據瞭解,16日姚貝娜病逝之後,深圳晚報是第一個將消息報導出來的媒體。姚貝娜病逝於16點55分,而深圳晚報報導此條新聞的微博則發佈於16點56分,截止到網易娛樂發稿時,該條微博的轉發數已達441808條
媒體人文章節選:
【深圳晚報記者佯裝醫生助手進入太平間拍照。】轉載自媒體人的朋友圈:人生第一次當狗仔,沒想到是為了她。在好聲音看她,很喜歡,漂亮千淨,後面落選,替她惋惜。從醫院那裡知道她捐獻角膜,又聯繫了眼科醫院姚曉明醫生核實這件事,姚拍著胸脯保證一旦捐贈角膜,一定告知我。下午四點半,深圳晚報發出她逝世的消息,我和晚報前方記者面面相覷,還不知道消息哪來的。後方領導問,你怎麼不知道消息,那時候打姚曉明醫生的電話,對方死活不接。後來才知道,對方已經被晚報搞定,承諾給對方獨家,我已經成棄子。怪自己,太輕信人心和人性。晚上六點,守在北大醫院的太平間門口,實在害怕,一直抓著廣電男記者李洪,感謝他。看到三名偽裝成姚曉明醫生助手的深晚記者,進入太平間內。對人性和人心,再度有了新認識,只能怪自己真是底線太高,今天問了自己一百遍,如果是我我會進去嗎?答案還是不會。五分鐘後,太平間內發生爭吵,原來姚貝娜的家人並不知道有外人潛入,在知道對方偽裝成醫生助手偷拍之後,十分生氣,華誼老總出面刪除了相機裡的照片 ‧再後來,華誼方面把怒氣……
各方回應
華誼音樂:以後任何活動我們拒絕《深圳晚報》
對記者喬裝進入太平間對姚貝娜進行拍攝一事,華誼音樂宣傳總監確認了此事:「我也不知道怎麼形容這幾位記者做的事,頭條你搶到了,圖片你拍到了,然後呢?你們的人性呢?你們在記錄不幸,更在製造不幸…以後任何活動,我們拒絕《深圳晚報》。」 【詳細】
《深圳晚報》疑回應偷拍:讓我們安靜為姚貝娜誌哀
1月17日中午,深圳晚報更新微博,寫道:「在眾聲喧嘩之中,請讓我們安靜地為姚貝娜誌哀。」並曬出了今日出刊的以姚貝娜巨幅照片為封面的報紙頭版。【詳細】
記者潛入太平間拍姚貝娜遺體孫儷劉濤姚晨譴責
多位明星均在微博對於深圳晚報的做法給予了譴責。孫儷寫道:「無論你從事什麼行業,人性,底線。很重要!不是嗎???」華少則直接稱「從今天開始,與貴報無緣了」。劉濤寫道:「真是混蛋至極!起碼的尊重與操守去了哪裡?」姚晨則轉發了新週刊的微博「心存悲憫,有所敬畏」,並評論道:「和記者這份職業無關,還是和「人」有關。不知恥者,無所不為。」導演高群書寫道:「媒體應該成為阻止社會倫理公眾道德底線繼續下滑的最後一道堤壩。否則,這個民族真的就沒希望了。」
王思聰評偷拍姚貝娜遺體:越來越沒底線沒節操了
姚貝娜病逝後,深圳晚報的三位記者偽裝成醫護人員進入太平間,對其遺體進行拍攝。王思聰轉發了相關新聞,並點評:「也是越來越沒底線沒節操了。」
什麼樣的記者們在病房外,焦急地等待著她的死亡?!
