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撰文/Miki;本文感謝皮膚專科曾世鳴醫師提供專業諮詢
日前有女性接受割雙眼皮手術,結果眼皮上方出現紅腫疤痕,這是因為蟹足腫體質作祟嗎?它和一般的「肥厚性疤痕」有何不同?遇上這樣的情況又該如何挽救?讓專業皮膚科醫師曾世鳴為您解惑!
傷口凸疤分為兩種:肥厚性疤痕、蟹足腫
人體傷口在癒合時,必須經過止血、發炎、增生、表皮形成及組織重組等過程,若照護得當,便可避免感染和傷害擴大。舉凡燒燙傷、刺青、毛囊炎、穿耳洞、外傷及手術等傷及皮膚真皮層的狀況,都可能留下凸起的疤痕,這些凸起的疤痕可分為「肥厚性疤痕」與「蟹足腫」兩類。
「肥厚性疤痕」的傷口在癒合後,僅會侷限在原來的受傷範圍,不會擴及傷口以外部位,也較無不適感,可能在6~18個月後自然消失;「蟹足腫」則像是一塊塊觸感類似橡皮的淡紅色或暗紅色腫塊,使患者有紅腫、刺痛、發癢等不適感,更會逐漸往外擴展到傷口以外的位置,也不會消失。兩者好發的部位類似,包含前胸、肩膀、手臂、上背部、頸部、關節處等,特別是容易因動作而造成皮膚拉撐的位置,都較容易生成。蟹足腫的生成無關年齡,從嬰兒到老年人都可能發生,但好發年齡介於10多至30多歲,有色人種較容易產生,一般認為成因和基因遺傳有關。
眼皮出現無法自行恢復的疤痕
體質與醫病溝通是關鍵因素
「眼皮出現肥厚性疤痕或蟹足腫是很少見的情況,眼皮手術或受傷後雖然有機會產生疤痕,但機率不高,因為眼皮組織較鬆,除非增加過多皮膚張力,或傷口照護不當。有時甚至需要適當的疤痕來達成眼皮手術的要求。」曾世鳴醫師表示,眼皮手術依據功能或美觀的需求,有許多術式,若需切除部分眼皮組織,需留意不要矯正過度,也要確實將皮膚傷口對齊,同時避免眼皮組織的過度燒灼與傷害。
有些消費者為了讓眼睛變得更大,或希望改善眼皮鬆弛與眼周輪廓,在醫師配合消費者的期望下,矯正過度,造成眼皮過大張力,就可能會產生疤痕,除此之外,傷口的照護與消費者的體質都是關鍵因素;因此針對此次新聞的案例,由於疤痕形成的原因異常複雜,醫病良好溝通、醫美術式適當選擇、傷口妥善照護與消費者體質仔細評估,都有助於未來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
避免受傷、不做非必要手術
才是預防疤痕的上上策
要治療肥厚性疤痕與蟹足腫,治療選擇十分多樣,一般可優先考慮「冷凍治療」和「局部類固醇注射」,因其方便與經濟。但冷凍治療較難在過小的病灶範圍施行,較不適合用於處理眼皮上的疤痕,因此新聞中的案例較適合以局部類固醇注射來改善,可將類固醇精確地施打在疤痕核心處,少量、多次施打,每次間隔兩週到一個月,總次數則沒有限制,可施打到疤痕回復到消費者可接受的狀態。如果施打了類固醇仍無法改善,則可手術切除,但手術之後又可能產生新的疤痕,若有蟹足腫體質,也會是另一個困擾的開始,需審慎評估。
「所以最好的預防方式,就是『不要有傷口』!」雖然臉部皮膚較鬆,「比較不容易」產生疤痕,但不代表「絕對不會」產生。曾世鳴醫師提醒,如果懷疑、甚至確定自己屬於蟹足腫體質,所有會造成皮膚傷口的非必要手術或治療,都應該盡可能避免。如果堅持要改善眼皮鬆弛或輪廓,可選擇非開刀方式,避免眼皮出現傷口,但要能有好的治療結果,一切還是要回歸到消費者體質與狀況來考量。
有傷口盡快治療 照顧品質就愈好
曾世鳴醫師表示,疤痕的產生和傷口發生部位、傷口產生過程都有關聯,傷口治療過程越短,照護的品質越好,就越不容易留下疤痕,如果意外受了傷,就要慎選醫師、盡快就醫,確實聽從醫囑,才能有好的治療結果。
無論如何,首要任務仍是「預防重於治療」。民眾除了日常生活中要小心避免受傷,也要熟知自身的體質和狀況,若有疤痕的風險,就要審慎評估,盡可能別接受非必要的外科手術,才是避免疤痕生成的最大關鍵喔!
曾世鳴 醫師
學經歷:曾世鳴皮膚專科診所院長|中華民國醫用雷射光電學會理事|中華民國皮膚專科醫師|台灣皮膚科醫學會會員|美國Mohs皮膚外科醫學會會員|美國皮膚醫學會抽脂認證|中國醫藥大學美容醫學教學醫師|台大醫院皮膚部研究醫師|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台大醫院泌尿部住院醫師
專長:一般皮膚病|青春痘|過敏性皮膚病|小兒皮膚病|老人皮膚病|皮膚外科手術|光電雷射治療|肉毒桿菌注射|玻尿酸、聚左旋乳酸、洢蓮絲、晶亮瓷注射|音波拉提
※ 更多本期雜誌精彩內容請至《醫美時尚》官網 http://www.dr-beauty.net
【歡迎按讚加入《www.facebook.com/drbeauty.magazine》粉絲行列 。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