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10日
英女王伊麗莎白超越維多利亞女王
成為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
她為人妻、為人母,更為大英國協元首
謹守永不退位的承諾,統轄著上億臣民超過一甲子
她優雅而堅毅,是位令人敬佩的勤政者
在人心浮躁的時代,女王代表的不僅是英國昔日榮光
更象徵著穩定的精神與力量
走近白金漢宮
一覽女王一生的軼事、奉獻和談話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登基
約克公爵夫婦的女兒伊麗莎白公主(Princess Elizabeth)在11歲又8個月的大時候就已經曉得,如果父母膝下仍舊沒有子嗣,自己有朝一日將會成為英國女王。她的伯父,也就是英王愛德華八世(Edwaed VIII,家族成員習慣喚他「大衛」),為了跟「我所心愛的女人」結婚——曾兩度離婚的美國人華里絲.辛普森(Wallis Warfield Simpson)——決定於1936年12月10日在莎麗郡(Surrey)的住家貝爾維德堡(Fort Belvedere)簽下遜位文告。政府內閣明確告知愛德華八世,必須在鍾愛憲法所無法接納的女人與熱愛自己的國家之間做出抉擇,結果他選擇了女人。他的統治在隔天立刻失效,成為英國史上在位時間第五短暫的國王,共326天。
按照原先的計畫,加冕典禮如期在隔年正式舉行。然而,王冠不是落在國王喬治五世(King George V)所擔憂的恐怕難以勝任王位的兒子(指愛德華八世)頭上,而是其弟亞伯特王子(Prince Albert,家人都叫他「伯蒂」)。為了鞏固王室的穩定性及延續性,亞伯特王子按其第四個教名(即喬治)被加冕為英王喬治六世(George VI)。
自愛德華遜位的那一刻起,由於王位繼承順位的緣故,愛德華的弟弟及其家屬的人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轉變。
加冕
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加冕典禮,於1953年6月2日在西敏寺舉行,這是二戰結束以後,全國最盛大的一場慶典。雖然根據法律及憲法規定,女王在父親過世那一刻起,即晉升為英國女王,但對於任何在位的君主而言,最重要且最具意義的仍是加冕大典(教會與國家的結合)。該儀式所代表的,是君王個人將奉獻於服侍上帝及在他治下的所有子民。
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是在父親過世16個月後才舉行加冕大典。國王逝世到繼任者舉行加冕的時間落差是刻意安排的結果──不僅是為了有充足的時間來籌備這場複雜儀典,同時也是為了有整整一年的時間可以哀悼國王的逝世。而儀典之所以選在6月舉行,乃是因為這個時間照理來說天氣會不錯。但情況恰恰相反,當天除了下雨,氣溫也降到攝氏11度。
不過,沒有任何事物可以澆熄全國上下的興奮之情。這場儀式典禮安排電視與廣播的現場轉播,以44種語言(在當時可說前所未有)在世界各地進行播送,透過電視收看的有2,700萬戶(這也是西敏寺第一次允許攝影機進行實況轉播)。
當時只要誰家有電視機,朋友跟鄰居們就會蜂湧而至,急著搶占好座位等著收看。此外,電視機的銷售量也跟著扶搖直上。對不少人而言,他們第一次看電視的經驗,就是觀賞女王的加冕大典。令人驚訝的是,轉播時間足足長達6小時又45分鐘。
至於社經地位不高的民眾,則採用比較簡單的方式一同慶祝,他們把住家漆成紅白藍三色,在街頭舉辦派對,讓整個國家徜徉在民族自豪的歡樂當中。民眾的這份自豪感,全因這名心思嚴肅卻又美麗的女人而起,因為她的存在,允諾要帶領人民走出戰時的悲困,邁向新的伊麗莎白時代。為了參加慶典活動,當天有100萬名城外居民湧入倫敦,全世界也有四分之一的人口休假慶祝。
伊麗莎白二世是第28位在西敏寺舉行加冕的君王,由坎特布里大主教(Archbishop of Canterbury)負責主持,共7,500名貴族、政要及外賓到場。按傳統,加冕典禮不會有其他國家的君王出席,而是改派未來的王位繼承人參加。因為在場地位最崇高的人,必須是被加冕的君王。
