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善良決定你是否有用,寬厚決定怎麼發揮作用

大學的最後一年有一門課程叫「人生」。

最後一節課,老師說要考試。「三道題目都很簡單」老師笑眯眯地說:「記得父母生日的同學請舉手!」片刻,女生都齊刷刷地舉起了手,有幾個男生畏畏縮縮地舉起了手,又放了下去。

老師繼續問:「教學樓裡有三個清潔工,誰能叫出其中兩個人的名字?」這下大家都傻眼了。三年了,怎麼從來沒留意過她們?

老師接著拋出了第三道題:「你是否打過自己的耳光?」這一回,所有的學生都哧哧地笑了起來。打自己耳光,恐怕只有傻瓜或瘋子才幹得出來吧?

嘈雜的議論聲漸漸平息下來了,老師說話了:「『人生』這門課程,旨在引導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教導我們今後如何立身處世、如何成人成才。今天的三道考題,可以說是對同學們做了一個大概的檢驗。」

「第一題——記住父母的生日。」

老師在黑板上重重地寫下了「孝道」兩個字,「孝道教人善良,心存孝道的人,必定具有善的根苗,有善的根苗,才可能開出善花,結出善果。」

「第二題——記住你身邊每一個人的名字。」

老師又寫下了「尊重」兩個字,「記住別人的名字,是尊重別人的表現之一,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尊重使人寬厚。基石寬厚方能負重,人心寬厚方可立業。」

「最後一題——如果你不記得父母的生日,又叫不出清潔工人的名字,那麼,你就該打自己一記耳光了。」

老師又在黑板上寫下了「反省」二字,「反省促人進步,有反省才有悔悟,有悔悟才會有進步,才會有成才的可能。」

這三道看似簡單的題實則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

一個人善良與否,決定了他將來是否有用;寬厚與否,決定了他將如何發揮作用;而能否不斷反省、不斷進步,則決定了他是否能持久向前,愈來愈有用!

文章來自  http://www.pusa123.com/pusa/xuefo/folife/2014/76696.html

 

感情可以分為 3 種,舉例說明如下: 當我們遠行那天,試想有 3 人送行。 第一個人從一大早就哭著不要你走, 一直拉著你的手說會一直想你, 約好每天聯繫若干次, 把你送至門口, 然後回屋子去繼續看他崇拜的偶像的電視演唱會。 第二...

我們有自己的想法,卻不代表我們並不會撒嬌;我們可以跟客戶大吼大叫一個下午,卻不代表我們不想要小小聲的說些軟性話;我們可以自己去看電影,但是如果有人願意牽我們的手,幫我們買滷味帶飲料,我們也會微笑的接受;我們看起來一點都不軟弱,但其實我們一點也並不堅強。 我們有著自己的事業,做著自己喜歡的事...

最近看的一部電影,裡頭有一句「人不是每天都開心的。」這平常簡單的對白卻深深打動了我,我有種迷路多日,突然找到方向的雀躍;也有種遇到知音般的,覺得被慰藉與了解。我們總是只看到別人好的一面,卻忘了他們也有挫敗與痛苦,如果我只是遇到挫折就轉彎,遇到工作不順利就換工作,那麼同樣的挫折將會在我的生命中不斷出現...

有位心理學家曾寫道,一個成熟稱得上真愛的戀情 必須經過四個階段,那就是: 共存(Codependent) 反依賴(Counterdependent) 獨立(Independent) 共生(Interdependent) 階段之間轉換所需的...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