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前幾天到一家連鎖麵店用餐,

這家店平日並不會因人潮影響點餐的進度,

當天卻讓我等了近二十分鐘,不是因為店員的動作怠慢,

而是一對夫妻和他們的寶貝女兒。 

他們站在櫃檯前打量各式套餐圖片,

接著再與那頑劣的女兒商量,與其說是商量,

倒不如說是請求:「好啦!乖嘛!就吃這個囉!

後面好多人在排隊耶!」 

看來應該是小學二年級的頑劣女童竟然如是回答:

「本來就要排隊啊!我先到我先點,點完再換他們啊!

我愛點多久,就點多久。」 

最後還是店員提醒了一句:「很抱歉,大家都在等喔!」

才讓這對夫妻痛下決定。 

所謂痛下決定的「痛」,是由父親承擔。

當進入店內,小劣女很不開心自己超長的點餐被中斷,

將怒氣發在他爹的身上,近似被鬼附身的表情,

加上極端尖銳刺耳的叫聲,一剎那間雙管齊下。 

這小烈女更用自己的小手,猛力的連續重擊父親的腹腰間,

外人無不側目,而這對夫妻,卻非常平靜的坐下,

任由她撒野,只是母親簡單的安慰了一句:「爸爸沒有錯。」 

真的沒錯嗎?那整件事有沒有人犯錯嗎?

誰該為這樣的事情做一些反省或認錯呢? 

教育下一代很花功夫,太過與不及都會影響下一代的人格發展,

更會深深的鬆動國家未來競爭力。 

前述例子,

那位母親並沒有告訴這孩子在公眾場合應有的禮節規範與自律,

是她錯! 

那位父親不主動適時地阻止孩子撒野,是他錯! 

在他們心中,孩子也許根本沒錯,還小嘛!寶貝嘛!寵著點吧! 

長大後,甚至不必等到長大,

這孩子就要承受因沒有適度教養,

而必須承受的惡果。這又是誰的錯? 

我家兒子的安親班,就有一位學生

走在路上可以口無遮攔的指著路人品頭論足,

在安親班內不論男生或女生,都跟老師私下反映,

不論分組或座位,盡量不要跟他放一起。 

因此,他不得人緣、被孤立,這是誰的錯呢?

兒子班上有位鋼琴高手,聽說彈琴一把罩,但朋友卻少,

原因很簡單,就是任性!這也不打緊,他還愛哭,

一遇上不如意的事情,就是哭,連班上女生都避之唯恐不及,

更不用說男生,才不想沾上這個愛哭鬼。

這樣的結局,誰的錯呢? 

都說一個孩子要多寵、多哄、多順著,是這樣嗎? 

孩子是人,給他正確客觀的教育是很關鍵必要的,

現在很多父母偏離了正道,

歪七扭八地將孩子教育成「天山霸主,唯我獨尊」的「非人」模樣。 

倘若真有此霸主能耐也就萬幸,偏偏現在教育出的孩子,

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腰不能彎,這算什麼呢?

競爭力與抗壓力何在呢?

團體相處的圓融度又何在呢?

謙卑受教的個性又何在呢? 

孩子有錯,一定要讓他知道,教他改過,

父母有錯,也一定要向孩子道歉,教他懂得認錯。 

教孩子做人比起教孩子做功課要難的多,

功課是一時的,分數是一學期的,

而正確健康的人生態度,是一輩子的。 

這麼說吧!在家寵他一輩子。

琳達家境平凡,小時候還有一段時間可稱窘迫。 她個子長高得很快,小學四年級已和母親差不多高,母親就把一些舊衣物給了她。 舊還好,破就有些尷尬了。 她永遠記得那一雙米黃色的雨靴,母親已經穿了有些年頭,前後都有破洞,那時普遍的做法是從廢自行車內胎上剪下一塊,用膠粘補在破洞上,但內胎是肉紅色的,補上後十分刺...

圖片來源 社會複雜了,人累了。 越來越多的女性選擇單身, 越來越多的男性不得不單身, 這就是太現實了。   圖片來源   夜深了,你閉上雙眼, 你卻在幻想另外一個世界。 身邊的女人越來越厲害了, 像男人一樣也能開車、也能掙錢、 能做好家務、能燒一桌好菜, 遇到困難還得自己扛,家...

在拜金主義橫行的今天,感情似乎成為了很多人斂財的手段。下面這名叫做袁晴晴的24歲模特兒第一次與一名「餐廳老闆」約會就要求對方為自己選購的奢侈品埋單。男方拒絕後,她借對方的iPhone6 Plus打電話,然後一去不回頭。她的行為被裁定為盜竊罪。   ▼這就是袁晴晴,她是一名自由模特兒。 &...

一位60歲的婆婆在「靠北老婆」粉絲團PO文,她認為很多婆媳問題就是現在媳婦很難教,或是娘家沒教好,不是婆婆難搞。她舉例要媳婦生男孩,是為了傳宗接代。媳婦坐月子餐餐吃麻油雞還頂嘴,還想花錢去坐月子中心。媳婦堅持自己理財,她說「我不拿媳婦的薪水就很好了,還想管我兒子的錢」,並認為嫁了人財產就是屬於婆家...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