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學交了新女友,卻經常有空。
聽老同學說,他倆感情很要好,彼此心屬,極有婚嫁的契機。
於是,順理成章地認為,他們應該會膠膩在一起,水乳濃郁,
哪曉得晚餐找他,週末找他,他總是可以。
有一天,老同學找我吃飯,返家的路上,我小心翼翼,
怕傷他自尊,很客氣又故做不經心地問了一句:
「你怎麼都這麼有空啊?」
原以為這個階段的情侶應該形影不離。
我有些擔心, 再問:「女朋友呢?不用陪嗎?」
老同學態度自然,落落大方的回答:「她約人了啊。」 !
幾乎每個星期都是如此。
他們之間並沒有問題,老同學說,
兩人會在週五夜裡開車到海邊看海,
靜靜坐在車裡不說一句話,只感溫暖親近,不覺奇怪尷尬;
也會在週日到內湖公園溜溜,坐在草地上煮咖啡,
器具平時就放在後車廂裡,
為每一次男女主人的遇合準備著,醞釀著。
興趣一致,工作相近,很有得聊;
年紀相仿,觀點大同,鮮少爭執。
但是為什麼不常聚?
「她也很忙啊,常常跟朋友有約,吃飯啊,談事情啊…」
老同學說來清淡,看不出有任何負面情緒。
我沒有接話,等了一會兒,
按捺不住一份之於十年老同學的關心,
又勇敢試探了一句:「她好像不是很以你為重…」
如此冒昧,只是不希望同學愛的寂寞,愛的孤單。
可是我的老同學,說了一句令我既驚喜又感動的話。
「或許這才是我們該學習的,
學習不要去設定自己應該是對方最重要的人,
學習不是非要霸佔對方大多數的時間,才是愛情。」
我聽了有些傻眼,轉頭看看我的老同學,
用極為誠懇與欣賞的語氣說道:「你長大了耶…」
老同學敲了我一記,卻不住輕笑了起來。
其實,在男女互動上,老同學向來比我貼心,也比我成熟。
這些年,經過數次感情動盪,他更成長了,而且長得很好。
從前,他的綽號叫做「小乖」,前任女朋友取的。
總是女朋友的忠心跟隨者,不只人家需要他,
他也需要這等被依賴的受用,雖然惹得同儕訕笑戲謔,
他似乎不以為意。
一週七天,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十年三千六百五十天,
很難找得到他 !
陶醉於被需要的成就感裡,他,是女朋友的最重要依靠。
是一種甜蜜的負擔。
我不敢說好不好,也不敢評斷對不對,只是覺得如斯膠著,
透露著某種程度「不健康」的訊息,不過,時間久了,
他一往如昔被需要與被重視,情人間的關係沒有惡化,
我們也不與置喙,遂習慣了這樣的模式,也加注了祝福。
長久如此,他怎能接受現今女友的「淡漠態度」與「獨立自主」?
這麼多空檔,這麼多自由,怎麼面對她的習慣?
老同學今天竟然欣然而平和地告訴我:「
或許這才是我們該學習的,
學習自己不是,也不該是人家的第一名
曾經強烈地被需求,甚至沒了自己,
而今突然遇到主張自我與平等的女友,
該如何轉換這般角度?人是習性的動物,不容易的。
人也是虛榮的愛情俘虜,更加困難。
然而老同學不但轉過來了,而且轉的漂亮!
雙方互有自我,別離時長憶,有之於親人的信任與泰然;
相聚時珍惜,更有之於愛人的甜蜜與悅喜。
現在,他不專職司機,也不負責購物搬運,不過,
仍然會貼心地、主動地為女友打點生活瑣碎。
與以前相較,做的事沒有差太多,
全然不同的是,感覺與感受。
彼此是彼此放在心上的重要人物,
但都不是第一名。何苦要第一名?
許多人與事根本沒得比,不需要排擠啊,
強爭頭的結果,往往是要求太多,
應付太疲,心裡不平,毀傷情義。
又誰該是第一名?
或許,沒有人能是永遠的第一名,也沒有人該是這份永恆。
揮手道再見,老同學揚手起伏,自在大方,!
在空中落成一個美麗的弧度,
似乎顯映了他的心,也是這般快活得意。
天天見面的戀人不一定就是感情好,
沒有天天見面的戀人也不一定感情會變差,
重要的是兩個人的心有沒有心繫對方
甩了窮男友嫁給富二代,我卻後悔了...
「我原本想找個富二代,是覺得如果能夠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就會很快樂。但現在我才發現根本不是這樣,我的擔心和憂慮甚至比和男友在一起的時候更多了。」 雖然你的物質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可這遠遠超過了你原本的心理預期,你的內心沒有做好改變成這樣一種生活狀態的準備,所以就會患得患失。要想在心理和精神上找回自...
佔老婆的缺,做情婦的事,聰明女孩必學
忘了在哪本書看過,但內容印象深刻。筆者是一位女性,她的父親曾教她如何當一個女人。她被父親帶到高級俱樂部,去看那些女人如何和她的父親相處。後來,她結婚了,他的另一半沒有情婦,只有她一個女人。她學了什麼?她學會了如何打高爾夫,如何評鑑美酒;她會了溫柔聆聽;她學會了表達自己的意見;她學會了攝影;她學會了...
男人最怕聽到14句話:第一名居然是「我懷孕了...」
男人不像女人,不怎麼愛表露心聲,他們更喜歡把心事放在心裡,但這並不代表男人就沒有自己的想法,他們也有討厭的事情和討厭聽到的話,下面就讓默默來告訴男人最怕聽到哪些話吧! 1、「我懷孕了」 女友跟你這麼說,也許你會開心;但是如果一夜情對象或者在外面偷吃的妹子這麼說呢?我可幫不了你…&hel...
【女人要愛自己】那年我18歲意外懷孕...而他立刻消失了...
八年前,我和他在同一所高中認識;那一年,我們一起並經歷了人生中最重要的高考。 現在回想,那時的我有些懈怠高考,天生貧玩,個性開朗,快樂至上的我,從不在學習上強迫自己死計硬背。既使在高考前的衝刺階段,抱起課本坐在教室,也是為了等隔壁班的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