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5秋冬時裝周-紐約 新紐約風格誕生

本季時裝周期間,紐約市長Bill  de  Blasio在一場宣傳當地時尚產業的記者會上,宣布將一條位於Bronx區、緊鄰Creston大道的寬闊街道命名為Oscar de la Renta Boulevard,以紀念不久前因癌症離世的美國傳奇時裝大師Oscar de la Renta,「他是美國時裝界的巨人,他對紐約的影響和貢獻將永存於世。」

幾天後的Oscar de la Renta伸展台上,Peter Copping這位擊敗眾多美國設計師而出線、紐約人口中的「巴黎先生」,以細膩中帶著活潑大膽的設計送上萬眾矚目的處女秀。Copping延續及膝裙裝和直筒長洋裝的品牌經典輪廓,用細緻的蕾絲和鏤空取代織錦刺繡、拼貼等外顯裝飾手法,以透視取代開衩和胸線而營造朦朧的性感;即使是氣勢磅礡的招牌晚禮服,Copping也以抓縐、打褶和曲線剪裁代替大師慣用的複雜裁片,賦予品牌青春清新的風貌,而這也正是大師生前努力嘗試卻始終未竟全功的遺願。Copping的成功其實蘊藏著更深層的意義──他以極其巴黎的手法和觀點,改寫了Oscar de la Renta引領半世紀的美式上流奢華,還得到認同與讚揚──這位巴黎來的設計師,竟然能讓美國最傳奇的時裝屋改頭換面。

相較於巴黎和米蘭,紐約時裝始終反映著美國的民族性格──直接了當不拖泥帶水,訴求十足的霸氣,從90年代初期的極簡、都會摩登到運動風等紐約帶起的大趨勢皆是如此。極簡就是一律的黑白灰和直線銳利的剪裁,談起運動風便是將運動服元素全部搬上檯面,街頭則是強烈的邊緣次文化,奢華當然要一口氣端出所有的華麗裝飾。紐約的時裝伸展台上,沒有委婉和內斂,也忽視細節與作工。最先意識到這個現象並起而行動的是曾任職巴黎品牌並長期關注歐洲趨勢的Michael Kors,前一季他大膽拿自己的Jet Set開刀,從上個世紀的豪奢過頭轉向收放自如的含蓄式奢華;接著是旅居巴黎16年後回歸故鄉的Marc Jacobs,他帶回法式的繁複手工和多元的布料處理,為紐約女裝帶來精緻細膩的優雅。兩人今年秋冬的新裝設計,都持續以暗藏巴黎手法的觀點重新定義美式時裝,教導美國女性如何改變自己。

前輩們拋開包袱需要勇氣和決心,新生代設計師的大無畏視野,則讓他們開創多元思考的新紐約見解。The Row、Alexander Wang、Public School、Hood by Air、Joseph Altuzarra、Creatures of the Wind等2010年前後崛起的新銳,不同於前輩們的紐約本位主義甚至曼哈頓思考,而是以全球化的心態運用紐約和紐約以外、非美國觀點的元素,因此他們的設計帶有強烈的折衷色彩和後現代性格。上述新生代幾乎在2014年CFDA大獎中大獲全勝,取得商業市場成功後也終於獲得業內評價的認同,因此在這一季都更加勇於追求夢想。例如一樣都源自運動主義的思維,Public School是結合校園、簡約和英式解構的優雅浪漫路線,Alexander Wang則加入金屬搖滾和很巴黎的哥德美學,各自演繹截然不同的風貌。我們都說紐約是種族、飲食和文化的大熔爐,而經過兩個世代的演化,紐約時裝也終於在都會實穿的基礎上展現兼容並蓄各種流行元素的新紐約風格。也只有這顆大蘋果,才有如此大的肚量了。

本文出處

  近年來隨著全球暖化的影響,氣候變得相當不穩定,不但夏季高溫屢創新高,連冬天也愈漸寒冷。腦筋動得快的商人,為了搶攻冬季市場,也針對保暖衣物研發了新商品,也就是近幾年一到冬天就會出現的「發熱衣」。「發熱衣」與傳統以保溫為主要訴求的衛生衣不同,在性能上以可升溫為主要賣點,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

Edit/Chloe Photo/Shoe Plus提供 擁有一頭金髮、和一雙令人羨慕的筷子長腿是Chiara Ferragni本人的招牌特色,2009年就讀法律系、正值22歲荳蔻年華的她,開起「The Blonde Salad」部落格、起初只為單純紀錄與男友的生活點滴、陸續分享個人的穿衣搭配技巧並...

1913年,日本精工(Seiko)打造出第一支國產腕錶Laurel,以英文「桂冠」或「勝利」命名,帶有如同進口品般高品質的意味,反映出當時深受西方影響的風氣,以及國際化的腳步,同時對於大和製錶歷史而言亦是里程碑。2013年是精工製錶100周年,已在國際鐘錶市場中自成一派風格,而面對未來100年的期許...

1913年,日本精工(Seiko)打造出第一支國產腕錶Laurel,以英文「桂冠」或「勝利」命名,帶有如同進口品般高品質的意味,反映出當時深受西方影響的風氣,以及國際化的腳步,同時對於大和製錶歷史而言亦是里程碑。2013年是精工製錶100周年,已在國際鐘錶市場中自成一派風格,而面對未來100年的期許...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