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你認同對人不該「貼標簽」,那就不要再問他人的星座了.... 但如果你被問,那就應該這麼做。

 

 

(故事從一個在台灣常見的對話開始... )

 

 

男:對呀,我之前因為XX去國外,後來因為YY所以就回台從事ZZ。

 

女:恩恩,原來如此~。那你是什麼星座?

 

男:你猜猜看

 

女:恩.... 我覺得你是XX星座!

 

男:ㄟ對耶!!你怎麼知道?!

 

女:果然不出我所料!因為XX星座的人就是!@#$%#$^^$#,然後都喜歡!@#$!%@##$。

 

男:原來如此

 

女:對呀~而且XX星座都!@%@#%$@#%

 

男:恩恩

 

 

(十分鐘後... )

 

 

男:我要告白一件事

 

女:怎麼了嗎?

 

男:其實我不是XX星座

 

女:啊!!為什麼要騙我!

 

男:抱歉呀。因為我好奇懂星座的人的想法

 

女:哼!竟然這樣騙我!!那你到底是什麼星座?

 

男:猜猜看。猜到一定跟你說

 

女:我覺得.... 你是YY星座

 

男:哎呦?被你識破了!

 

女:我就知道你們這種YY星座的人!#%@$#^

 

(其實女生沒猜中,但以下省略)

 

 

可能之前我在日本的緣故,所以對於星座其實非常的陌生(當時他們比較流行血型分析,不過我也沒follow)。回到台灣後,在上班第一天就被女同事問到自己的星座,也直接給予「XX星座就是這樣!」的評語。即使回應「不是」,還是會被回一句「XX星座都會說『不是』」。這件事情讓我感到錯愕無比。

 

 

星座學根據出生月日來判斷一個人的運勢以及個性。也有人說他是歷史擁久的統計學,所以精准度很高。如果星座學在發源地周圍很盛行,我覺得挺合理的。但很明顯的這些統計所用到的「樣本/資料」,並沒有包含全世界,但許多人卻深信星座學可以適用在世界各地...

 

 

這件事情一直以來都讓我百思無解。因為我認為影響一個人的性格,品味,嗜好,價值觀等最大的因素是生長的環境(人文地理)。父母,朋友,學校,公司,社會,文化等。而不是出生月日。但有一天,我幸遇一位出了好幾本書的暢銷的星座作家之後,就解惑了。

 

 

逮到這個機會的我,當然就跟他分享了「環境碩造一個人的特質」的認知,以及問了他有關星座的事情。我問「如果兩個人,同年同月同日同時間出生,連性別也是一樣,但一個出生在非洲,一個出生在日本。請問他們個運氣或個性會是一樣或相似嗎?」。他想了想,沈澱了一下之後,告訴我以下的回答。

 

 

「星座學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研究。有別於心理人格分析,星座學擁有更強更廣泛的影響力。也就是因為有這樣的背景以及條件,星座學在後天仍然可以影響一個人的特質。簡單而言,當周圍的人說『你是XX星,而該座擁有@#$%@^#@的特質』時,他就是個外在環境因素來影響我們的個性或想法」。此時我恍然大悟,各星座特質的形成是否與媽寶,自卑,自大等人格特質相似,大多是透過後天的影響而形成的?而這是否就是「貼標簽」所帶來的影響?

 

 

坦白說,我沒有答案。至於學者在研究的「標簽論」,目前也似乎尚未有學術發表,仍然停留在「感性的概念(sensitising concept)」階段。根據這位星座作家的說法,如果在一個不盛行星座學的環境下生長的人,就不會受到這些「標簽」的影響,那星座學是否還可以套用到這些人身上?(疑惑)

 

 

不過「貼標簽」這件事情對大眾而言的確是「方便」的,不需要思考或深入觀察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跟周圍也容易溝通或達到共識。不過對於只因為出生月日,因為居住地,因為膚色而被套上刻板印象的「被貼標簽」的人而言,這感覺可不好受。

 

 

也就是因為如此,每次我被問到星座的時候,我就會採取開頭的「男」的方式來避開被「刻板印象套住」。不過我遇到的女生都很討厭被這樣。除了因為我說謊之外,也因為自信滿滿地猜錯,而又口若懸河般地描述我(根據錯誤的星座),所以當得知我不是XX星座時,可想而知,在心中罵的髒話應該不少。

 

 

星座學一定有它值得參考的地方,只不過有可能用的方式錯了,或是使用者沒有深入研究罷了。但我要告訴大家,如果你被問到,就回答真實的自己的星座吧。如果你喜歡這個對象,也想要取得芳心,那千萬不要學我,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自己的星座被拿來「參考」又如何? 你也不會少一塊肉,對吧?

 

 

總而言之,我深信「人」擁有許多的面相,在不同的條件下會呈現不同的一面,或是作出截然不同的決定。而人與人相處的樂趣不就是透過聊天打屁出遊玩樂來發掘彼此的差異及共通點,或是共肩作戰同甘共苦來建立感情和信賴嗎?少一點標簽,多一份樂趣 (Y)

 

 

共勉之

 

 

謝謝閱讀

 

 

延伸閱讀:

 

 

楊謹華今天穿上Jasmine Galleria 2018春夏禮服出席品牌預覽會,被問到夢想婚紗,楊謹華說過去想穿後背深V的蕾絲婚紗,現在最想穿的是牛仔褲,「人的想法都會轉來轉去,但我希望轉的是更瞭解自己、更愛自己。」 說到挑選禮服的重點,楊謹華說過去就是「接收」,造型師和經紀人推薦,她就照單全收,...

生產之後一直怠惰懶散沒有運動 從生產結束那週開始就被督促要綁肚子 不然會回不去 但孕期到最後一天明明比懷孕前還瘦 是要回哪兒去呀 督促聲從生完到現在沒停過←因為一直都不運動不減肥啊 大家對產婦好苛刻啊 『你沒綁肚子喔、你怎麼沒用束腹、你肚子這麼大跟還沒生一樣、又懷孕了嗎?』 諸如此類的羞辱...

  家芬的老公說,他是真的愛她的,所以以下的故事,請大家用粉紅色眼光看待,哈哈哈! 家芬回憶一開始懷孕時,老公其實非常開心,因為他們一直想要個孩子,但他們都是晚婚,所以求子之路是滿辛苦的,努力了二年,終於家芬在36歲時有了第一個小孩,還是老公最想要的女兒,說真的,懷孕前三個月真的是無比幸...

  我從小就覺得自己有點胖胖的,長大之後更是對自己的身材沒有什麼自信。直到105年7月發現我懷孕了,看到電視裡面廣告著塑身衣的功效,我開始搜尋塑身衣的相關資訊,期待自己生產後在身材上能有所改變。但市面上琳琅滿目的商品,透氣度、塑型效果、金額、服務⋯等等;光是金額更是從幾千元到幾萬元的範圍...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