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個人付出的愛是不是成熟,從他最原始的動機與表達得到驗證。
如果是基於需要〈例如:因為我孤單、寂寞,所以我需要你陪我與安慰〉,
那麼他所說的愛其實不是真愛,而是一種條件的需索卻假冒愛的名義,
這假愛的鑑別非常容易,就是當他的需求已得到滿足
(例如:因為你的陪伴安慰,他已不再感到寂寞),
便會對你的存在覺得多餘與厭煩。

所以,當你的情人電話給你,
訴說他見不著你的日子真是茶不思飯不想,
而求你趕過去給他看看的時候,你且慢高興,
因為說穿了,他只是要你去給他下飯罷了!
他只是需要你,那裡是愛你呢!

而真正的愛是無條件的自由付出,
所謂需要,其實只是一種邀請:
他需要一個人和他共同完成這樁愛的事實,
所以他對你提出邀請了,而這樣的真愛也很容易鑑別,
就是當你對他的邀請婉拒甚至只是沈吟的時候,
他立刻就能尊重你的意願而停步,而不會死追活纏,
非要你答應才甘心,何以故?
只因他並不是荏弱的人格需要你去支持,
而是秉其人格的獨立堅強,願邀你分享他生命的美好時光。

因此我們說愛的第一要義就是自由,
這一方面是指愛的付出應當基於自由意志,
而別無潛在的陰暗動機;
一方面則是指對對方人格自由的充分尊重,
而不在付出的愛上面附帶有渴想、期望、要求乃至逼迫的壓力
而真的相愛是一種愉悅甜美的經驗,而不是互相剝削的債務

但許多情人的相處卻總是從無私的愉悅始,而以沈重的負擔,
終情人總忍不住想用對方的束縛來保障自己的安全,
卻不知只會帶來更多的煩憂。而一個願意對方完全自由的人,
又有誰捨得離棄?只是道理雖然簡明,
當事到臨頭,總是不容易做到罷了!

有人問:『你為什麼喜歡一個人?』
我只能夠說出為什麼不喜歡一個人,
卻說不出為什麼喜歡一個人。喜歡一個人,是一種感覺。
不喜歡一個人,卻是事實。事實容易解釋,感覺卻難以言喻。

愛情是忽然有一個人,我們覺得一見如故,很想靠近他,
我們的內分泌忽然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很想擁抱他。

以後,無論快樂或哀愁,我們也想不起當初為什麼愛他。

只有當我們不愛一個人時,才會找出不愛他的原因,因為我們開始挑剔。
任何一個人,只要你去挑剔,一定找得出缺點。
越去挑剔,缺點越多,我們便可以說出為什麼不喜歡他。
我們想買一件衣服時,即使發現他有小小瑕疵,埋怨幾句,也肯將就,
因為只有這一件,而且我們太喜歡它了,瑕不掩瑜嘛!
假使我們根本不想買那件衣服,它的小小瑕疵便是致命傷。
我們更會努力地找出其他缺點,譬如質料不夠挺,顏色太鮮豔,
向售貨員證實,我們不是隨便來逛逛的,我有認真考慮過的呀!

比不上鄰居的表現,是人類最大的痛苦來源之一,所以十誡才會說,不可強奪鄰居的妻子,不可強奪鄰居的財物。同學會的時候,看著功成名就的同學,總是讓人難以想像那位以前不怎樣的同學,怎麼現在財務狀況這麼好,這讓人痛苦。萬一知道同事薪水比我們高,多數人都很容易感到不滿。看到附近鄰居炫燿的跑車,還有鄰居聖誕節的華...

我們接觸到的人可以分為:富貴者、貧苦者、初交者、久交者、年長者、年少者、正直者、勢利者、仁厚者、刻薄者、豪氣者、自私者、聰明者、愚笨者、誠實者、奸詐者、強橫者、諂媚者、妒忌者、清潔者、患難者…… 1、對富貴者: 我們學佛人與有錢人、上司、高官、有名望者交往,首先要具有不卑...

他愛上她的時候,她才19歲,正在遠離現實世界的象牙塔里做著純真的夢。而他已經工作了好幾年,差不多忘記了怎樣浪漫,因此,他盡可能小心地呵護著她和她的精神世界。有一天,他借來梅麗爾斯特里普演的《索菲的選擇》和她一起看。片子看完了,她並沒有真正明白片子最深刻的意義,可是有一個鏡頭從此嵌入了她的腦海,令她永...

從前,有兩個飢餓的人得到了一位長者的恩賜:一根魚竿和一簍鮮活碩大的魚。其中,一個人要了一簍魚,另一個人要了一根魚竿,於是他們分道揚鑣了。得到魚的人原地就用乾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魚,他狼吞虎咽,還沒有品出鮮魚的肉香,轉瞬間,連魚帶湯就被他吃了個精光,不久,他便餓死在空空的魚簍旁。另一個人則提著魚竿繼續忍飢...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