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對生命課題要趁早!美國幼兒要上「死亡教育」課當不好的事情發生,我們會下意識地在孩子面前閉口不談,想把災難、恐怖、黑暗等隔離在孩子的世界之外,避免他受傷害。其實,最好的保護,是家人親口告訴孩子壞消息,並教他如何直面現實。美國家長便是如此,他們會讓孩子從小接受正確的死亡教育,讓孩子毫無陰影地正確對待生死,通過實現更有意義的事來提升生命質量。

 

美國很多家庭都養寵物,寵物去世是很多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先碰到的「壞消息」。家長會直接告訴孩子:它永遠不會回來了,但是,我們可以用很多方式來紀念它,比如,給它辦一個葬禮,收藏寵物最愛的物品,給它保留家中的位置等。孩子有時會忘記寵物已經去世,還會問起「它怎麼還不回來」時,美國家長會很堅定地告訴孩子:「去世了,就是永遠不會再回來了」,讓孩子明確知道「死亡」是怎麼一回事,讓他去承受整個過程:從痛苦、不敢相信、慢慢接受到尋找和恢復新的快樂。

 

美國幼兒園和中小學,有專門的「死亡教育」課。老師根據生活中的事例,如幼兒園飼養的小動物死亡、班裡一個同學生病去世等,來幫助孩子們正確認識死亡:老師會讓孩子坐在自己的周圍,簡單明了地告訴孩子壞消息,毫不含糊地解釋:死亡,就是永遠不會回來,不管我們多麼傷痛,也改變不了這件事。老師會帶孩子通過各種方式來紀念,有時還會安排一個特殊的時間,把大家聚在一起,回憶曾經的點滴,讓孩子在此過程中學會忘卻與珍藏。

 

此外,學校還會邀請專業殯葬人員或重症室護士給孩子上一堂別具一格的「死亡課」。「特邀專家」們會和孩子討論人死時的真實情景,並讓孩子們模擬親人遭遇車禍等死亡的各種情況,讓他們體驗突然成為孤兒的淒涼、教他們應對悲痛情感:誠實地接受「壞消息」,釋放自己的情緒,提高抗挫折能力,樹立健康的人生態度。在此過程中,孩子會產生對待死亡的真實情感。

 

中國家長多會擔心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受到打擊,無法承受,但美國家長認為,這是他們必要的成長過程,如果某件事情,比如父母離婚,親人去世,對孩子來說是一個打擊,但那也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事實,既然出現在他的生活中,那他就有責任和必要去積極地承擔與面對,迅速成長,而不是一蹶不振。

 

當然,在此過程中,家長的陪伴必不可少。學校和家庭會保持溝通,確保孩子的情緒能得到特別與及時的照顧。家長會跟孩子一起悲痛,告訴孩子,死亡是難以避免的事情,悲傷是很正常的表現,但生活中還擁有更多的東西,我們要感恩並珍惜,然後繼續前行。

 

小編:生命教育對孩子真的很重要!小編身邊有朋友到了大學遇到寵物過世完全不能接受,受了很大影響!從小教,對孩子更好!

文章來源

我們常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表示壓力是無時無刻的存在我們的四周。每一個年齡層都有其特殊壓力:例如青少年時,以課業壓力為主;到成年人時,有家庭和工作的壓力;邁入老年期,以退休、孤單、面臨死亡為壓力。 角色的扮演不同,壓力也不盡相同,當老師和當學生的壓力不同;做主管和做員工的壓力不同;身為父...

有一種愛很淒迷,有一種愛只能遠望,有一種愛註定成傳奇.......  有一種愛叫做痛,痛得心臟起了褶子,痛得頭腦空洞無物,有一種愛叫放棄,明知道許多事情是沒有答案的,卻想尋找一個答案,真的好累.....有一種愛叫忍讓,忍讓也是一種愛,以愛的方式善待對方的缺陷,用包容的胸懷寬恕自己的愛人,給...

因為思慮過多,所以你常常把你的人生複雜化了。 明明是活在現在,你卻總是念念不忘著過去,又憂心忡忡著未來; 堅持攜帶著過去、未來與現在同行,你的人生當然只有一片拖泥帶水。 而單純是一種恩寵狀態。單純地以皮膚感受天氣的變化,單純地以鼻腔品嘗雨後的 青草香,單純地以...

第一個,初戀他什麼也不懂,他追你的時候寫了幾封情書,他害怕去買花,不敢在妳的宿舍樓下叫妳,第一次牽妳手的時候考慮了兩天,猶豫了半個小時。第一次說愛妳的時候臉漲的通紅,身體都在發顫。第一次吻妳的時候,害怕衝撞了妳,先問問你同不同意。妳們在一起的時候不知道該干什麼,他只會望著你傻笑。妳問他最愛的人是誰,...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