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英倫才子」之稱的艾倫狄波頓,不僅是作家,還身兼哲學家、製作人等多重身分,單就寫作而言,他講愛情、談旅行、聊新聞,論建築等等,才氣縱橫的他不只學問淵博,在文字的表達上更是犀利又風趣,讓他的一票讀者粉絲無法戒斷他的文字癮。今天妞編輯就要透過他前陣子甫出版便衝上排行榜的新作《愛的進化論》,整理出五個艾倫狄波頓是如何看待愛情、述說愛情。

 

「愛是一種技藝,而不只是一股熱情。」

真的有對的人嗎?英國作家的5個過來人經驗談│妞新聞

Photo source:couple - weheartit

對於愛,我們現代人多數用一種浪漫主義的眼光去看待。也因此,我們容易將愛情提升到全然感性的層次(至少在剛開始的階段)。隨著相處時間的拉長,當理性逐漸在感情的國度裡開疆闢土,雙方的問題也會悄悄浮現,這也是為何有些人會不時產生「談戀愛好難」想法的原因,因為戀愛靠得不光是熱情,而是需要兩人願意練習、一起熟練的技藝。

 

「聲稱戀愛對象完美,只表示我們未能了解對方。因為只有在深深失望之後才能宣布自己認識這個人。」

真的有對的人嗎?英國作家的5個過來人經驗談│妞新聞

Photo source:couple - weheartit

說來諷刺,我們理性上知道「沒有人是完美的」,然而在認識新對象的時候,我們的大腦就像是人腦版的PS,所有與對方相關的一切幾乎是美肌模式開最大,隨之而來的戀愛衝動,更是把我們的情緒拉得跌宕生姿。不過艾倫狄波頓不是要否定人類的這個行為,而是指出在此階段下,我們都沒有資格說自己已全然地認識對方。唯有體驗過深深的失望,才代表我們踏入了對方最深層的領域。

 

「多交往幾個對象不是讓我們有機會找到對的人,而是認知到沒有這麼一個人。」

真的有對的人嗎?英國作家的5個過來人經驗談│妞新聞

Photo source:couple - weheartit

已有另一半,並且將之視為對的人的人請別急著翻桌啊!!!在這裡,所謂的「對的人」是指浪漫主義者認定的「全然與自己契合的另一半」。對於毫無戀愛經驗,並且自小接受少女漫畫、偶像劇餵養的人而言,他們心目中對戀愛對象的想像,難免會過於不切實際,以至於忽略愛情背後所要付出的努力與忍讓。也因此長輩總是要我們「年輕時多看看」,除了出於多比較的心態,另一方面也是鼓勵我們增加戀愛經驗,以越發成熟的態度來審視愛情。

 

「挑選結婚對象其實就是決定自己想要承受什麼樣的痛苦。」

真的有對的人嗎?英國作家的5個過來人經驗談│妞新聞

Photo source:couple - weheartit

如果說曖昧是愛情萌芽的起點,那麼結婚可說是攀上一座山峰的里程碑。在這座只容得下兩人的山巔,我們的同伴更顯重要,也因此有了「另一半決定你的下半生」的說法。面對如此重大的抉擇,「究竟要如何選」成了許多人心頭上的一大問號。在經過一段又一段的感情,我們看見這個人的好、那個人的壞,每個人都有你難以割捨的理由,也有你無法忽視的缺陷。對此,如果你真的有意想結婚,艾倫的答覆是,就選有著你最能忍受缺點的那一位吧!

 

「適合對象的真正指標,不是完美互補,而是容忍差異的能力。相容性是愛的成就,不該是愛的前提。」

真的有對的人嗎?英國作家的5個過來人經驗談│妞新聞

Photo source:couple - weheartit

在同意完美互補的另一半不存在之後,想要在人海中找出對方,除了看哪個缺點你最能忍受外,對方的態度與特質也是我們在檢視適合對象的重要指標。舉例來說,你的兩個對象各有所短,雖然A君的缺點你比較能接受,但B君的缺點你也不至於不能忍受,這時你就要看A和B兩人對你的包容度,如果在B面前你更能做自己,那麼理性上來說他是比較適合你的對象。

 

早在《愛的進化論》之前,艾倫狄波頓在23歲便以自傳式小說《我談的那場戀愛》,將愛情訴說得淋漓盡致,然而在睽違將近二十年後,踏入婚姻並且生兒育女的他,再度以類似的方式書寫愛情。雖然採取的形式類似,但妞編輯私心想說,在經過人生經歷的洗禮後,艾倫在《愛的進化論》裡針對愛情的省思,與舊作相比,精采度絕對是大為提升啊!

 

[延伸閱讀]

假結婚竟然遇上真愛!爆笑愛情喜劇《假掰新郎》讓你樂開懷

Love is in the little thing⋯愛的小確幸續作依舊甜在心

誰說我們只會談速食戀愛?6位妞讀者最深情愛情故事

 

本文出處;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妞新聞》;《妞新聞》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一個朋友對我說,當年曾有兩個男孩追求她。這兩個男孩都十分愛她,這讓她很為難,最終她選擇了那個頗具事業心的男孩。結婚後,她才發現丈夫事業心過強而常常忽略了她,她獨自一人在深夜思索自己的選擇。她感到有些後悔,她想如果選擇了另外一個男孩,生活也許會很輕鬆愜意。 當她再次見到那個男孩時,她發現幾年過去了,他...

人際交往中,我們為了得到對方的認可和尊重,而表現出關愛和尊重對方,這種關愛與尊重其實是有條件的,有目的的,其立足點還是自我,所以是不真誠的,在本質上是自己的需要。當我們向他人表達這種“愛”的時候,其實是在表達“我需要你”,這種裝出來的關愛是&ldqu...

有一天一個有智慧的教授問他的學生以下問題:為什麼人生氣時說話用“喊”的? 所有的學生都想了很久,其中有一個學生說:因為我們喪失了“冷靜”,所以我們會用喊的。 教授又問:但是為什麼別人就在你旁邊而已,你還是用喊的,難道不能小聲的說嗎?為什麼總是要用&ld...

日盼夜盼,我和老公終於也成了有車一族。但沒有想到,有車之後,我的心情卻越來越惡劣。丈夫握著方向盤,妻子坐在副駕駛的位置,兩個人談笑風生悠悠駛過,在我這個小女人的心裡,也算街頭一景。可是丈夫不讓我坐在副駕駛的位置。每次,他都要我坐到他後面去。好幾次,同事們對我說:昨天看到你丈夫了,開著車好威風啊,怎麼...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