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機會和小朋友相處過的人會發現,分享對他們而言是一個學習,大部分的孩子並不熱衷分享。也就是說分享其實不是天生

坦白的自私總比你虛偽的無私好

長大後的我們,大器似乎等於一個人的格局。小時候如果我手上拿一杯飲料到別人家,媽媽就會事後告知我,這是不對的行為,我想要喝飲料必須去買“大家”的飲料。媽媽的教導提醒我到別人家作客不要空手是禮貌,但一段很長的階段,我誤會分享是必須的,倘若自己擁有就是屬自私。直到有一天我發現,這樣自以為無私的分享真是累斃了。

分享確實是一種學習,而有些東西我就是不想勉強自己分享,像是我不想分享我的父母,,我也不想分享我的另一半,不想分享我和閨蜜之間的秘密,或是我不想分享屬於我的秘密基地管他是一個地方還是心裡層面,我不想去分享,我不想分享的人事物….我認為真正有界線的分享,才能甘之如飴。你們周圍是否有一種人,總是表現得落落大方,不過你卻時常聽見他背後的抱怨,或是你發現他其實並不是表現的那樣大方無所謂。別說別人了,有時候我們為了面子又何嘗不是如此。

有些東西分享可以為本質加分帶來更多的驚喜和快樂,喝酒的人體會到,一瓶再好的酒自己喝都難免顯孤單,倘若有人一起品嚐那會為好酒帶來更美好的價值。愛分享是一個人的優點而非必須的具備條件。當然我很喜歡和愛分享的人相處,因為那會感覺被對方重視,也會讓我想要和他分享更多。所以當你羨慕別人為什麼得到比較多的時候,反觀也可以問問自己,是不是付出比較少,因為人是互相的。

坦白的自私總比你虛偽的無私好

如今我更願意對自己誠實,這個世界上什麼東西是我願意分享,什麼部分是一點也不願意給的,寧可自己的付出像是細水長流的活水,也不願意有被掏空得怨懟。就算被人說小氣也沒關係。我只想跟你說,當你的付出覺得疲倦,那先回頭多愛自己一點,因為分享本質應該是快樂不該疲倦。

 「如果這是自私,我寧可坦白的自私,也不願意虛偽的無私。」

幸福角落:

姓名:夏恩開

職業:小學生

「幸福是家人」

坦白的自私總比你虛偽的無私好

※圖片+文字:Vogue 風格達人-陳薇

(完整文章請看VOGUE.com)

 

【延伸閱讀】

沒有什麼對的人

承認吧!其實嫉妒在搞鬼

孤單又怎樣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VOGUE網站》http://www.vogue.com.tw/
※本文由VOGUE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從前從前的從前 . . . . 有一個很愛很愛海的人,他天天跑去看海,且常常對著海說話。 有一天,他對著海說:「大海啊大海,我那麼的愛妳,妳為什麼一點也不愛我呢?給我妳的愛吧!不要每次都一成不變的風平浪靜。」 海,聽他這麼一說,猶豫了許久,終於回答:「你真的要我強烈的愛...

牽手,是男人和女人情愫發酵的第一類身體接觸,親吻愛撫是第二類,做愛是第三類。 戀人們初相識時,痴愛的眼神,穿過凝聚的空氣,彼此臉上凍結,糾纏打轉,但是好像似乎總是少了些什麼似的,於是,身體接觸的慾望,開始從男人腳底往上燃燒,直竄腦門,讓人滿臉通紅,舌頭打顫,終於支支吾吾的開口問到:「請問...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我們終於搬進了新居,所以送走了最後一批前來祝賀的朋友後,我與妻子便重重地躺在沙發上,眼望著天花板出神,遙想今後的日子,自有一番甜蜜湧上心頭。忽然,門鈴響了。這麼晚了還有客人?忙起身開門,門外站著兩位不認識的儒雅的中年男女,看上去是一對夫妻。在疑惑中,那男子介紹他們是一樓的住戶,姓李...

最近我去見一位老業主,過去我替他設計了多家旅館,一家比一家繁複華麗。後來他生了一場大病,到美國住了十年,現又回台北,他說他的觀念完全改變了,過去他經營的旅館,設計是用「加法」,現在是要求用「減法」,一家比一家精簡,不只成本低,回收快,且整理方便,生意更好。「減法」的設計,我們學建築的早就知道「les...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