▲ 姚貝娜
專題目錄
1、事件:媒體記者暗中違規拍攝
2、相關媒體人文章節選
3、來自各界的聲音
4、姚貝娜走了,記者還未散去
姚貝娜走了,記者還未散去
【本文原載於微信公號:掀起你的頭蓋骨】
▲ 姚貝娜
▶
姚貝娜去世之前,病房外擠滿了記者,他們在等,等她死。
記者們都在焦灼,想以最快的速度把這條消息發回報社、網站、電視台,然後把這條新聞傳播到所有人面前。
甚至,我猜想,他們或許在醫生宣布姚貝娜死訊之前就已經寫好了稿子,只等ICU的病房門打開,他們就會按下那個讓他們等了許久的回車鍵。然後,媒體上就會多出一條娛樂消息:今天下午,姚貝娜死了,2015年1月16日。
新聞就是這樣產生的,新聞就是這樣閱讀的,此刻,無數冷冰冰的屏幕上,已經開始講述一個鮮活生命的離開。
由於不熱衷娛樂新聞,之前對姚貝娜的全部印象,只有13年的中國好聲音和一首《隨它吧》。
最後就是關於她病重身亡的消息和經紀人的不斷否認,身邊的人都驚奇:不會吧,活蹦亂跳的一個大姑娘,假新聞吧。
直到今天,塵埃落地。
媒體都惺惺作態地打出“天堂沒有疼痛”之類字眼,高高地掛在他們的頭版,招搖晃眼,喚著所有讀者:“看過來,頭條在這兒。”
我說,我要是姚貝娜的家人,一定狠揍這幫麻木的記者一頓。
身邊同學說,我也想。
姚貝娜去世後,她生前所在醫院有人在朋友圈發出了這樣一條消息:
【禿鷲】手術室的對面,是ICU。晚上推著病人進手術室急診搶救的時候,看見休息區坐著若干和平素不同表情的人,小伙伴們告訴我:這些是記者,等著報導某位名人的消息。
淼哥莫名的想到了禿鷲,醜陋的外表下一個貪婪的心,毫無憐憫的盯著將要死去的獵物,就等第一時間撲上去。
可悲!這個獵物可能是一個曾經馳翔藍天的雄鷹,可能是一頭笑傲叢林的雄獅,可能是一匹哺乳後代的母馬,在這一刻,他只是禿鷲眼裡的一盤腐肉。
真不知道為什麼要打擾一位將逝的人,難道因為她的悲慘消息能吸引變態者的眼球嗎?這樣能讓你的年終獎多一點嗎?用這些錢花天酒地的時候能開心嗎?
她的親人在門口痛不欲生,她的醫生在門內徹夜奮戰,她本人也在和死神做鬥爭。不放棄,不拋棄,大家並肩戰鬥!
與此同時,某些記者們守在旁邊,就為了滿足獵奇者的新鮮感。他們在等什麼消息不言而喻,可病人、家屬、醫生的感受你們想過嗎?赤裸裸的等候,讓人心寒。
淼哥不想斥責這些記者,存在就有他的合理性。和他們講倫理無異於和失足婦女講貞操。國外媒體是不會第一時間報導名人類似消息的,誰也不會在拿別人的悲劇當新聞。
一群被記者描述成白眼狼的醫生,深更半夜推著大出血的病人急診手術搶救,他們漠不關心,只是等著一個堅強的病人逝去的消息。
這是一個笑話,這是一個現實。
看到這段話,作為學習新聞專業的學生,瞬間對自己的專業有了一點芥蒂。新聞記者可不就是禿鷲麼,一隻只盯著普羅大眾苦難的、歡樂的、生老病死的掠食者。在新聞成為商品的時代,素材、故事是記者的追求,一顆有關懷的心卻被流放了。有哪位記者放下相機,去安慰一下痛失愛女的老人麼?
