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近我去見一位老業主,過去我替他設計了多家旅館,一家比一家繁複華麗。

後來他生了一場大病,到美國住了十年,現又回台北,他說他的觀念完全改變了,過去他經營的旅館,設計是用「加法」,現在是要求用「減法」,一家比一家精簡,不只成本低,回收快,且整理方便,生意更好。

「減法」的設計,我們學建築的早就知道「less is more」的道理。

嗯!我想不只設計,現在也可用減法來過生活,以減法來過後半生吧?!

其實在世上擁有的越多,煩惱也越多。

有一棟房子,有一個煩惱,擁有兩棟,煩惱加倍。財產越多,留給家族子孫的煩惱就越大。

最近金融風暴,也可見證那些擁有越多的人就越不快樂。

前一陣子,我為一位建築商做家庭室內設計,兩個兒子的房子都是百餘坪,等老東家房子來委託設計時,我想那不知要多豪華,不想拿來一看,大吃一驚-總面積:二十一坪。

「這......」我才在懷疑,他打斷我的話,說:「我打拼了一輩子,蓋了不少房子,也擁有不少房子,想通了,小房子既溫馨又好整理,只剩我兩老,這就夠了,孩子們還想不通,由他們去吧!」

世上的一切,我們只能享有,不可能擁有,何必一定要佔有?

因此,五十五歲之後的我,非必要的東西不再添購,去旅遊也不再買東西回來了,也不想與風景合照,只拍些使我感動的景緻、上帝創造的美、或設計上的新知。

我覺得最要把握的是當下,在此時、此景、此物,親臨的那一刻,我是否真正認真的享受、體會、感恩,那一刻才是需要的。

六十歲那年,我把家中多餘的用品、裝飾品、收集的紀念品清了出來,拿去社團義賣,做社區服務經費。家中清楚多了。

現在,該是以減法過人生的時候了。

常常提醒自己,放下對世界的慾求,放下心中的掛念,卸下對人的恩怨,過減法的生活,輕鬆的面對人生。

人,一無所有時,倒很容易滿足;一旦擁有,則有一欠九,反而不足。

心不要貪,一個人能得多少,不是自己可決定的。

「30歲之後的戀情還需要花費心思嗎?若是需要的話請告訴我該花費什麼心思呢」筆者偶爾會被問到這種問題。首先針對是否需要花費心思的詢問,答案是「需要」的。但重點不在於「讓對方行動依照自己所期望的費盡心思」,而是在於不論是否一起同住都能「為了對方的幸福費盡心思」才是最重要的。說到花心思就會想到「使用○○...

有網民在facebook群組「爆料公社」表示乘坐捷運板南線時,在車廂遇見一名老伯身後背著一個真人般大小的布公仔,老伯還時不時轉頭輕拍布公仔,叫「她」不要害怕。有其他網民之後討論事件,認為老伯背後可能藏著感人的故事。 (圖片翻攝自東網)     照片中坐在關愛座上的老伯,身軀瘦弱...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下面這對夫妻 丈夫Stephen 45歲,妻子Michelle 43歲,兩人雖然說是胖吧,但是桃花可不少,在他們結婚之前,Stephen有過5段婚姻!生了6個小孩.. 妻子也不簡單,雖然只有一個前任,但是在一起生了7個娃.. 恩,兩人加起來13個娃.....   這兩人之...

這真的太尷尬啦!XDD這畫面想到就覺得有點噁心啊.......只能說女友拒絕的話,男生就不要覺得這是情趣了啦!!!!想到都覺得不舒服啊!Orz------------------------------------------------------------------------DCARD原文...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