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師教你如何問問題 
文●王茜穎 

學習問一個好問題,是這次台灣諾貝爾科學營最重要的功課。

五十位來自台灣各地的基礎科學資優生,十二月十一日,與六位來自全球的諾貝爾獎得主,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的對談。為了這場可以「開眼界」的會面,學生先是在中研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接受兩天、十五個小時的密集訓練。課程包括光化學、表面與奈米科學、量子力學等十堂專業科目,由台大、清大、中研院教授與研究員輪番上陣指導。

接著,為了爭取當面提問的機會,前一天晚上,五十個學生絞盡腦汁,只為擠出一個好問題。十點截止,不願放棄機會,不少人拖到十一點才交。全部學生總共交出三十個問題,接著由中研院的兩位研究員林志民與倪其焜負責篩選,因為隔天的對談中,只有八張發言條會被選中,由學生當面向大師們提問。

「即使是一個受過well-trained(良好訓練)的教授,也不見得可以問出一個好問題。」林志民一語點出提問的難度。

要能問一個好問題,確實大有學問。除了要具備膽識和對基本知識的理解外,諾貝爾科學營的手冊上提出了問好問題的幾個原則:一、好問題是經過思考的,應避免類似What、Why這些不用想就能問的問題;二、應就主題進一步發揮,例如:「如果能……,是不是就能……」;三、先行推演疑問再發問,例如「我做了……推演,但仍有……無法想通之處」。

林志民還強調:「應該多問How的問題,因為科學就是一門關心How的學科。」

只有八個問題獲選可提問 

與大師們正式會面前十分鐘,五十位學生先集合坐定。像是公布選秀得獎名單一般,兩位研究員公布連夜篩選出的八個問題。唱名之後,學生們又開始一堂提問課,由研究員向學生一一分析每個問題好在哪裡、不好在哪裡,並指導學生如何修正或進一步延伸他們的問題,並建議發問的對象。

「這個問題建議你問波蘭尼,不要只問量子力學研究有多困難,我們誰都知道很困難,但即使困難,還是要做點事情。你應該問:『我們能做什麼?從中又能學到什麼?』」

「通常人家都問:『得到諾貝爾獎後,生活有什麼改變?』他們會跟你說,很忙很忙,邀約太多了。但問他們:『你的人生目標是否因此改變?』就變得很有創意。」

會談正式登場,緊握著麥克風,台大化學系學生胡立志用青澀但流暢的英文問賀西巴赫:「如果,能再年輕一次,你想研究什麼領域?什麼最有挑戰性?」

「很多年輕學生都愛說,東西都被你們這些人發現光了,我們還剩下什麼可以做的!」賀西巴赫的幽默引起在場所有人哄堂大笑,「年輕人,你們比年長的人有更大的優勢,你們繼承了前人的很多方法,理論的、概念的、實驗性的,讓你們能夠進一步去發掘身邊許許多多的新問題。」

很多台灣父母都期待能教出得諾貝爾獎的小孩,讓孩子學會問問題,應該是第一步。

怕妳看不到 偶爾想起以前不盡完美的感情, 當時不懂珍惜,極度瀟灑,整個城市都是我的分手熱點。 現在成熟了,長大了,竟然心裡酸酸的? 於是你在各種社群網站,放上好有意境的照片, 附上短短「寫給當年的她」的字句。 你心想,只有自己看得懂吧! 卻忘記心裡的小惡魔,希望當年的她會不會看到?也忘記自己有個敏感...

房間清理中請稍候 我真的不懂,現在流行「說實話就贏了」這種遊戲嗎? 他是正處於分手期間的人, 在記憶體還沒清除乾淨的時候, 妳就急著使用對方的海綿體,妳其實已經不自覺的把自己變成愛情替身。 聽清楚了, 他明白說著可能還會回到前女友身邊,所以妳現在跟他幹嘛都是妳自己要負責,別怪當初他沒說實話這樣? 一...

我愛妳,我打妳 「碰到恐怖情人怎麼辦?」 首先,如果妳要等身邊的恐怖情人「變好」,那很抱歉,這是不可能的。 如果恐怖情人會變好的機率是萬分之一,那妳憑什麼覺得自己是幸運的萬分之一? 言語暴力最後就會變成肢體暴力,肢體暴力一次之後就會變本加厲。   怎麼辦? 「我還是很愛他!」「他都會下跪哭...

【台北訊】公視「誰來晚餐6」邀邀請知名歌手趙詠華赴日本會知音,竟被知音要求獻唱〈小天使〉。趙詠華也分享直到國中才知道自己的身世,所以渴望有個健全的家,沒想到愈渴望卻愈容易失去,失敗的婚姻將她徹底擊垮。現在,她走出憂鬱症陰霾,更懂得為自己而活,也更能愛身邊的人事物。該集節目於1月23日週五晚上九點公視...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