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生命的熱情,來完成屬於自己的人生意義與價值

「人一生究竟要什麼?而人生的意義與價值追求又在哪裡? 」我想這是每個人都會問自己的問題。

‧ 我的人生經驗 

我先以自己成長的經歷為例。大約小學三、四年級的年紀,我就知道要用功讀書,而且只懂得追求一百分,極注重名次。進入國中後,也一直保持良好成績,有一次老師看我求勝心切,便問我:「你覺得讀書的目的只是為了追求名次和分數嗎?」這句話傷了我的自尊心,我開始反問自己:「難道我只是個功課好、會讀書的人?這就是我當學生的意義嗎?」

到了高中時代,我決定重建自己生命的意義,不希望只當個會唸書的書呆子,於是我大量閱讀,博覽群書,讓自己打開心門去接觸其他事物。其實,當你內心決定要什麼的時候,有時也是一種取捨和選擇,因為其中暗含了你決定不要什麼。

多年後,當我回顧高中以前的日子,發現那時期的學習,在於一心追求分數和成績,表面而言似乎有所偏差;不過,那時的好名次,的確讓我得到無比的肯定和價值感,現在的我,依然肯定自己當時的一心一意。我認為每個人在自己人生的各個階段,都應確知自己要的是什麼,這樣才能降低內心的矛盾。

直到進入醫學院,我更明確地知道自己要什麼。我必須在「只認同傳統醫學理念」和「走出自己的道路」之間做抉擇。這時候的我,開始追求身心靈整合觀念,也發現其中部分觀念與傳統醫學理念之間產生牴觸。雖然內心深處感到很孤獨,但我還是不管別人怎麼想,完全投入自己的世界。

大學時期,我因與王季慶女士共事翻譯、謄寫賽斯書而認識這位新時代之母。那時的我,明確知道自己要將賽斯的所有著作中文化(這個理想,至今仍未放棄)。我開始追求此階段的人生目標,視之為人生的意義與價值的完成。

醫學院畢業後,我已明確知道自己人生的道路,是把新時代身心靈觀念和我所學到的醫學觀念做整合。於是我選擇家醫科和精神科,也在工作中花大量時間與病人相處,看自己能否運用賽斯觀念,從身心靈角度來幫助病人恢復健康,以彌補現代醫學之有限與不足。

‧ 用生命熱情,追求自己所要的事物 

我深切希望自己能將究竟的身心靈觀念整合在醫療中,運用醫學中前所未見的觀念和理論來幫助許多病人;更期許能將自己所有的知識與經驗完全發揮出來,以真誠關心病人的方式來啟發病人潛在的能力,讓人們能夠在絕處中找到生機。

曾經有位年輕婦女,因被診斷出糖尿病而從洛杉磯來找我。她當時完全落入負面思考,陷於憂鬱情緒之中,我把這種症狀稱為「隧道觀點」(tunnel vision)。她自認生命已看不見出口,一切幾乎跌入谷底,不可能再看到任何生路,因而只想自殺。在經過一個多月的身心靈治療後,在我的幫助下她重塑自己的人生,重新突破自己婚姻和生命的關卡。所以,一個人只要能夠找到真正身心靈的力量,即使糖尿病也是可以治癒的。

我以追求生命理想的心情來從事醫療工作。每當我的病人病情惡化時,我的心痛也就會反應到某種生理疼痛上(例如牙痛),對我而言,這是一種挫折。不過,每次的失敗和打擊,會讓我將傷心與憤怒化為力量。我是個堅信人是可以創造自己實相的人,依然堅持走自己的路。在醫療的道路上,我不斷檢驗和實踐自己相信的新時代身心靈理念,希望能用生命的熱情去經歷和完成這一切。


  「我們分手了。」電話那頭她緩緩的說著: 「我相信我們還是相愛的,只走不下去了。」 前不久,好友打電話來告知她結束了兩年多的感情。     對於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我感到十分的意外, 在印象裡,他們幾乎可算是模範情侶。 不但安然的度過了當兵相隔兩地的危險期, 雙方家長...

我知道我這樣做有點無恥,但是我是獨生子女啊,我不能無後啊…… 我和女友是去年情人節正式開始戀愛的,我們在一起感情非常的好,性格也很合得來,她是那種美麗,溫柔,大方的女孩,當時她21歲,穿得比較時髦,大概是她家裡比較有錢的緣故,我有一種高攀的感覺,她也非常愛我,我們越來越...

三個故事,未婚的看懂了再結婚,已結婚的看懂了更懂得經營婚姻,不懂就可以不用結婚了。故事一 他們相愛三年,準備結婚。結婚前一個月他消失了,留下一張紙條:對不起,等我足夠好的時候我再娶你。她悲痛地撕了紙條。兩年后,他穿著西裝開著限量版跑車回來,卻發現她早已嫁給一個普普通通的工人并且已經有了孩子。他有些...

也許,你永遠都不知道....當真心喜歡一個人的時候,永遠不會告訴你我很忙即使在忙也告訴你很清閒...希望你能陪我,希望你隨時都可以來找我來短信的時候,總會莫名的激動到最後會給你發了一條短信,會魄不急切地等你回信我會不停的翻開手機看看你回了沒有即使鈴聲沒有響手機沒有振動,甚至會懷疑手機是不是出了問題...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