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婚姻事上,她很有些高不成低不就。她喜歡的人不喜歡她,喜歡她的人她又不喜歡。

後來,她決定和他結婚。在那些喜歡她的人裡,比較來比較去,只有他各方面綜合條件最好。

他不是一個有情趣的男人。可她最後決定選擇他,卻是因為他的實在。她清楚地知道,除了他,沒有人會對她更好。

他們兩個性格差異很大。她是個開朗的人,愛說愛笑的。而他很安靜,也常笑,但總是微笑,不愛多說什麼。她經常抱怨說,他的話全在學校的講台上講給學生聽了。

他就是那樣不愛說話,甚至,他從來沒有對她說過一句情話!這讓她很郁悶。

盡管她能夠從他的眼睛裡行動裡,看得出來他是珍愛她的,可因為心底裡那些漸遠還近的遺憾,她總是對他耍著小脾氣。而他總是遷就著他,像老師寬容不懂事的學生。

他們的小日子一直就那樣過著,雖然不熱烈,倒也穩定和溫馨。她慢慢都接受了。

可在兒子三歲多的時候,她卻突然下崗了。

以前在廠裡上班的時候,每天有目的地可奔,忙忙活活的,加上每月領到的那份不錯的工資,讓她自信而快樂。下崗之後她也曾積極出去找工作,可都沒有合適的。

就這樣突然無處可去了,一家三口所有的花銷,都要從他一個人的工資裡扣除,三下五除二地,到了月底總是所剩無幾,這些都讓她的心理失衡。

她的脾氣越來越不好,因為失落感,她對自己已經不自信了。而悶在家裡的日子越久,她越沒有勇氣走出家門了。

在她暗自嘆息自己淪落為一個家庭婦女的時候,兒子的一句話提醒了她。

那天兒子和鄰居家的孩子在一起玩時,她嫌太吵說了幾句,兒子立即嚷了起來,“媽媽你還是上班吧,別老在這兒吵我們。”

兒子的話讓她下定了決心,重新拿起了書本。因為她在廠裡一直從事賬會工作,雖然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可她沒有現在人員招聘時必須的證書,她得考個會計證回來。

她又變得忙碌和充實。而且她發現,時間其實是完全可以擠出來的,根本不像她以前想像的一樣,被家務什麼的纏得脫不了身。

那些天除了做一日三餐,她連收拾桌子洗刷碗筷這樣的活兒也不用做了。因為以前他吃飯很快,吃了飯才看報紙看電視,不知什麼時候他添了些臭毛病,總是在吃飯的時候看報紙看電視,她和兒子都吃完了,他才吃了一點兒,慢條斯理地說他吃完自己收拾。她也就不再堅持,看書去了。 

不久後的一天,他心血來潮拿回來幾本菜譜,說要學會做菜春節給大家露一手,把她趕出了廚房。於是從那以後,圍裙就轉到了他的身上,而且他還樂此不疲。

那些天孩子也湊趣,上幼兒園非要爸爸接送,晚上非要爸爸陪著才肯睡覺。

她苦笑著,可能是因為自己心情不好,訓斥兒子的時候多吧,兒子都快不和她親了。

但不管怎麼說,那些天她有了很充分的時間看書學習。

考試那天,她早早起了床,拿著書想再看看,卻無論如何也看不進去。她知道自己是心裡太緊張了。畢竟從學校畢業以來,她已經很多年沒有摸過書本了,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適應現在的考試。

他比她還早起床,已經准備好了豐盛的早餐。她說吃不下,兒子那天也起得早,非要她吃完再走。

一家三口,安靜地吃著飯。兒子突然問道,“爸爸,媽媽考完試,我是不是就可以和媽媽一起睡了?”

她怔了怔。兒子繼續問著,“媽媽是不是就能每天去接我了?我是不是每天就能吃媽媽做的飯了?”

他想阻止兒子說下去,可兒子已經轉過頭來對著她,“媽媽你一定要考上哦!你能講一路上的笑話,我想讓你去接我。我也想吃你做的飯,爸爸做飯不好吃……。”

她一下子明白了自己這些天的空閑時間是怎麼騰出來的……

吃過飯三人一起出門,因為孩子的幼兒園和她要考試的考點不在一個方向,出門後他和兒子向左走,她向右走。

她心裡沉甸甸的,她越必覺得,自己要去參加的考試,簡直是背水一戰了。她必須考上!

在她步履沉重地剛走幾步時,他叫住了她,說了一句,“你考不上我們也要你!”然後和兒子一起,慢慢轉身走遠了。

她的眼淚緩緩地流了出來。站在原地,她很長時間都沒有挪動腳步,她反復回味著他那句話。那是她聽到的,他說的第一句情話…… 



來源: 網絡流傳

從前從前的從前 . . . . 有一個很愛很愛海的人,他天天跑去看海,且常常對著海說話。 有一天,他對著海說:「大海啊大海,我那麼的愛妳,妳為什麼一點也不愛我呢?給我妳的愛吧!不要每次都一成不變的風平浪靜。」 海,聽他這麼一說,猶豫了許久,終於回答:「你真的要我強烈的愛...

牽手,是男人和女人情愫發酵的第一類身體接觸,親吻愛撫是第二類,做愛是第三類。 戀人們初相識時,痴愛的眼神,穿過凝聚的空氣,彼此臉上凍結,糾纏打轉,但是好像似乎總是少了些什麼似的,於是,身體接觸的慾望,開始從男人腳底往上燃燒,直竄腦門,讓人滿臉通紅,舌頭打顫,終於支支吾吾的開口問到:「請問...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我們終於搬進了新居,所以送走了最後一批前來祝賀的朋友後,我與妻子便重重地躺在沙發上,眼望著天花板出神,遙想今後的日子,自有一番甜蜜湧上心頭。忽然,門鈴響了。這麼晚了還有客人?忙起身開門,門外站著兩位不認識的儒雅的中年男女,看上去是一對夫妻。在疑惑中,那男子介紹他們是一樓的住戶,姓李...

最近我去見一位老業主,過去我替他設計了多家旅館,一家比一家繁複華麗。後來他生了一場大病,到美國住了十年,現又回台北,他說他的觀念完全改變了,過去他經營的旅館,設計是用「加法」,現在是要求用「減法」,一家比一家精簡,不只成本低,回收快,且整理方便,生意更好。「減法」的設計,我們學建築的早就知道「les...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