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不在乎人們怎麼看我,或喜不喜歡我寫的東西」Suzy Menkes蘇西曼奇斯說。她在康泰納仕出版集團的新職位,並沒有限制她的文字領域,反而更能即時傳遞發人省思的思維或是相片。這位近半個世紀以來最有影響力的時尚評論家,正式加入《VOGUE》國際團隊,在VOGUE網站上發表文章。

認識Suzy Menkes--Vogue國際編輯

根據蘇西曼奇斯的護照,她1943年出生,70歲。但她的臉上偶爾流露出小女孩頑皮的眼神,可以感受其持之以恆的好奇心及用之不竭的熱情活力。蘇西頂著招牌高捲瀏海,溫柔卻犀利地談論現今時尚。她的文章精闢分析時尚部落客文化、設計師承受的快速時尚壓力以及殘酷的網路批判。她真實且有主張的文字,一針見血道出現今的社會文化及如何對抗網路酸民。

「我是屬於喜歡改變的人,我認為改變是件好事,」蘇西說,「雖然我在同一個地方工作25年,但我覺得隨時都有機會挑戰新的事物。現在是數位時代,順應時代潮流,網路是一個全新的機會去接觸讀者。其實對文字工作者來說,我的職業就是與文字共處,無論是用書寫、打字機甚至現在最新型的電腦,都是一樣的,因為重點在於文章內容,本質沒有太大改變。加入團隊,我對於未來有更多期待,最棒的是有更多人可以看到。」

無庸置疑地,蘇西曼奇斯可謂是時尚評論界的皇后。蘇西說:「我覺得最大的改變在於,過去寫作新聞的方式絕不會提及『我認為…』或是『我喜歡…』,而現在在Instagram和部落格上,我卻很享受分享個人的想法。」

認識Suzy Menkes--Vogue國際編輯

蘇西坐在時裝秀第一排,見證從高級時裝到成衣的轉變。「真正有創造力的設計師是讓人驚艷的,讓人無法置信靈感從哪裡而來。即使我試著理解,還是不得其門而入。這才是創造力! 當Hedi Silmane說,他這一季的靈感是來自於L.A.的搖滾樂團,這才是真正的原創。但是,現今企業大量生產成衣,速度之快就像要終結設計師一般,我認為,這真是夠了!」

2015春夏時裝秀後,她即時傳遞秀場報導。精采秀評,字字珠璣。

「女性設計師,從Céline的Phoebe Philo到Chloé的Clare Waight Keller,對於適合的穿著都已建立新的態度。要大步走進男士的世界並不需要穿的像男生。而且連鞋子都是可以穿著走路的!」

「雖然McCartney對時尚的觀感是以個人的理念為基礎,身為設計師的她,有了很大的發展,所設計的服飾,從針織品到丹寧,都很有時尚感。服裝挖空的設計在此也特別低調,可能只有個性鮮明的女設計師,才能運用身體的裸露來表達自由,而不是性感的表達。」

「 我敢用一款水鑽牛仔腰帶打賭,這些款式將會很快銷售一空,我也在此宣布,Hedi Slimane就是重新發明 Saint Laurent品牌的天才。」

認識Suzy Menkes--Vogue國際編輯

「Tom Ford的名字近乎等於『量身訂製』,作為一位神秘的國際設計師,他展現他可以同時駕馭性感和簡約的功力,並維持質感高檔、作工精細的品質,散發出訂製的時裝性感。」

蘇西五歲時就決定走記者的道路。「我很專注在每件事情上。我母親現在都還保留著我五歲時寫的小報導,我很清楚我想要表達的是甚麼。」當我們請蘇西給這個世代的年輕人一點建議時,她僅說:「我能夠給的建議是,不要被世界牽著走,不要盲目追求流行,要找到自己適合的風格。但這並不意味著,你必須侷限於一個框框裡。有時候我會看到45歲女人的穿著像25歲。那我就會思考,她們年少時穿的是甚麼呢?不過,一路走來,這沒有什麼好擔心的,我們都是做過蠢事長大的,也曾試著將自己裝扮超齡。」蘇西笑著說。

延伸閱讀
♥ Suzy Menkes蘇西曼奇斯專欄文章全集
♥ 旅居英國台灣設計師黃薇Jamie Wei Huang真心話專訪
♥ 牛爾定義奢華的價值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VOGUE網站》。
※本文由VOGUE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你有這樣的女朋友要感到窩心** 1.你的女友滿臉痘痘…那是因為正在少女青春情竇初開時期你不要嫌她唷! 2.你的女友嘴唇很甜…那是因為想要你親親她讓你也感受甜蜜滋味! 3.你的女友身材太矮…但是嬌小的身軀可以躺在你的懷裡&n...

最近日本掀起了一股「腦科學」熱,透過FMRI功能性核磁共振技術,可記錄人類思考、反應時的大腦活動,舉例來說,即使只是無意識的彈手指,儀器也能清楚顯示大腦裡負責該動作的區域。科學家藉此解釋了人類習以為常的慣性,研發出更直覺的生活設計。不僅如此,就連戀愛也進入「科學階段」:多多運用腦科學,讓戀愛好運如虎...

公是學理科的,當初喜歡他,是因為他的穩重,依靠在他的肩上有暖暖的踏實,三年的戀愛,兩年的婚姻,而我已倦了。當初的喜歡是現在倦他的根源,我是個感性的小女人,敏感細膩渴望浪漫,如孩提時代渴望美麗的糖果。而他,卻天性不善於製造浪漫,木訥到讓我感受不到愛的氣息。某天,終於鼓起勇氣說:我們分手吧。他問:「為什...

我們要因為對方一意的癡情 就點頭接納對方嗎? 就算我們最終會被感動 但感動等於愛情嗎? 如果能在愛的語義裡填充替代進感動 那愛情就很像慈善事業 很像宗教訴求了 我有把握回答的是 我可以被很多事感動 對愛情 不會因感動而去愛 或部@很殘忍&...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