上午11點,女王乘坐黃金馬車(通常稱作金馬車)從白金漢宮出發。1762年由喬治三世(George III)打造的這輛馬車,外層鍍上24K純金,重達24英噸,由八匹溫莎灰馬拖拉,以每小時3英里的穩定速度前進。自國王喬治四世(George IV)以來,只要舉辦加冕典禮就會使用這輛馬車,女王則是第七位搭乘這輛內部裝潢奢華的馬車的君王。不過,馬車車體是用皮帶懸吊,據說搭乘者會感到些微頭暈。
女王八十大壽
女王八十大壽當天,一共收到2萬張左右的卡片與1萬7,000封的電子郵件。2006年4月21日壽宴當天,溫莎堡在一早8點半,於最高的建物圓形塔樓(Round Tower)升上皇家旗;10點半,溫莎大公園的長型步道(Long Walk)鳴放了21響禮砲。
這個喜氣洋洋的日子,鎮上的民眾肯定也能感受到空氣中瀰漫著喜悅的氣氛。午餐時間,女王與公爵在鎮上的高街(High Street)閒逛45分鐘,不少民眾特地起了個大早,帶著折疊椅搶占好位置。當女王一穿過城堡大門,愛爾蘭衛隊的樂隊就立刻演奏生日快樂歌。
當晚,威爾斯親王在電視上致詞讚頌女王,這篇講詞,親王回憶起自己對女王治理英國的印象:
「⋯⋯好多事情在我腦海裡留下深刻的印象。舉行加冕儀式前,為了習慣王冠的重量,到了夜裡,跟妹妹還有我說晚安時,母親依然頭戴著王冠。還有,白金漢宮外頭的林蔭大道聚集了數千人,他們反覆高喊『我們要女王』,讓我徹夜難眠。1950年代,父母展開長時間的海外之旅,我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就是要撥通長途電話給他們,但電話另一頭,因為霹啪聲響不斷,加上靜電干擾,只能在話筒裡聽見微弱的聲音。
「肯定所有人都同意,我母親成長的環境,以及她登基為女王的時空背景,已經跟現在大相逕庭。但這幾年間,她展現非凡的堅毅與韌性,扮演沉著冷靜而又值得信賴的角色。有時候,當世界的改變讓人困惑不已,甚至迷失了方向時,女王依舊樹立了服務、責任與奉獻的楷模。
「在這80年裡,有將近60年的時間,她一直都是我親愛的母親,今天我的心情,正如同感到驕傲而心中充滿愛意的兒子,希望你們也可以跟我一起祝福女王度過最快樂的一次生日,以誠摯的祈禱,讓這天成為永懷難忘的日子。」
留下印象
2011年5月應女王的邀請,美國總統歐巴馬夫婦來到英國,進行國是訪問。令人有些驚訝的是,這是英國第二次給予美國總統進行正式國是訪問的機會,第一次是2003年的小布希。據美國駐英大使蘇斯曼(Louis Susman)所言,歐巴馬對於這次出訪,印象十分深刻。
該年10月,女王與愛丁堡公爵也極其順利地拜訪了澳洲,但這些外交成就跟5月女王拜訪愛爾蘭相比,可說完全相形失色。因為這是1911年國王喬治五世以來,第一位到訪愛爾蘭的英國君王。
儘管女王此行的人身安全,維安人員高度警戒,但女王一心要慶祝和平協議滿十週年,完全無法動搖她的出訪決心。愛爾蘭民眾對女王此行可說意見分歧,有人擔心讓女王來訪是否為明智之舉;有的人則擔憂,女王成功出訪會為她帶來極大的聲勢。當女王身穿一襲亮綠色套裝走下飛機,立刻吸引愛爾蘭媒體的目光。出訪的四天行程,女王帶著莊重與謙卑的態度,來面對這場艱困的旅程。在為了爭取愛爾蘭獨立而奉獻生命的紀念碑前,女王獻上花圈表達敬意之外,隔天又前往另一處紀念碑,追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喪生的5萬名愛爾蘭人。
雖然炸彈攻擊危機四伏,但女王還是安然渡過這四天的行程,最後平安落幕。不過,有兩個時刻特別值得紀念:其中一個是為了向女王表達敬意而舉辦的演唱會,當她離席時,全場觀眾起立鼓掌;另一個是在都柏林城堡舉辦的國宴,當時她坐在愛爾蘭總統麥克艾利斯(Mary McAleese)身邊,女王用蓋爾語來做開場致詞——總統與各位朋友們⋯⋯(A hUachtarain agus a chairde)。只有寥寥幾個字,卻是意義深遠,就連坐一旁的愛爾蘭總統也對身旁的賓客發出「哇哦」的讚嘆聲。
儘管只是一個小動作,卻是重要非凡。此外,女王在致詞過程中,對於那些年因為衝突而喪生的愛爾蘭人,表達了最深刻的同情與遺憾。這也再次證明,在特定的時空環境底下,唯有女王才能秉其超然獨特的地位與身段,得以突破障礙,搭建溝通的橋梁。此行拜訪愛爾蘭,女王的成就無庸置疑。
──文章摘錄自《天佑女王:她的一生,牽動我們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