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術後不留疤!把握修復關鍵讓你成功抗疤

撰文/陳庭鵬博士;整理/編輯部

 

跌倒擦傷、動過手術,除了必須細心護理傷口,最讓人擔心的還是留疤問題。該如何促進傷口迅速癒合,又不讓皮膚留下疤痕呢?只要把握修復關鍵,就能順利找回平滑的肌膚!

 


 

疤痕的生成,主要是因為傷口表皮細胞的修復速度太慢所導致。當皮膚受損、產生傷口,會導致皮膚的保護層流失水分,此時纖維母細胞便產生膠原蛋白來重建受損的部位,讓傷口逐漸進入癒合階段。若傷口範圍小、長度短,周圍皮膚也不會因動作而受到過度拉扯,多半很快就能癒合;但如果傷口範圍太大、長度過長,或是傷口位於關節部位等處,周圍皮膚就容易因拉扯而受到高張力,促使纖維母細胞分泌更多膠原蛋白,讓傷口在癒合時逐漸形成肥厚性的疤痕組織,還可能有大量黑色素殘留、沈澱在表皮細胞中,使膚色變黑。

 

 

照護傷口就像鋪路 應掌握三大關鍵

這個傷口癒合的過程,就像馬路出現坑洞時,人們會用瀝青重新鋪設一般,儘管盡力填補了,依然難以讓路面恢復原有的平整狀態。為了避免傷口留疤、減少黑色素沈澱,照護傷口時必須掌握以下關鍵:

清潔傷口

在急性期進行傷口護理前,必須確實以酒精消毒雙手,盡可能使用無菌的生理食鹽水來清洗受傷區域。將傷口擦拭乾淨後,再以碘酒適度消毒、殺菌,以避免感染及發炎。

貼上敷料

清潔完成後,貼上尺寸適中的人工皮,平均1~3天需要更換一次,持續到新生皮膚長出為止。

保持濕潤

在傷口復原期間,不僅需要避免傷口感染,還要讓傷口保持濕潤,以促進表皮細胞增生,抑制纖維母細胞分泌膠原蛋白的速度,同時抑制黑色素的沈澱,降低難看疤痕產生的機率。

 

「人工皮」是一種親水性敷料,能夠吸收傷口的分泌物,還可幫助維持傷口濕潤,適合較淺層、小範圍的傷口。衛福部食藥署建議,人工皮的貼敷面積應比傷口範圍大2~3公分,避免傷口分泌物滲漏導致的細菌感染;若傷口太深、範圍過大,或是受傷部位有髒污、遭到感染,就不建議使用人工皮來覆蓋,必須先由醫師進行清創手術,再縫合傷口,同時輔以抗生素等藥物,才能有效預防傷口持續感染。癒合期間若感覺傷口疼痛加劇、分泌物增加、飄出異味,就應立即求診,由專業醫師協助處置。

 

 

 

幹細胞生長因子可促進細胞活化 加速傷口癒合

除此之外,我們也能利用「幹細胞生長因子」來促進傷口癒合,方法是在基本的清創、消毒作業完成後,將幹細胞生長因子加入敷料中,再將人工皮膚覆蓋在傷口部位,藉以促進傷口周邊的細胞活化,加速表皮細胞的修復。由於幹細胞生長因子能夠抗發炎,這樣的敷料也能抑制難看疤痕的生成。倘若疤痕已經產生,則可直接將幹細胞生長因子塗抹在疤痕上,促進疤痕組織成熟、幫助新陳代謝,讓舊的疤痕組織汰換成新的表皮細胞,進而達到撫平、消除疤痕的效果。此外,幹細胞生長因子能減少黑色素沈澱、淡化斑點,幫助細胞汰舊換新,所以能使皮膚組織新生、保濕潤澤,讓暗沉膚色恢復明亮的光采。

 

 

 

做好保濕防曬、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避免疤痕增生

除了做好傷口護理,復原中的疤痕也要做好保濕工作,減少表皮水分的散失;表皮組織進入重建期後,也可適度塗上防曬乳再外出,避免陽光直接照射。飲食方面更是不能馬虎,在傷口修復期間,建議避免攝取辛辣、刺激、油炸的食物,適度補充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B群,以及鋅、鉀、鐵等礦物質,都能幫助表皮細胞生長、提升身體免疫力,加快復原速度,避免疤痕組織的增生。最後提醒讀者,若傷口遲遲不見好轉,應儘速就醫尋求專業診治,及早調整傷口的照護方式,才能把握修復黃金期,成功抗疤!

 

 

 

術後不留疤!把握修復關鍵讓你成功抗疤

陳庭鵬 博士

現任喜資生技創辦人暨科研總監|英國諾丁漢大學生物醫學博士|國立陽明大學口腔生物所碩士|致力於成人及胚胎幹細胞、再生醫學、幹細胞生長因子、美容再生醫學等相關領域進行研究與實際應用,曾於香港擔任亞太幹細胞研發副總及科技新報科學顧問

 

記得我年輕的時候,有部日劇叫做「101次求婚」。那部片子由武田鐵矢擔綱飾演男主角。 他在劇中演個相親99次都被拒絕的笨拙男人。 在第100次相親時認識了女主角,並熱烈地愛上了她。為了追求女主角,他做了很多女生在「看電視時」會覺得「好浪漫喔~」的事情。 笨拙的告白、鍥而不捨的堅持、為愛犧牲這類都還只是...

孤單不一定不快樂得到不一定能長久失去不一定不再有轉身不一定最軟弱懂得放手的人找到輕鬆懂得遺忘的人找到自由 ...

1、每天盡可能的多擁抱老婆,即使她嫌棄你一身臭汗也不怕,因為她心裡是甜的。  2、在適當時候或心情愉悅的時候總是真誠的對老婆說:「我愛你!」「愛你的一切!」「我們在一起真快樂!」。 看到這裡,也許有人會嗤之以鼻:「老套!」但究竟有幾個人做到了呢?  3、家務永遠是令人頭疼的,主動...

生活寂寞的煩當一個人離鄉背井到遠地工作,就算事先已經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並且非常樂意遷徙,但經過幾個月到半年之後,就很容易開始覺得煩。當新環境的新奇感漸漸消失、對家鄉的懷念開始與日俱增,遇到無法排遣寂寞的時候,就會覺得很煩。而且,這種煩,是說不上來的煩。因為理智上都認為自己可以接受現狀,不會有所挑剔或...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