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直以來,我只摘沒有受傷的成熟葡萄。這樣算起來,就算寫的全部都是事實,但到頭來還是不完整。如果不把每一分每一秒毫不遺漏地寫下來,結果還是假的。也許我現在做的,就是從完整的現實中摘取幾串,把假的留給明天」

—— 依然是吉田修一《被取消的城市導覽》。

這段話是主角寫小說時的感嘆。

我們在臉書上也是這樣,摘取著有趣的、想和人分享的那串成熟葡萄。把尷尬的,不想說出來的埋藏在看不見之處。

葡萄◎賴以威

圖:資料圖庫

繼續延伸下去,我們在生活中也會這樣。好比第一次約會、面試,拋出些話題,像試吃般地讓對方先品嘗看看。再根據線索,仔細挑選內容,在對方心中拼湊出一個理想的自己。

我不認為這是說謊,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公開、不公開自己的某一部分。只是,那終究也不是全部的我們罷了。

也因此,遇見一位能接受自己全部的人,是多麼彌足珍貴的一件事。

本文出處:請按此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前往作者臉書留言給予鼓勵

https://www.facebook.com/iweilai0924 賴以威

賴以威

數學專欄作家,任職中研院博士後研究員。曾於德國、香港、 日本、美國外派研究。喜歡將理工的訓練應用來觀察生活,希望能透過寫作推廣「數學感」。目前在聯合報、國語日報與世界周刊連載專欄;文章亦散見於泛科學 (Pansci)、CAREhER、有物報告、今周刊等電子媒體;出版作品包括散文集《再見,爸爸》、合著《葉丙成的機率驚豔》、譯有科幻小說《平面國》。 最愛的名言是 : "If people do not believe that mathematics is simple, it is only because they do not realize how complicated life is." 在臉書上追蹤作者的更多動態: 賴以威

 

一起生活了那麼久,她精打細算的列著各種清單,收入清單、購物清單、飲食起居清單、交際應酬清單…那一夜,他們吵架了。起因係一些雞皮蒜毛的小事兒。他睡覺的時候,不喜歡有任何聲音和光線,而她,卻習慣了開著夜燈或者音樂入睡。那晚,他的口氣不怎麼好,吼了句要她關燈睡覺,她愣著看他生氣的臉,心裡越想...

我喜歡和你談論從前。還記得我們結婚那晚嗎?你在床那頭,我離你遠遠的在床的這頭,你悠悠地嘆口氣:“床買得太大了……”於是,我馬上會意,小鳥般偎依你懷裡,相擁著睡去……你還記得嗎?有一次你喝醉了,吐的床上一塌糊塗。你的酒也醒...

那年他們同時考研,成績一向很好的他卻意外失利。隨後他去了一家公司上班,儘管薪水不高,但他很開心。在北京,除去兩人租房和吃飯的費用,攢下的錢也只能夠為自費讀研的她交一年的學費。她也兼職,打幾份工,但換來的錢都支援了讀中學的弟弟。常常在換季的時候,她只能站在漂亮的櫥櫃前,對著高傲的模特兒看一眼,在瞥見醒...

很多人的問題就是不了解自己,因為每個人的認知是不一樣的,常常覺得自己最努力、獲得的喝采卻最少;但是,如果一個人的自我評價和別人對他的評價有很大的落差,這個人就不容易成功。所以,各位要了解自己的優缺點,知道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在哪裡,建立起自己的專業能力。在觀察過許多成功人士之後,我發現他們不僅工作勤奮...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