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由「第三者插足」產生的曖昧關係數量驚人。最近,社會心理學家約書亞‧福斯特及其同事的一項研究發現,這種關係無論在短期還是長期來看,都是痛苦的。


最新研究:小三轉正宮注定沒有好結果,這種關係從頭到尾都痛苦

 

難以置信的是,幾乎一半的美國人曾經嘗試過做「第三者」。在一個調查統計中,63%的男人和54%的女人表示,他們目前所處的長期浪漫關係的另一半,其實是之前那段關係的「第三者」。

 

至今,大多數關於此議題的科學研究都是演化心理學家做的。先前有研究指出,「我們在演化過程中傾向於以這種方式尋找伴侶」,並且我們總是「無意識地陷入這種行為」中。一些研究甚至認為,我們會以「成為第三者」為目的去交朋友。像很多演化心理學研究一樣,這些複雜的理論很難被證明,並且經常被文化偏見籠罩著。但是,研究「第三者插足」的結果及其後續形成的關係的前景,就比較容易實現了。

 

福斯特及其同事們想試圖找出:「第三者插足」這種關係,由於其本身的性質及其涉及的人格和行為類型,與其他類型的關係相比時,是否會呈現某些趨勢。他們也想知道這種關係是否會預測未來關係的結果。

 

在第一個研究中,研究者們跟蹤記錄了138個異性戀志願者的情感生活,實驗參與者的戀愛期從0到36個月不等。研究結果與預期一致:在由「第三者插足」形成的關係中,「承諾更少,滿意度更低,投資更少」。也就是說,那些因為被插足而追到的人會在浪漫關係中給出更少的承諾,表現出更低的滿意度且給出更少的投資。與那些不是被挖牆角而追到的人相比,他們在找「備胎」這件事上會顯得更積極,並認為他們的備胎質量更高。這些人在關係中不忠的比率也更高。

 

克里斯.傑瑞特(Chris Jarrett)在英國心理學會博客(BPS Research Digest)中寫到:「那些被成功『竊取'的人在現關係中給出更少的承諾、更低的滿意度和更少的投資是很直觀的。畢竟,如果他們願意拋棄之前的伴侶,為什麼他們不願意甚至喜歡再做一次同樣的事呢?這種邏輯在涉及到219名異性戀志願者的另一項調查中被證實了。在這項研究中他們不僅回答了他們現在的關係是如何形成的問題,還回答了一些關於人格和態度的問題。」

 

事實上,人格因素在這個現象中的角色很重要。那些被成功「勾引」的人傾向於有以下特徵:

 

1.更低的親和性(更低的同理心,缺乏對他人幸福的關注);

2.更低的責任感(不積極,不善於控制衝動,組織性差);

3.自戀(自私,固執己見,以自我為中心);

4.迴避型依戀(將親密程度最小化,保持情感上的距離,很容易陷入困境);

5.不受限制的社會的性傾向(更願意進行草率性行為,以及承諾關係外的性行為);

6.低外向性(更少參與社會活動,冷淡,能量低)。

 

研究還顯示,「名花雖有主,我來鬆鬆土」這種事與性別無關。有趣的不是「第三者插足」這件事本身,而是有以上特質的人在長期關係裡都沒有好結果。但研究者自己也表示,實驗的範圍有限,需要對這類關係進行更深入的研究。(akprussia/文)

 

文章來源:http://www.guokr.com/article/439426/

一、當你愛上一個人而不被對方所愛,是一件很傷害的事。但最痛苦的莫過於你愛一個人卻沒有勇氣讓他知道你的感受。 二、最好的朋友是那一種,能夠讓你坐在鞦韆上,不發一言,然後靜靜地一起離開,感覺就是從未有過最好的對話。 三、這是真實的,你永遠不知道你得到了什麼,直到你失去的時候。而更加真...

心裡有喜歡的對象,但到底該不該對她表白?這真是令人苦惱的大問題!也是很多女人的煩惱。只是,該不該告白的迷惘愈久,戀愛的阻力就問愈大。 「告白」,宛如是一項大事業,讓人不斷的想但卻不敢說出口。只是當著面說出:「我喜歡你!」、「跟我交往吧!」就可以算是愛告白嗎?事實上,當男人一旦聽到這樣的告白...

那天和久違的大學同學見了個面,她結婚已三年了,所以把先生也帶了出來。 我看了看她先生,不高、不帥,穿著也不算入時,聊過之後得知,他現在在一家銀行工作,是個不折不扣的公務員。 記得大學時,我們系是有名的美女系,從大二開始,每次上課時全班就有半數以上忙於用吸油面紙、照鏡子、梳頭等等打...

我們在曖昧的界線中遊走,不太近,也不太遠。我一直在想,現在的人是不是都太軟弱了呢? 不想寂寞,卻也不敢付出,更不敢去追求。 我們常常懷疑自己:明明條件不差,為什麼偏偏沒有另一半? 那些不那麼漂亮,不那麼可愛,不那麼幽默的人, 反而擁有令人羨慕的感情,為什麼呢...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