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表明態度: 有的人對於要拒絕或是接受,在態度上常表現得曖昧不明,而造成對方一種期待。雖然想表示拒絕,卻又講不出口。聽了別人幾句的甜言蜜語,就輕易地承諾下來的舉動,也是自己態度不明確所造成的。 2.想辦法緩和對方對「不」的抗拒感: 雖然說「不」或「好」要明白表示,卻也不是叫你毫無顧慮地就表示「要」或「不要」。語氣強硬地說「不行」、「沒辦法」,是會傷害對方的自尊心,甚至遭來對方的怨恨。對別人的要求要洗耳恭聽,對自己不能答應的事要表示抱歉。體諒對方拚命工作的苦心……這些都是在你回答「不」之前所應思考的。尤其面對要求你的是主管時,說話更要留餘地。 3.要顧及對方的自尊: 人都是有自尊心的,當有求於人時,往往都帶著惴惴不安的心理,如果一開始就說「不行」,勢必會傷害對方的自尊心,使對方不安的心理急劇加速,失去平衡,引起強烈的反感,而產生不良後果。因此,不宜一開口就說「不行」,應該尊重對方的願望,先說諸如關心同情的話,然後再講清楚實際情況,說明無法接受要求的理由。由於先說了那些讓人聽了產生共鳴的話,對方才能相信你所陳述的情況是真實的,相信你的拒絕是出於無奈,因而是可以理解的。 當選擇拒絕別人時,不但要考慮到對方可能產生的反應,還要注意準確恰當地措辭。比如你拒絕聘請某人時,如果一一細數指出他的缺點,這樣會十分傷害他的自尊心。倒可以先稱讚他的優點,然後再指出缺點,說明不得不這樣處置的理由,對方也能更容易接受,甚至感激你。 4.降低對方對你的期望: 舉凡來求你辦事的人,都是相信你能解決這個問題,抱有很高的期望值。一般地說,對你抱持的期望越高,往往越是難以拒絕。在拒絕要求時,倘若多講自己的長處,或過分誇耀自己,就會在無意中抬高了對方的期望,增大了拒絕的難度。如果適當地講一講自己的短處,就降低了對方的期望,在此基礎上,抓住適當的機會多講別人的長處,就能把對方求助目標自然地轉移過去。這樣不僅可以達到拒絕的目的,而且使被拒絕者得到一個更好的歸宿,由意外的成功所產生的愉快和欣慰心情,取代了原有的失望與煩惱。 5.儘量使你的話語溫柔緩和: 當你想拒絕對方時,可以連連發出敬語,使對方產生「可能被拒絕」的預感,形成對方對於「不」的心理準備。談判中拒絕對方,一定要講究策略。婉轉地拒絕,對方會心服口服;如果直截了當地拒絕,對方則會產生不滿,甚至懷恨、仇視你。所以,一定要記住,拒絕對方,儘量不要傷害到對方的自尊心。要讓對方明白,你的拒絕是出於不得已,並且感到很抱歉遺憾。儘量使你的拒絕溫柔而緩和。 6.讓對方明白自己的處境: 一般來說一個人有事請求別人幫忙時,總是希望別人能滿足自己的要求,卻往往不考慮給他人帶來的麻煩和風險。如果實事求是地講清利害關係和可能產生的不良後果,把對方也拉進來,共同承擔風險,讓對方設身處地去判斷,這樣會使提出要求的人望而止步,放棄自己的要求。由於要一起共同承擔可能出現的風險,對方就能由多站在他人的立場去想問題,去體諒別人的難處。 在人際交往中,只要還有一線希望可以達到目的,誰也不願意輕易地接受拒絕,歸咎其原因是完美心理在起作用。在拒絕別人的要求時,當鐵一樣的事實擺在眼前,無論怎樣堅持意見的人,也不能不放棄自己的要求。 7.自己的態度一定要真誠: 拒絕總是令人不快的。「委婉」的目的也無非是為了要減輕雙方、特別是對方的心理負擔,並非玩弄「技巧」來捉弄對方。特別是主管、師長拒絕部屬、晚輩的要求,更是不能盛氣淩人,而是要以同情的態度,關切的口吻講述理由,令他們心服。在結束交談時,要熱情握手,熱情相送,表示歉意。一次成功的拒絕,也可能為將來的重新握手、更深層次的交際播下希望的種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