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師教你如何問問題 
文●王茜穎 

學習問一個好問題,是這次台灣諾貝爾科學營最重要的功課。

五十位來自台灣各地的基礎科學資優生,十二月十一日,與六位來自全球的諾貝爾獎得主,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的對談。為了這場可以「開眼界」的會面,學生先是在中研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接受兩天、十五個小時的密集訓練。課程包括光化學、表面與奈米科學、量子力學等十堂專業科目,由台大、清大、中研院教授與研究員輪番上陣指導。

接著,為了爭取當面提問的機會,前一天晚上,五十個學生絞盡腦汁,只為擠出一個好問題。十點截止,不願放棄機會,不少人拖到十一點才交。全部學生總共交出三十個問題,接著由中研院的兩位研究員林志民與倪其焜負責篩選,因為隔天的對談中,只有八張發言條會被選中,由學生當面向大師們提問。

「即使是一個受過well-trained(良好訓練)的教授,也不見得可以問出一個好問題。」林志民一語點出提問的難度。

要能問一個好問題,確實大有學問。除了要具備膽識和對基本知識的理解外,諾貝爾科學營的手冊上提出了問好問題的幾個原則:一、好問題是經過思考的,應避免類似What、Why這些不用想就能問的問題;二、應就主題進一步發揮,例如:「如果能……,是不是就能……」;三、先行推演疑問再發問,例如「我做了……推演,但仍有……無法想通之處」。

林志民還強調:「應該多問How的問題,因為科學就是一門關心How的學科。」

只有八個問題獲選可提問 

與大師們正式會面前十分鐘,五十位學生先集合坐定。像是公布選秀得獎名單一般,兩位研究員公布連夜篩選出的八個問題。唱名之後,學生們又開始一堂提問課,由研究員向學生一一分析每個問題好在哪裡、不好在哪裡,並指導學生如何修正或進一步延伸他們的問題,並建議發問的對象。

「這個問題建議你問波蘭尼,不要只問量子力學研究有多困難,我們誰都知道很困難,但即使困難,還是要做點事情。你應該問:『我們能做什麼?從中又能學到什麼?』」

「通常人家都問:『得到諾貝爾獎後,生活有什麼改變?』他們會跟你說,很忙很忙,邀約太多了。但問他們:『你的人生目標是否因此改變?』就變得很有創意。」

會談正式登場,緊握著麥克風,台大化學系學生胡立志用青澀但流暢的英文問賀西巴赫:「如果,能再年輕一次,你想研究什麼領域?什麼最有挑戰性?」

「很多年輕學生都愛說,東西都被你們這些人發現光了,我們還剩下什麼可以做的!」賀西巴赫的幽默引起在場所有人哄堂大笑,「年輕人,你們比年長的人有更大的優勢,你們繼承了前人的很多方法,理論的、概念的、實驗性的,讓你們能夠進一步去發掘身邊許許多多的新問題。」

很多台灣父母都期待能教出得諾貝爾獎的小孩,讓孩子學會問問題,應該是第一步。

1、一夜,睡在老公身邊,香香地做著美夢。老公不知怎了,「呼」地一下坐起來,我立刻被他嚇醒,還沒來得及問他怎麼了,被窩裡便伸過一雙手來,摸到我還在,他便長長呼了一口氣,重新躺倒,很快又聽到鼾聲。我在這個男人身邊待了12年,很多事情都順理成章地成了左手牽右手的平淡.那些最初的小感情、小悸動和小情緒,我...

你可知道, 當女人被男人, 脫去自己的衣服, 一絲不掛的在他面前, 是需要多少的愛?   你可知道, 女人為什麼會背朝你睡, 因為她不喜歡看你的背影, 如果你以後抱著她睡, 她會安心一整個晚上。     你可知道, 女人把每一次的愛情, 當作是初戀, 也是這輩子最後一...

這兩年在國際間備受關注的黃薇Jamie Wei Huang,十月返回台灣,問她會待幾天?常回台灣嗎?她淡淡地說:「再待兩天就回英國,有事才回來。」 乍聽冷淡、簡短扼要的回答,在結束這段專訪之後,回想起來體會格外不同。 這幾季備受VOGUE Taiwan關注的黃薇Jamie Wei Huang,於20...

老公,就是那個你將碗裡吃剩的飯像倒垃圾一樣倒進他碗裡,而他還吃得像小豬一樣歡天喜地的「傻男人」。 老公,就是那個白天吵架不理你、鬧得不可開交,而半夜為你拉好踢開的被角的「小氣男人」。 老公,就是那個錢包裡只剩300大洋,卻全力勸你買下700大洋你看中的一件衣服,幫你刷卡而自己顧不得買條領帶的「笨男...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