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4屆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揭曉

圖文/永信藥品提供

  

 

持續秉持創辦人的初衷,以促進醫藥相關學門之教育與研究為宗旨。財團法人永信李天德醫藥基金會今日(12 / 5)頒發「第14屆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以獎勵國內投入醫藥研究的優秀人員及傑出研究成果。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至今已舉辦14屆,累積獲獎人數已達202人,自2014年起,更將這份獎勵卓越、提攜後進的精神擴展至東南亞醫藥學研界。

 

本屆廣邀國內外包括中央研究院、科技部知名學者等11位教授與專業人士,經過嚴格、公平、公正的評選過程,從上百位申請者中選出包括「卓越醫藥科技獎」、「青年醫藥科技獎」、「傑出論文獎」及「東南亞傑出論文獎」共計17得獎者。而在今日(12 / 5)頒獎典禮上,產官學界多位貴賓應邀出席,包括陳建仁副總統、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王金平董事長、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陳信誠主任秘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專業學院林榮耀院士、中國醫藥大學基礎醫學研究所賴明詔院士、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楊泮池院士、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張美惠院士、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藥理學科暨研究所符文美博士。

 

本屆卓越醫藥科技獎得主徐麗芬博士主要致力於藥用植物的研究與開發,除斐然的成就與貢獻外,更為植物新藥開發奠定典範;另一位得主羅傅倫博士為免疫學專家著重於anti-PEG單株抗體的研發,為臺灣生醫藥研發成功最佳榜樣。青年醫藥科技獎的四位獲獎者分別為探討慢性B型肝炎病毒感染過程中宿主與病毒因素的交互作用對於疾病病程的影響的吳嘉峯醫師;建立精準調控活體細胞生理機制多項嶄新技術及探討細胞生理功能林玉俊博士;專研蛋白質錯誤摺疊與神經退化疾病提供了學界對蛋白質錯誤摺疊機制的了解,更幫助發展在神經退化疾病診斷及治療上的相關應用陳韻如博士;以及研發新一代小分子標靶式抗腫瘤候選發展藥物以達到增加治療效果及減少藥物副作用鄒倫博士。傑出論文獎共有十一位年輕但表現優異的得獎者,其中一位來自馬來西亞。他們展現了豐沛的研究能量,研究成果均刊登於頂尖國際期刊,實屬後起之秀。

 

財團法人永信李天德醫藥基金會董事長李芳裕博士恭賀並祝福各位得獎人,脫穎而出,成就卓越,開創嶄新的未來,並提攜後輩,提升我國醫藥科技水準與國際地位。

 

 

 

【關於永信李天德醫藥基金會】

永信集團會長李天德先生為實踐增進人類健康的遠大理想,除了在永信內部成立研究單位研發新產品外,又於2004年成立「財團法人永信李天德醫藥基金會」,舉辦「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評選國內優秀生技醫藥研究者,希冀藉此拋磚引玉,促進生技醫藥相關學門之教育與研究發展,共同創造無限的未來。

 

 

【關於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得獎人聯誼會】

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承蒙醫藥學研界推薦所屬傑出研究人才角逐,迄今第14屆,得獎人皆為經評審委員會審慎評選、嚴格認定的國內生醫研究傑出研究人員。「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得獎人聯誼會」在永信李天德醫藥基金會與永信藥品公司的支持贊助及各方期許祝福下,於2008530日成立。本聯誼會為非營利目的之聯誼團體,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歷屆得獎人為基本成員,每年召開會員大會。聯誼會可邀請對醫藥科技相關學門研發具特殊貢獻者為榮譽會員;醫藥產業相關公司與個人可申請為贊助會員。會長得視需要邀請相關政府、研發、學術、公協會單位代表或個人為榮譽顧問。

獲獎不僅代表對過去研究努力的肯定,更是促進研究者邁向另一新階段的開始。期盼全體得獎者可以從獲獎這天開始,經由積極參與這個大家庭的各式學術研討交流活動,增加與頂尖醫藥研究者互動的機會,將最寶貴的經驗傳承給新的世代,並藉由產官學研切磋對話的互動平臺,增加跨領域的經驗交流,激發研究成果效益的展現,為國家生技製藥注入源源不絕的生命力。

 

 

第14屆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獲獎名單如下:

卓越醫藥科技獎:徐麗芬、羅傅倫

青年醫藥科技獎:吳嘉峯、林玉俊、陳韻如、鄒倫

傑出論文獎:王英任、王雅葶、吳韋伸、林秀娟、徐緯寰、張雅嵐、陳歆怡、葉希文、賴德偉、蘇昱璘

東南亞傑出論文獎:謝慧燕

 

日期:2018125日(三)下午230分(2時入場)

地點:晶華酒店3樓宴會廳(臺北市中山北路241號)

主辦單位:永信李天德醫藥基金會

 

 

 

 

 

  我想大家和我一樣,每次聚會的時候,姐妹們聊得最多的肯定就是男人,沒結婚的聊怎麼找漢子,已婚的則八家裡的老公。作為一個聽客,我聽得最多的就是對老公的吐槽,什麼天天不幹活、打遊戲,似乎已婚男人真的如此不堪啊!不過下面我要說的可是個好老公,有此男人,洒家這輩子也是值了!   托尼和...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文章出處:魅麗雜誌114期 2017/03 相信生命_王慶玲 蛻變,你不必換掉自己 很多年前,一位靈性導師告訴我,「你必須找到你為什麼會來到地球上成為人的答案,然後你才能理解自己,並超越痛苦。」 可能是叛逆夠久了,亦或是願意承認自己實在痛苦至極了,那些年是我在人生...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文章出處:魅麗雜誌114期 2017/03 活出靈性生活   懂得自我陪伴 張曼娟 生命一切皆自己挑選而來 無論現在身邊有沒有伴侶,未來都有可能面對一個人的生活。張曼娟已經開始為自己打造一個自給自足的心靈生活,不黏著的相處模式,一個人可以不孤單,一群人才...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文章出處:魅麗雜誌114期 2017/03   誠實面對自我 曾寶儀 靈性與生活從未分開 從前一個錄影行程趕回台北,曾寶儀坐定後一聽到今天採訪不拍照,立刻伸手摘下假睫毛,大大舒一口氣,如此自在,令周圍的人也跟著放鬆下來。 螢光幕前的曾寶儀大家很熟悉,有內...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