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戀的階段,每個週末開車載著她,以逃離城市的心情,訪遍山巔水涯。 她的生命,追隨他的方向盤,向不同的地方擴展:海港邊的小鎮、廢棄的山城、森林裡幾乎被世間遺忘部落。「原來,愛情,可以到得了這麼遠的地方。」她想。 

熱戀以後,每個週末,他們開始煩惱:究竟要去什麼地方? 海港邊的小鎮,已經去過太多次了;廢棄的山城,愈來愈沒意思了;而森林裡幾乎被世間遺忘的部落,實在路途太遙遠了。 她漸漸發現:原來,愛情的版圖,終究也有它的界限! 

他承諾娶她,她依約嫁他。婚後盡了幾年養兒育女的本份。她辭去工作,和子女約好「一起成長」,他負笈他鄉,足跡踏遍世界各地。 

這時候,他才真正了解;愛情的版圖,其實是自己的那一顆心。而生命的版圖,卻是在放下那一顆心之後,才開始無遠弗屆地啟程了。 

同心的人,走得較遠較長。

倘使你 
愛她的誠懇篤實,就不要嫌她笨拙無趣
愛她的活潑外向,就不要嫌她輕佻浮誇
愛她的溫柔體貼,就不要嫌她懦弱無能
愛她的靦腆矜持,就不要嫌她小家碧玉
愛她的乾脆俐落,就不要嫌她粗枝大葉
愛她的犧牲奉獻,就不要嫌她愚昧落伍
愛她的精明幹練,就不要嫌她氣燄高張
愛她的單純可愛,就不要嫌她未經世事 
愛她的美豔妖嬌,就不要嫌她招蜂引蝶 

潘越雲有一首許多人非常喜歡唱的歌《謝謝你曾經愛過我》,歌詞裡描述的是,分手之後才終於體會了從前戀人的好,因此真誠地對他說聲「謝謝」,或許這種表達方式也算是完成了某種「離開」的儀式吧。 分手之後還能這般感念對方的付出,固然是一種難得的情操,但是,無論我們表現得多麼有風度又多麼溫柔,兩個人已經不能再在...

各位,好好想一想吧~ 你是愛我還是需要我? 著名的心理學家弗格姆(E.Fromm)在他的名著(愛的藝術)中有這麼一句名言: 不成熟的愛是因為我需要你,所以我愛你 ---- 而成熟的愛是因為我愛你,所以我需要你 ---- 可以有很多原因,結合卻只有一個原因,就是: 不需要原因 一個人付出的愛是不是成熟...

一份穩當的愛情,常來自團體生活裡的觀察與了解,從一般朋友關係的角度出發,在沒有刻意偽裝及修飾的言行中,比較容易看清楚對方是不是合適的對象。尤其是具有相似理念的人,常物以類聚地參加同一個團體,例如:慈善團體的志工投入救災活動時,單身的男女特別容易撞擊出愛的火花。 但是,這種感情的發展模式,過程中經常...

太太的眼睛動個小手術,由我和兒子陪伴。 等待手術的房間裡還有個十二三歲的女孩,大概害怕,女孩子不斷搓手,喊著媽咪。旁邊一位中年婦人,坐在椅子的把手上,女孩一喊,就彎腰摟摟。另一個光頭的男人,也隔一下就過去親親女孩的額頭。 『一對寵孩子的父母。』兒子用中文對我說。 話才完,又走進一對夫妻,先跟女孩的...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