我們看到的是記者寫的新聞,這位醫生看到的是寫新聞的記者。我們習慣了接受記者筆下的世界,卻從未也無法審視記者的表情。看到一個優秀的年輕的人去世,每個人都是哀傷的,這種哀傷由病房前的記者傳達給我們。但是,我們有多哀傷,記者就有多成功,主編就有多高興。這話說的可能有點市儈、不講理、小人之心,但我固執地相信這就是事實。
熙熙攘攘地擁擠在姚貝娜病房前的記者,在等待的過程中就輸了,不管他們的稿子寫得多精彩,至少他們在那一瞬間是冰冷的。
記者需要新聞素材,需要稻粱謀,他們也有生存壓力,但是無論如何,一想到他們面朝著病房等著一個人的死訊,厭惡感就蜂擁而來。
1994年,黑人攝影師凱文‧卡特的攝影作品《飢餓的蘇丹》獲得當年的普利策新聞獎,巨大的榮譽和批評同時而來:「為什麼不去幫幫那個小女孩?」幾個月後,他自殺了,只留下一張字條:「真的,真的對不起大家,生活的痛苦遠遠超過了歡樂的程度。」
▲ 《飢餓的蘇丹》
時至今日,那隻貪婪的禿鷲還未離開,它變成了一個個記者,虎視眈眈地盯著你,我,他,所有人。有人說,世界總有人不幸,記者只是記錄不幸。但是我覺得,有些時候,記者在記錄不幸的同時,也在製造新的不幸。
作為一個學習新聞的人,也曾經在報紙做過見習生。當時為了找新聞線索也曾抱怨:「這裡為什麼不著火」「那裡為什麼不死人」,當時還大言不慚地對朋友說:「社會的不幸就是記者的大幸。」現在想想,當時的自己真令人不寒而慄。現在看來,抱有這種觀點並付諸行動的人絕對不止一個。
曾經看到過一段深為感動的話:「真正的記者,要有俯仰天地的境界,悲天憫人的情懷,大徹大悟的智慧。」在不斷成長的過程中,記者們可能有了境界,也有了智慧,但是悲天憫人的情懷,卻早已被商業、利益的戾火焚燒的灰飛煙滅。
姚貝娜走了,記者還未散去,他們如同蘇丹的那隻禿鷲,盤旋尋找,永不落下。
雖是如此,我仍然毫不懷疑很多記者心中仍有人性的溫度,他們仍能夠在面對社會苦難時流下真摯的熱淚。在這個功利的時代,每一個職業都在瘋狂攫取利潤,記者天然的道德責任和人文關懷,應該成為這個寒冬裡的一支蠟燭,默默點燃,星火燎原。
耳邊響起了姚貝娜的歌:「隨它吧,隨它吧,一轉身不在牽掛。」借用一句話送給姚貝娜:「你是最短暫的花朵,也是最長久的琥珀。」
如果姚貝娜早點看到下面這篇文章,結局會不會改變?一定要轉給你關心的她!
乳腺癌如何早期自我檢查及預防?
全世界每年約有120萬的婦女患乳腺癌,每年死於乳腺癌的有50萬人。我國是乳腺癌發病率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且有年輕化的趨向,四五十歲的中年女性是乳腺癌的高發人群。為此,腫瘤專家呼籲:中年女性要全面瞭解乳腺癌的相關知識,注重健康檢查,遠離乳腺癌危害。乳腺癌的發病率在世界範圍處於上升趨勢,乳腺癌跟人體內的雌性激素有關。乳腺癌的發病,與患者的遺傳基因、生活習慣、常用食物、生育狀況等緊密相關。我國乳腺癌的發病特點是,近20年來發病率迅速上升,發病的高峰年齡是45-49歲,比西方國家提前10-15年。對乳腺增生不要過於恐慌,由於對乳腺癌高發病率的恐慌,不少女性對自己的乳腺增生表示擔憂。乳腺增生是育齡婦女發病率最高的疾病,表現為乳房週期性疼痛和腫塊乳腺增生。其實乳腺增生並不...
