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夫妻間幸福和諧的六大標準

 

夫妻關係是家庭關係的核心,巧妙的處理夫妻之間的關係,是夫妻生活和諧幸福的關鍵。“其實,做個幸福的人是很簡單的!什麼是幸福呢?就是知足,別的沒有什麼。”究竟我們怎樣去衡量幸福的標準呢?尤其是夫妻間幸福的標準呢?

夫妻間幸福和諧的六大標準

 

1、幽默笑語自然生,輕鬆活躍好氣氛

 

  夫妻間能夠營造幽默氣氛,往往難得,這樣的夫妻一定性情相融,渾然天成,或是經歷磨合而達至境。有些夫妻天生容易陷入爭吵、冷漠或是平淡之中,這種夫妻之間,幽默氣氛難形成,敗趣常有,話不投機,心生厭煩,甚至惡語相向。幽默是天然的,也是來自一種共同享有的境界,​​比如共過患難的夫妻或是心態好,磨合得好的夫妻,往往容易自然產生幽默。懂幽默的夫妻,往往少了許多的爭吵和自尋煩惱。

 


2、噓寒問暖常有心,相助相濟因有情

 

  夫妻間應當是有情有意的互助共濟的關係,在漫漫的人生長河中,我們可以脫離父母,遠離親戚朋友,唯獨這夫妻才能做到日夜相伴,終生相攜。壞的夫妻可能互不關心,相互惡視,但好的夫妻卻總會貼心知意。事實上,許多男女在戀愛時,會情不自禁或是有意要表達自己對另一方的關心愛護,但結婚後,就懶散懈怠或是倦於如此。好夫妻會經常性地相互噓寒問暖,這不是有意的討好,而是發自內心的情感需求。因為當一方關心對方時,她(他)內心的情感才能得到一種自助式的滿足。

 

3、三病四痛多照顧,關心對方勝自身

 

  夫妻間要能同甘共苦,患難與共。特別是當一方有個三病四痛,而健康的一方必得要多付出一些,要把對方照顧好,不僅要在吃藥、打針、陪伴、飲食等方面,細心周到,有時還得不怕苦,不怕髒。好夫妻總是在這種時候,把一切做得自然而然,自己病了會相對地無所謂,而對方病了,必須得高度重視。那種對對方的病痛不關心的夫妻,又怎麼能不陷入冷漠,最後落得同床異夢、離心離德的結局呢?付出了才能得到,許多時候,我們只想貪婪地想得到更多,卻不願讓自己真心的付出。

 

夫妻間幸福和諧的六大標準

 

4、勸導對方講方法,避免傷害辱自尊

 

  人生不如意的事常有八九。並不是說好夫妻必定都是處於順境之中,要風得風,要雨有雨。但好夫妻更懂得共同面對失意、失敗、災難等,特別是一方在人生或事業上失意,另一方勇於擔待,大度包容。勸導對方講究方法,而不是憑自己好惡,埋怨、挑刺,甚至咒罵,橫挑鼻子豎瞪眼,隨口說出打擊人的話,讓對方喪氣的話,輕看對方的話。而總是講究方法,開導對方,用實際行動支持對方,給對方信心和勇氣,在說話做事上,避免傷害對方自尊,寧願自己多受一些委屈。

 

5、性情有異多磨合,互諒互讓多忍耐

 

  有些夫妻性情本來不和,結婚之初也會打鬧,甚至出現過嚴重的婚姻危機,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夫妻通過共同生活,逐漸地加深了感情,在相互了解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關係處理模式。這種性情原本不和的夫妻,能夠發展成為好夫妻,關鍵在於加深對婚姻生活的認識,面對現實,轉變態度,達到凡事忍讓為先,互諒互讓,互避鋒芒,掌握做事說話分寸,以大局為重,用情感

 

6、財務支出多商量,不為瑣事挑紛爭

 

  夫妻之間,特別是貧賤夫妻,常常會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鬧意見。特別是財務支出上,沒錢也會鬧,有錢更會鬧。比如,夫妻一方在花錢上,先斬後奏,偏向自己的親人,或是隱匿支出或收入等,夫妻雙方都會因之而爭吵不斷。但好夫妻常常把為對方花錢放在首位,所以避免了爭吵,花錢的方式常常讓對方感動;二是有大筆支出常常會相互商量著辦。這種處理的方式,讓夫妻雙方不但顯得大度寬容,更能用情意的眼光來看待婚姻生活,促進婚姻的持續良性。

 

 

思考會隨時代不同而轉向,人生的喜怒哀樂也可以因為角度不同而轉向,心念一轉,世界可能從此不同;看看這個 "一輩子及三小時" 的故事吧!那天跟老公幸運地訂到了票回婆家,上車後卻發現有位女士坐在我們的位子上,老公示意我先坐在她旁邊的位子,卻沒有請這位女士讓位。我仔細一看,發現她右腳有一點不方便,才了解老...

讓你的存在,成為別人的祝福 一隻蜜蜂和一隻黃蜂正聊天,黃蜂氣腦地說:「奇怪!我們倆個有很多共同點,同樣是一對翅膀,一個圓圓的肚子,為什麼別人提到你常是開心的,提到我,卻說我是害蟲呢!?」 黃蜂接著又忿忿地說:「我真不明白,真要比起來,我有一件天生的漂亮黃色大衣,而你卻成天髒兮兮...

妳覺得自己美嗎?嘿!先別急著回答。從妳眼中所看見的自己,除了從那呱呱落地之後就一直跟著妳的外貌以外,還有什麼? 「魔鏡魔鏡,請你告訴我,誰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人?」這是童話故事中的皇后每天對著鏡子發出的疑問,讓看完故事的人們都不禁莞薾,這一句話問出了世間多少女性們心裡共同的疑惑啊!「女為悅己...

有沒有想過 : 當你汲汲營營的為了工作而加班,或者為了考上研究所而挑燈夜戰背後真正的目的是???人爬得越高,車子也越大。長久以來,大家都是如此地在社會中「進化」。升大學時,我告別了單車族,靠家教收入成為機車族,當超越同學的單車,呼嘯而過時,心中隱隱有股優越感。出社會後,賣命工作一段時間,我很快地進化...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