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們不應該否定自己的善,稱頌他人的惡。


“好人”這個詞,是一個抽象概念。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內涵、不同的標準。什麼樣的人是好人呢?關鍵是看以什麼為參照,用什麼做標準,站在什麼立場看問題。我認為,縱觀人類幾千年的文明史,好人首先應該是一個能夠努力生存且不危害他人和社會的人。這是“好人”最起碼的標準和道德準則。只有對“好人”有了清醒的認識,我們才能做一個清醒的“好人”,才不會在做不做與怎樣做“好人”這個問題上內心糾結。


做人難,人難做,我們祖先的祖先就發出過這樣的感慨。但既然出生為人,就必須做人,即使為僧為道,也仍然是人,無法逃離現實而在“真空”中生活。對於做“好人”的困惑,不只是現今這個社會存在,歷朝歷代這個問題都一直左右著人們思想和行為的進退。比如自古就有“好人難留種、孬人世上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惡人逞一時之勢、好人修萬世之福”,“好人沒好報”,“好人不吃虧”等等互為矛盾的民間俗語。儘管如此,好人還是得到社會上絕大多數人的推崇。沒有人一出生,父母就希望或教他做一個“壞人”或“惡人”。


在我看來,不管時代怎麼發展、怎麼變遷,社會需要的還是“好人”。因為人是群居動物,生存的競爭是局部的片段的,相互間的依存是長遠的全面的。我們要努力做個“好人”,不去有意損害社會和他人的利益,但是我們更要做個頭腦清醒的“好人”,面對紛繁複雜的人際社會,不盲從、不幼稚、不衝動,主動避免或防範社會和他人對自身造成的傷害。


要以平常之心對待局部利益得失,不以功利思想去衡量做“好人”的結果。既然有心做了某件對他人和社會有益的事,就不要在主觀願望上考慮所帶來的回報。有了這種心理,我們才不會在遭遇“好人無好報”之時,僅憑個別事件或現象而否定社會的主流,使內心失衡,引發過激的言論和行為。


要正確看待“惡人好報”現象,不以他人和自己一時一事的得失,否定社會,進而否定自己的善心。雖然社會上有不少人不擇手段獲得了不少好處,但這類人中不是也有不少人昨日耀武揚威,今日卻身首異處;昨日飛揚跋扈,今日成階下之囚;昨日光宗耀祖,今日家破人亡。相反,社會上那些本本分分、善良勤勞、忠厚誠信的大多數人,他們生活得幸福安寧,樂享天倫,更有事業有成、功勳卓著、彪炳史冊、流芳千古者,讓我們世世代代敬仰愛戴,口碑相傳。歷史證明,好人經得起時間的檢驗,經得起良心和道德法紀的考問。


要用辯證的是非觀念去做好人,不以助紂為虐、為虎作倀體現好人心腸。做好人之前,要分清善惡,否則有可能自食惡果。因為在惡人面前充“好人”,要么惡人把你當作惡人,要么你反被惡人咬上一口,有苦難言、有冤難申。 《伊索寓言》中有一則寓言叫《農夫和蛇》,那是我們小學就學過的。寓言講道,冬日的一天,農夫發現一條凍僵的蛇。他很可憐它,就把它放在懷裡。當他身上的熱氣把蛇溫暖以後,蛇很快甦醒了,露出了殘忍的本性,給了農夫致命的傷害。農夫臨死之前說:“我竟然去可憐毒蛇,就應該受到這種報應啊!”


時代呼喚好人,時代擁戴好人!我們不應該否定自己的善,反而去稱頌他人的惡。好人會有委屈之時,但好人決不會被社會淘汰和淹沒,決不會為人民和歷史所唾棄。惡人可能會有風光之日,但惡人終究不會有好的下場。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並非是迷信的勸諫,而是唯物辯證法物極必反的必然結果。好人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希望,是人類和一個民族強大的基石。當然,在有些時候,我們做好人之前,還要量力而行,擇機而行,視情而行,既要把好人做實,又不要好心無意做成壞事,或造成自身的不必要傷害。

 



作者:4meee!(For me) 不論未婚或已婚,只要能夠讓身邊的人感到療癒的女生,一定會大受歡迎~能瞬間改變周遭環境的氛圍,將對方輕柔的擁抱在其中,想成為這樣療癒感100%完美嬌妻的妳,一定要看看♡   男生想要追求的到底是「帶來刺激感」的女性?還是「讓人覺得療癒」的女性呢? 依據「...

作者:4meee!(For me) 擔任2016年日本秋季日劇女主角,最近在各大日本媒體都超受歡迎的石原聰美♡身為不管哪個國家的女性,都會憧憬的“可愛女性”代表,每次在日劇中擔任演出的角色也都備受注目呢~據說她不只是在身體護理和外表儀容上好好提升自我魅力,其實還有提高女子力...

小時候總覺得戴眼鏡很酷,甚至會拿家人的眼鏡偷戴,假裝自己是個小大人似的!長大後才知道戴眼鏡超麻煩的啊!不只運動或游泳不方便,甚至日常也會有些困擾讓我們很無奈,偏偏又不能沒有它,一起來看看戴眼鏡有什麼困擾吧?你一定也心有戚戚焉!     老是找布來擦眼鏡 相信大家都知道,不論用眼...

我媽很早就病死了,留下爸爸獨自撫養6歲的姐姐和四歲的我。我們那邊很重男輕女,不少人暗地嘲笑我家沒男孩傳宗接代,嘲笑我爸不再娶生個男孩,還把兩個丫頭當心頭寶。 我爸很疼我們姐妹倆,為了讓我們生活條件好點,他累死累活賺錢。要說他賺錢的本事,那真的還是不錯的,我家是村裡最早修起樓房的那一批人。但要說照顧孩...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