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如果不愛自己,
該從哪裡獲得自尊呢?
有人說,摩西當年的石塊只寫下十誡,其實還有第十一誡—那就是「愛你自己」。
人必需先愛自己,一個不愛自己的人,很難去愛他人。
我們常說要愛人如己,其實,觀察一下這個世界,我們會發現一般人都很難做到這點。
為什麼?
因為他們不愛自己。
要愛別人像愛自己。
換句話說,愛自己愛得很少的人,自然愛他人之心就很少了。
其實愛自己與驕傲、自大、自滿都無關聯。很多人誤將謙遜比作打壓或醜化自己,認為自己一無是處。那真是大錯特錯。
我在初中二年級的時候認識了一位曾在河北津沽工學院教機械的法國神父—貝興仁。我永遠不會忘了他跟我說的一句話。
他說,人如果不愛自己的話,那我們該從哪裡獲得自尊呢?
他很喜歡幫助年輕人,還創辦了「職工青年會」。
在他八十歲那年,我到聖家堂去找他。
他告訴我,他好想多活幾年,因為他還可以做很多事。
原來他年輕的時候醫生說他有心臟病,即將不久人世,想不到他不但沒死,而且還活過了八十歲。他說得好開心。
這就是對生命的熱愛。
我們今天的社會為什麼問題那麼多,原因之一就是個人缺乏自尊。
功課不好、工作做得不好的人常覺得自己不好,不喜歡自己,其實他應該討厭的是他的懶惰或散漫。
他自己這個人還是很有價值的,他是獨一無二的人,尊貴無比。
失望,也是一種幸福。
嫉妒可以獨立存在, 但是愛,必然和嫉妒並存。 正如失望在幸福裡存在。 如果生命只有勝負,多麼枯燥。 愈想佔有,愈容易失去。 愛是儘量佔有和儘量避免失去之間的平衡。 愛會使人更孤單。 你聽到一個很好笑的笑話,很快便忘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