全世界每年約有120萬的婦女患乳腺癌,每年死於乳腺癌的有50萬人。我國是乳腺癌發病率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且有年輕化的趨向,四五十歲的中年女性是乳腺癌的高發人群。為此,腫瘤專家呼籲:中年女性要全面瞭解乳腺癌的相關知識,注重健康檢查,遠離乳腺癌危害。
乳腺癌的發病率在世界範圍處於上升趨勢
乳腺癌跟人體內的雌性激素有關。乳腺癌的發病,與患者的遺傳基因、生活習慣、常用食物、生育狀況等緊密相關。我國乳腺癌的發病特點是,近20年來發病率迅速上升,發病的高峰年齡是45-49歲,比西方國家提前10-15年。
對乳腺增生不要過於恐慌
由於對乳腺癌高發病率的恐慌,不少女性對自己的乳腺增生表示擔憂。乳腺增生是育齡婦女發病率最高的疾病,表現為乳房週期性疼痛和腫塊乳腺增生。
其實乳腺增生並不是真正的疾病,可能是受月經週期影響,或者是因為內分泌失調所致,是一種相對比較正常的生理現象。乳腺增生只是在上皮有高度增生及不典型增生時才有癌變的可能,良性病變跟乳腺癌是沒有任何關係的。
乳腺癌的治療方案應是多種手段的綜合性治療
乳腺癌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其病變不僅僅侷限於乳腺,乳腺腫瘤在其直徑不足1釐米時,就可以發生全身的轉移。但乳腺癌並不是一個不可治癒的疾病,越早發現治癒的希望越大,有一半以上的乳腺癌病人可以終身治癒。
在乳腺治療領域以前有很多的概念和誤區,現在新的科學和人文結合的概念中,已經有了早期的保乳手術、化療、內分泌治療、立體的放療以及更為精確的靶向治療。但治療乳腺癌手段的選擇主要取決於乳腺癌的具體情況,如病期、是原發還是復發性乳腺癌等因素,治療方案的確定應符合多種方法相結合的系統性綜合治療這一原則。
自檢與定期乳腺檢查相結合 早期發現乳腺癌
早期發現乳腺癌,乳腺可保留,不用做更多手術。西方國家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普遍開展了乳腺普查工作,所以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西方國家的乳腺癌死亡人數不斷下降。我國現在也開展了女性的乳腺癌普查工作,希望通過這個可以降低死亡率,同時提高生存質量。另外可以降低發病率,發現高危人群。但也要督促女性認識到自檢與定期做乳腺癌檢查的必要性。自檢可以做到早發現,防止晚期乳腺癌的出現。對成年女性來說,尤其是45歲以上的女性,每1~2年做一次正式的乳腺癌檢查,是非常必要的。月經正常的女性,月經來潮後的第3~5天是體檢的最佳時間,此時雌激素對乳腺影響最小,乳腺處於相對靜止階段,容易發現病變。
乳腺癌高危人群要提高警惕
乳腺癌高危人群包括:
以前患過乳腺癌或有良性乳腺腫瘤史的患者;有乳腺癌家族史的,若直系親屬中有一人以上患過乳腺癌,那麼本人患乳腺癌的可能性較大;
第一次妊娠年齡大於30歲的婦女以及從未生育過的婦女;
進食過多的動物脂肪,絕經後體重超重的婦女;患某些慢性乳腺疾病(如導管上皮不典型增生、乳頭狀瘤病等)的婦女;
月經初潮年齡在12歲之前,或停經在55歲之後的婦女;
長期應用雌激素以控制更年期症狀的婦女,在許多年後,乳腺癌發生的危險性增加;
一側乳腺癌患者,對側乳房生癌的機會比正常人高5-7倍。
對於這些人來說,一定要提高警惕,定期做體檢。
預防乳腺癌的發生,女性在生活中還要注意:多吃蔬菜、豆類和水果;減少高脂肪、高熱能量食物的攝入;定期做中等強度的體育鍛鍊;保持精神愉快,迅速排解生活和工作中的壓力。
昨日新聞:
「 姚貝娜」加油!!「甄嬛傳」幕後主唱病危!!器官衰竭意識喪失…
via_http://ent.163.com/15/0117/07/AG552IP300031H2L.html
(首頁圖為示意,並非事件太平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