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最早的鞋櫃,其實不算櫃。那時剛鋪上地板磚,每日里望著潔白的地板磚被來客踩得臟兮兮的模樣,母親就琢磨著為家裡準備幾雙拖鞋了。鞋一多,自然要找放的地方,父親利用業餘時間,自製了一副木架,擺在門邊放置拖鞋。
鞋架出現沒多久,問題便暴露出來:由於父親和哥哥有嚴重的腳氣,有了鞋架之後,地板的衛生得以保持,客廳的空氣卻遭到重度污染。鞋架一度被請到門外,豈料又遭遇了幾位“破爛王”順手牽羊。
好在那種尷尬的日子持續沒多久,家裡買了一套新房,有了專門設計的鞋櫃。可問題依然存在:一家五口人,一年四季換的鞋子,隨便一脫都往裡塞,鞋櫃很快變得鞋滿為患。到後來,包括客廳的門角,都堆滿了亂七八糟的各式鞋子。弄得每個星期天,母親一邊大搞衛生,一邊大發牢騷:“看這鞋櫃,培養了一批懶蟲,有還不如沒有呢。”
母親的牢騷發了好幾年,我們都上了大學,接下來是成家立業,有自己的鞋櫃了。那日長假回家團聚,發現父母家的鞋櫃裡,我們當年的幾雙鞋子仍在。就問母親:“那些鞋子,我們早不穿了,怎麼不將它們扔掉呢?”父親在一邊接過話頭:“扔什麼呀,你媽隔三岔五就會去洗一次,說你們難得回家,有這些鞋子在,就好像你們還在身邊一樣。”那一刻,我們說不出話,鼻子有些發酸。
雖然我們現在的三口之家,鞋櫃遠比父母在身邊時那個五口之家的大,但依然容不下太太和女兒那些五花八門的時尚鞋子。望著它們橫七豎八的寂寞樣,我眼裡時常晃過母親操勞的身影。那一天,我忽然想起,隨著將來女兒上大學、成家,這鞋櫃肯定也會和父母家的一樣,一下子變“大”許多。其實不是鞋櫃大了,而是換鞋的人少了,存放的鞋也少了。
相信每一個鞋櫃空蕩的日子裡,主人們的心也會隨鞋櫃一樣空落。天地間,聚散兩依依,身邊的親人,終會一個一個地離開。而鞋櫃,卻是一份永恆的見證。珍惜親情,珍惜現在,便是珍惜鞋櫃裡那一個個鞋滿為患的日子。
出處來源: http://www.puresky.org/
分手了,即使再愛,也別去做那個令人生厭的前女友
二十幾歲的年紀,誰沒有個愛卻無法在一起的人,時間的潮水用流沙生硬的在「女友」前面加了一個前字。你不甘不捨不忍不情願,但終究,他不是你的了。 你看著他用曾經牽你的手輕拍別的女人的頭, 你看著他在她面前瞬間幻化的溫柔眼眸, 你看著他為她忙碌的鞍前馬後。  ...
男人從小三的腳一直親到胸,妻子看後淚流滿面..
男人和女人準備結婚, 男人有15萬,女人有10萬。 男人在婚前用15萬付了首付,女的用10萬裝修房子併購買家電。 婚後,男的每月工資3000元還貸,剩餘1000元。 女的每月工資3000元,男女一起養家。 3年以後,女的懷孕了,孩子出來了,男的升職了,工資7000元。 這時小孩要人照顧,請保姆每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