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秋冬高級訂製服時裝周日前落幕,為期5天的展演日程中,共有26個品牌參與發表。相較於高級成衣(Prêt-à-Porter╱Ready-to-Wear)的開放性、自由性與全球性,高級訂製服(Haute Couture)不僅充滿封閉性與菁英主義的色彩,更受到巴黎工商會、法國時裝公會等官方組織的主導與法律的規範和保護。
1868年Frederick Worth號召下,一群巴黎設計師組成了法國時裝公會。初期以協助會員法律與稅務諮詢為主,然而隨著機器生產、大量複製的成要求公會出面,設法保護那些仍依循手工量身、打版、裁製的傳統模式運作的品牌。1945年,公會在工業部等政府部門支持下終於明文訂定規範,符合者才能稱為高級訂製服,自此和機器量產的高級成衣做出區隔──第一、必須是由特定顧客訂製,並經過至少一次的現場量身與試穿;第二、必須在巴黎設立訂製工作室,並至少聘請15位全職職員,服裝均需在此地完成;第三、工作室中必須擁有至少20位全職手工裁縫師╱工匠;第四、每年1、7月必須在巴黎公開發表至少50套以上的新裝,其中必須包含日裝與晚禮服。名列其中的品牌才有資格使用時裝屋(Couture House)之名,然而這份名單不僅需由公會認可,每半年還得審查資格並進行汰換。
由於全程手工裁製與發表數量規定所引發的高昂成本、每件至少耗費100個手工時以上的漫長製程,以及顧客量身試穿導致的嚴格篩選限制,訂製服不僅成為要價百萬起跳、億萬富豪才消費得起的奢華行頭,有能力產製的時裝屋更是越來越少。上個世紀最盛時期約有50家時裝屋,但這一季通過審查並參與發表的正式會員卻只剩下10家(Chanel、Dior、Gaultier、Franck Sorbier、Giambattista Valli等),其中1940年代至今仍榜中有名的僅只Chanel與Dior,而大受中東、俄羅斯貴婦喜愛的Elie Saab、Atelier Versace、Valentino和Armani Privé等則名列外國會員,老牌重生的Schiaparelli與Ralph & Russo、Zuhair Murad等新秀,則受邀成為客座會員。
論調,聖羅蘭和皮爾卡登甚至都高喊好幾次訂製服將死,然而近兩年來隨著新興市場富豪竄起,訂製服市場已逐漸露出曙光,Chanel和Dior甚至都有超過一成的業績增長。高級訂製服重現上個世紀的榮景,也許是指日可待。
【撰文/吳國瑋;設計/吳佩玲;圖片/Cha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