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TEXT/柳喪彪 PHOTO/柳喪彪

柳喪彪:結婚,一對便宜的戒指以及相愛的「我們」,這樣就夠了

與大多數女孩夢想中的世紀豪華婚禮不同,我的婚禮僅僅是在海拔5000多公尺的雪山上,舉行了一個非常簡單的儀式。

柳喪彪:結婚,一對便宜的戒指以及相愛的「我們」,這樣就夠了

沒有華麗白紗,也沒有克拉鑽戒,更沒有偌大的宴客排場;有的只是可愛山屋老闆的證婚、滿屋子來自世界各國的背包客、在加德滿都的路邊小店買的一對便宜戒指,以及相愛的「我們」。

柳喪彪:結婚,一對便宜的戒指以及相愛的「我們」,這樣就夠了

跳脫世俗的眼光與規範的這場婚禮,雖然一點也不夢幻,但卻是屬於我的「自由」風格。在走入這場婚姻之前,我從來沒有設限自己任何可能。對我來說,婚姻應該是一加一大於二的算式,「兩個人在一起的快樂,必須大過一個人的單身」。婚姻不該是一種緊箍咒,而必須是懂得互相尊重,建立彼此之間最深厚的信任,這樣的婚姻才能走得長久,也才能夠讓自己的心獲得更大的自由。

我實在看過太多人因為被「傳統」觀念綑綁,而失去自己原本所嚮往的選擇。那種「為別人而活」的辛苦,把身體跟心靈都壓得喘不過氣;好像每個人的一生都該按表操課,過著複製貼上的規律生活,那樣才叫出人頭地。   這些禁錮著我們的世俗規範,成為許多女人生命中的束縛,就像我們從小到大所受到的各種教導,幾乎都是在暗示我們,女人就應該活成千篇一律的模樣。   「女生不可以這麼粗魯啊!」 「女孩子應該要細心一點啊!」 「都幾歲了再不嫁就嫁不出去了!」 「結婚了就趕快生一生啊!」 「既然當媽了就應該好好在家帶孩子!」      於是,我們捨棄了自己,拋下了夢想,把那個曾經對生命滿腔熱血的自己囚禁在心底最深處,人前人後扮演著讓眾人滿意的角色……卻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捫心自問:我快樂嗎?

勇敢活出自己,享受屬於妳的自由

因此妳必須勇敢活出自己,找出妳對於生命的熱情。我始終認為女人應該把自己經營得像是一朵層次豐富的嬌豔玫瑰,用屬於妳的方式賦予生命最燦爛的意義,來釋放自己渴望自由的美麗靈魂。   對我來說,自由,就是為自己驕傲的生活。就像奧黛莉魔塑5D,「沒有一個價值觀,可以關住妳想要的樣子。」此話說得甚好,但要清楚認知到這一點,妳首先得要有穿上魔塑5D那種由內而外的驕傲自信與魅力。它輕盈剔透的刺繡蕾絲,使整體設計更顯得簡約輕薄,讓各個世代的妳都能自由呼吸;升級後的專利3D魔襯,讓妳能夠自在掌控自己想要的樣子。

柳喪彪:結婚,一對便宜的戒指以及相愛的「我們」,這樣就夠了

無論在家庭、生活、工作中,我們都要勇敢找到自己…..那個曾經瘋狂大笑,單純開心的自己;那個曾經為了夢想,努力不懈的自己;那個曾經為了愛情,用力大哭的自己。   釋放自己的美麗,享受專屬於妳的自由。

 

柳喪彪 簡介

柳喪彪:結婚,一對便宜的戒指以及相愛的「我們」,這樣就夠了

喪彪‧柳飄飄。簡稱柳喪彪,獅子座o型。姊妹淘專欄、udn專欄、美麗佳人…等愛情專欄作家,著有「床上‧床下─搞定愛的18招」、「我的愛情,值得攀上世界之巔」等書。熱愛生命、享受愛情、不畏挑戰。文風辛辣、直言敢說。筆鋒犀利詼諧,對於愛情的看法中立不偏頗。   人生最瘋狂的事大概就是登上喜瑪拉雅雪山,在海拔5300m處完成終身大事,還順便自拍了個裸體婚紗照。 

 

【本文由Bella.tw儂儂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

Just be yourself!兩性作家欣西亞:「迎合就像穿上不合身的衣服。」

女人40正好!李維維3個人生觀更妳更美

曲家瑞:學會拒絕,是享受大人自由的第一步

 

你不需要瞬間接受,也不需要逃避傷心。你需要的,是一點一點地,貼近自己的心情。   這個階段的你可能會—— 不敢相信對方竟然變得沒感覺,不再愛自己了。無法接受分手的事實,認為分手的事情不可能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為了避免焦慮、痛苦,你啟動身體裡的「防衛機轉」,告訴自己...

上市狂銷一萬本後,二版「增新版」特別收錄作者程威銓(海苔熊)對於「似戀關係」的觀點,並以書跋「在不安與恐懼之間,每天貼近自己一點」獻給讀者。 《在怦然之後—關於愛情的16堂課》是作者程威銓(海苔熊)參與「臺大愛情研究團隊」研究期間,以十多年來針對兩性愛情中的各種相處狀況,做深入問卷調查...

C h a p t e r 1 1為了你成為更好的自己--米開朗基羅現象 從小,我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舞者。小時候媽媽買來的芭比娃娃,我都會細心地替他們換上漂亮的舞衣,然後在鋼琴上把玩著,想像自己就是那個娃娃……只是那時候家裡一直很窮,沒有多餘的錢讓我去學跳舞&hellip...

「請問你有聽過三七女生節嗎?」當有人提出這個問題時,你肯定一臉狐疑的直視著他,或許發愣,或許搖頭,外表總是保持沉默,心底暗自回答:這是什麼怪日子啊?!其實這是中國獨有且專屬女孩子的節日,最早可追朔到1986年,由山東大學發起,引導女大學生關注自身文化內涵的校園活動,歷經多年演變,至今已成為年輕女性不...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