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對一個朋友付出很多感情,最後,大家的關係卻決裂的時候,我們會傷心地告訴自己,以後也不要對朋友投入那麼多的感情。你愈把他當作知己,你對他的期待也愈高。你愈付出感情,愈覺得有些事情是理所當然的。為了利益而反目,那不值得可惜,經不起利益考驗,證明你沒有付出最真摯的感情。為了一些原則和誤會而反目,那才是叫人難過的。那麼,不如不要再對新相識的朋友付出感情。然而,不付出感情,又怎可能交到朋友?原來,問題不是我們付出太多感情,而是我們不願意坦白。 你以為不用說得那麼清楚,其實,是有必要的。你以為不能那麼坦白,其實,有些事情無法解決時,坦白是最好的方法。我以前不會這樣做,然而,為了不再失去我摯愛的朋友,我以後會坦白。你不知道怎樣拒絕他的提議,不如坦白告訴他,而不是另外找藉口拒絕他。你不喜歡他對你做的一些事情,不如坦白告訴他。你不同意他的觀點,大可坦白說出你的看法。坦白一點,你可能會交少一些朋友,但你會交多一些真正的朋友。 每個人都需要朋友。但是,需要歸需要,有和沒有卻是另一回事。我們可能認識很多很多人,卻感到其中沒有一個是朋友。就算你有朋友,而你也是一個很珍惜友情的人,但對方沒有這種想法,彼此的步伐不能一致,你們始終會變得疏遠,到了最後,形同陌路。容忍、遷就和迎合,對於維繫一段友誼來說,只是一時之計。你必須知道,當你一點也不被尊重時,你並非在交友,而是在行乞而已。 |
為何人生氣時說話都用喊的?
有一天一個有智慧的教授問他的學生以下的問題:"為什麼人生氣時說話都用喊的呢?" 所有的學生都想了很久,其中有一個學生說:因為我們喪失了"冷靜",所以我們會用喊的。"但是為什麼別人就在你旁邊而已,你還是用喊的,難道不能小聲的說嗎?為什麼總是要用喊的呢?"教授又問。幾乎所有的學生都七嘴八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