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尋找適合自己的對象,必須擴大生活圈才能有更多的選擇機會。

但是,擴大生活圈的同時,也要放寬自己的擇友條件,

不要隨便將別人貼上「討厭」的標籤,否則,可能錯失良緣。

世界上的人,雖有千百種;卻有一種很簡單的二分法

——把所有的人分成「喜歡的人」和「不喜歡的人」兩類。

人與人之間,本來就有不同的磁場,光看一眼好惡立判。

有的憑經驗、有的靠直覺。

交集多的,初初相識就一見如故。

交集少的,馬上分辨出「我們不是同一國的」。

年少的時候,我會很得意自己擁有一眼把人看穿的敏銳度,

年紀漸長,

才知道「眼光犀利」和「表情勢利」其實只有一線之隔,

傷到別人的同時,損失最多的還是自己。

在不是很了解對方的情況下,

輕率地貼上「我不喜歡這個人」的標籤,

這種先入為主的成見,像一座堅實的城牆,

阻擋我們進一步認識對方,

也失去向他學習的機會。

我曾經在《美麗人生的十大守則》這本書,

讀到深有同感的一段話:「你對他人的認知,

其實就是自我反省的測量器。

你對別人的感覺,真正反應出的是你對自己的感覺,

跟那個人本身的關係其實並不大。

你不可能真正愛一個人或恨一個人,除非那個人的行為,

正好反射出你對自己的愛與恨。」

當我們不喜歡一個人的時候,

很可能就是在他身上看到自己不願意面對的缺點。

唯有心懷感恩地面對,並且透過自我反省及學習,

才能在這個經驗中成長。

*多認識多了解,可以縮短陌生的距離,

沒有什麼人是值得花力氣去貼上

「我不喜歡這個人」的標籤。外表再令人討厭的,

其實都有可愛的一面。

態度多麼卑微的人,一定也有非常值得尊敬的地方。

試著去發現別人「可愛的一面」和「值得尊敬的地方」,

是自己的福氣。

從這個發現的過程中,有很多驚喜足以破除心中的成見,

豐富自己心靈的視野。

*每個人都有可愛的一面,

等你試著用心去發現要試著去喜歡一個你討厭的人,

的確很不簡單。但至少,我們可以要求自己回歸原點,

從做到「不討厭」對方開始。

然後,進一步地勉勵自己說:

「我一定要看看這傢伙有什麼好玩、可愛的地方?」

相信我,當你這麼想的時候,心扉就漸漸敞開了。

每一個人就像每一片樹葉一樣,長得都不一樣,仔細看看,

就會發現其中趣味之所在。

只要願意用心,一定可以發現別人獨特而值得喜歡的一面。

除非,你一直閉上眼睛、關緊心門,不肯去看、去感受。

了解別人,努力發現別人可愛的地方,

從自己的立場來說,是一種付出。

但也唯有真心付出,才會領悟別人回饋給你的,

一定比你付出的還要多得多!

心理學博士傑克‧柏格〈 Dr. Jack Berg〉說:

「人類內心深處一直渴求被了解,

正如同花朵需求陽光照射一般。」

友善的人際關係,其實就是從了解開始一點一滴建立起來的。

有了這種認識及準備之後,

我們還是可以把世界上的人分成兩種:

一種是「初次見面就非常喜歡、投緣的人」、

關於愛情,我想那是一種習慣,習慣了關心一個人和被一個人關心,習慣了兩個人在一起,習慣了有人緊緊的抱著你,習慣了有淡淡的親吻,習慣了有暖暖的笑臉,習慣了有一個人在你心裡,習慣了有一個人哄你睡覺,習慣了有一個人叫你寶貝,愛情就是習慣了另一個人的習慣。 ...

我可以一個人唱歌,一個人喝咖啡,一個人塗鴉,一個人旅行,一個人逛大街,一個人在雨中漫步,一個人聽音樂,一個人自言自語,一個人發呆,一個人跳舞,一個人看電視,一個人翻雜誌......只有愛你,是我一個人做不到的。 ...

圍巾=永遠愛你;杯子=一輩子;睡衣=給你我的全部;香煙=我討厭你;戒指=永遠屬於我;傘=保護你;鏡子=勿忘我;巧克力=我愛你;打火機=我的初戀;花=把我的名字放在你心上;相冊=永遠珍藏你和我的回憶;手帕=等待分手後再相​​遇;皮帶=栓住他一輩子。你送錯過禮物嗎? ...

我假裝無所謂,告訴我自己,我那麼那麼的堅強,我可以承受一切的。可是,當我被遺忘在角落的時候,我才發現,我輸不起,我會害怕。那些凌亂的思緒,再也整理不好了。再也不敢知道你的消息,怕聽到你過得比我好,我會難過,怕自己的墮落會讓你嘲笑。所謂的堅強,模糊了我。 ...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