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知你是否也覺得,自己EQ的好壞,其實是因對象而異的...。 

而通常與一個人的距離愈近, 感覺親密,我們的EQ也往往就愈低。 

所以,在別人前大聲罵你,你頜首稱是, 

但一回到家,聽見另一半輕聲問為什麼晚歸,就氣得火冒三丈, 

好久不見的朋友詢問你的終身大事,感覺溫暖在心, 

但同樣的話出自老爸老媽口中,就是干涉隱私、窮極無聊! 




看來我們能夠給一個人最殘酷的處罰, 

似乎就是讓他變成自己的親人!到底這是為什麼呢? 

身為一個唸心理學的EQ研究者,我個人對這個「厚他人而薄家人」的現象, 

有著如下的觀察心得。 

首先,我們認為自己有權「活在家中,做我自己」。 

在外面不得已必須裝模作樣,回到家裡如果還得口是心非的度日, 

那這日子怎麼能過得下去? 其次,對於家人我們有著 

「親愛的,你當然要能懂我的心」的期望。 

話說剛認識的外人,也許會誤會我的意思, 

但你們跟我相處了這麼久,怎麼可以也不明事理, 

扭曲汙蔑我的想法呢? 

在外面怨氣吞聲了一天,心中可是累積了許多的不滿及挫折, 

這些未抒發的負面能量不斷地膨脹,回到家時, 

自己就好像快要煮開的一壺水,祇要找到一個宣洩口, 

其後果就是氣壯山河,而慘不忍睹。 

這些種種的因素加起來,也就容易發生客廳即戰場,而親人變仇人的慘劇了。 

如果仔細想來,「厚他人而薄家人」的作法,其實是非常不智的。 

首先,家人絕對比外人來得重要。別的不說, 

起碼老闆及客戶甚至朋友都可再找, 

然而自己的家人可是一輩子的牽掛,當然更應小心經營彼此的關係。 


其次,心理學的研究結果,也一再地提醒你我, 

家庭生活經驗在我們的身心發展上所佔的重要分量。 

人氣頭上的一句重話,比起外人的口出穢言, 

更容易對一個人造成難以修補的負面影響。 

因此,如果身為父母的你一心一意盼著「孩子,我要你的EQ比我高」 

那麼更該調整一下自己的做法了。 

如果你能換個角度來處理生活中的瑣事, 

並能時時提醒自己努力做到,那麼親人就不會變成仇人, 

而你也不會再為小事抓狂。 

願大家都能時時保有一顆柔軟的心

愛的感覺,總是在一開始覺得很甜蜜,總覺得多一個人陪、多一個人幫你分擔,你終於不再孤單了,至少有一個人想著你、戀著你,不論做什麼事情,只要能一起,就是好的,但是慢慢的,隨著彼此的認識愈深,你開始發現了對方的缺點,於是問題一個接著一個發生,你開始煩、累,甚至想要逃避,有人說愛情就像在撿石頭,總想撿到一個...

太太在二十五歲時問丈夫,丈夫沮喪的回答她: 「我錯過一個新的工作機會。」三十五歲時,丈夫生氣的告訴她:「我剛錯過了一班公車。」四十五歲時,丈夫傷心的說:「我錯過與親人見最後一面。」五十五歲時,丈夫失望的回答:「我錯過了退休的好時機。」六十五歲時,丈夫匆匆的答說: 「我錯過了看牙醫的時間。」一如往常的...

很多事 不是說忘 就能忘的 當初如此甜蜜 如今 卻恰似陌生人 一般 兩個人的感情 難道就如此的 這麼容易動搖嗎 被愛 或 愛人 選擇其一 你該如何選擇 ...

親愛的妹妹,我要告訴你的話,這些都來自我內心。你必須找到除了愛情之外,能夠使你用雙腳堅強站在大地上的東西。你要找到謀生的方式。現在考慮不晚了。 我從來不以為學歷有什麼重要,天才都不是科班,但,不是科班,連龍套都跑不了。 你必須把那些浮如飄絮的思緒,漸漸轉化為清晰的思路和簡單的文字。華麗和漂浮都不易長...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