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時尚經典進化論

時尚圈總是以快上現實世界半年的時序,創造並追求所謂的流行趨勢,以此引領潮流展現創意;然而另一方面,各大品牌卻也熱衷標榜所謂的經典,以此彰顯自己是個有歷史傳承的品牌。前瞻未來的同時卻也回顧過往,經典的存在,是時尚圈最難解、最迷人也最有趣的弔詭。

關於經典的弔詭,Coco Chanel顯然深知個中奧妙。20年代,她以短外套和軟呢布料稱霸巴黎時便說道:「時尚越是短暫易逝,越是完美。人們根本不必費心保護所謂的設計,因為時尚注定生來不久便要被扼殺。」她的好友、新感覺派文學先驅Paul Morand,因此老笑稱香奈兒是扼殺生命的復仇女神Nemesis。然而到了晚年,香奈兒卻又對Morand講起過往輝煌,「我創造了當代女裝的經典,這必定會流傳百世。」她確實預見了香奈兒時裝屋的經典薪火──日前於奧地利發表的巴黎─薩爾斯堡工坊系列中,Karl Lagerfeld便以此向香奈兒的外套經典致敬。

就在兩個多月前,巴黎百年老牌Louis Vuitton也公布了品牌史上最大規模的計畫「經典與打破傳統者:致敬Monogram」,請來Karl Lagerfeld、Frank Gehry、川久保玲等6位不同領域大師,打造6組限定Monogram設計,以此歡慶品牌的160歲生日,同時見證Monogram的百年傳承。看來即使是大刀闊斧的Nicolas Ghesquière,也得拜倒在Monogram之下。

被稱為時裝哲學家的Martin Margiela也許能解開這個弔詭的遊戲。1991年,他出席巴黎流行服飾博物館《創造者世界》開展典禮時指出,當揭露了製作過程、手工藝細節、剪裁或是圖案構思的概念後,所謂的設計便成為超越時間的美學,品牌的經典元素/風格由此誕生,「設計師是創造經典的魔術師」。香奈兒的軟呢布料和小外套是如此,LV的Monogram是如此,Gucci的竹節工藝也是如此。從復仇女神到魔術師,是經典的誕生之路,而每一季度的經典再現,也都再一次藉由揭露工藝或設計幕後,印證經典元素能經歷不同世代審美觀的考驗,卻仍永恆存在的地位與價值。也許經典的存在不是弔詭,而是時尚美學的進化論。

【企劃、撰文/呂安緁、吳國瑋;設計/林世鵬;圖片/Chanel、Louis Vuitton、Gucci】

 

CHANEL-Tweed色彩創意萬花筒

時尚經典進化論
提到布料中的經典,相信大家心中浮現的,必是Chanel的斜紋軟呢(Tweed)!它雖非香奈兒女士所創,卻是經由她大膽的運用與革新編織概念,讓這塊源自蘇格蘭的傳統編織面料,化身為最奢華的服裝質材,尤其近年Lesage刺繡工坊工匠的巧手加入,完美演繹Karl Lagerfeld的無限創意,以繽紛多變的面料表情化身品牌最佳識別。

香奈兒女士曾說:「我喜愛穿舊衣的自在,而前提是避免使用沉重粗糙的布料⋯⋯不!絕對不行!實際上,是我影響蘇格蘭人編織輕盈的斜紋軟呢。我向你保證,說服他們絕非易事!」

的確,斜紋軟呢原是蘇格蘭當地以粗梳羊毛編織而成的堅固面料,蘇格蘭語稱之為「tweel」,意即「交叉面料」,不過因為某種機緣巧合,將之與流經蘇格蘭和英格蘭交界的翠兒河(Tweed River)混淆,自此讓Tweed這個名詞化身為Chanel服裝創作的基礎元素。

向西敏公爵衣櫃取經

眾所皆知,追求穿著舒適與自由的香奈兒女士,一向熱愛自身邊男性友人的衣著擷取靈感,不僅是其絕佳的搭配品味,更不乏向其服裝使用質材取經,例如最早期採用的佳績(jersey)布料,正是取自當年男士內衣素材。至於今日早已化身品牌服裝最重要元素的斜紋軟呢,則源自於1920年代與西敏公爵的一段戀情。

身為英國首富的西敏公爵,穿著品味自是不言而喻,不僅有英國紳士的含蓄優雅,相較於他人更顯沉穩講究,一向熱愛借用情人服裝的嘉柏麗香奈兒,自是大方地穿上西敏公爵的斜紋軟呢外套、喀什米爾毛衣、長褲和長筒襪,相偕揚帆出遊、打獵、釣魚或打高爾夫球,並因此開始對斜紋軟呢這塊由蘇格蘭高地居民手工編織的粗紡毛織物產生絕大的興趣。

時尚經典進化論
01 奧地利知名女星羅美雪妮黛(Romy Schneider)早在50年代就十分鍾情Chanel斜紋軟呢套裝,更曾在電影《Le Travail》中穿著。02 名模瑪麗愛蓮娜阿諾(Marie-Hélène Arnaud)穿著斜紋軟呢套裝於1958年為《Vogue》拍攝照片。03 知名女星珍妮摩露(Jeanne Moreau)(左)同樣對斜紋軟呢套裝情有獨鍾,並與香奈兒女士在其寓所合影。
時尚經典進化論
時尚經典進化論
時尚經典進化論

注入時尚繽紛色彩

由於粗梳羊毛柔軟蓬鬆,若未經梳理,將可呈現「起伏不平」的原始天然風貌,深受其吸引的香奈兒女士尤其鍾愛未經過度水洗,仍保持鬆軟特性的羊毛,甚至曾自豪的表示,她能夠識別曾在翠兒河水洗過的斜紋軟呢。

為了大量運用在服裝系列中,考量傳統斜紋軟呢採用植物染料染色,如以石南或蕁麻染出綠色、地衣染出紅色、以接骨木染出紫色等作法相對單調,為了豐富服裝系列的色彩,香奈兒女士特別委託蘇格蘭工廠為其紡織指定顏色的斜紋軟呢,並將其在鄉間漫步時所採集的樹葉、苔蘚,甚至是泥土交給工廠作為色彩樣本,或是要求在毛料中加入繽紛的紅色、紫色絲線,逐漸為這塊傳統布料增添繽紛的色彩。

事實上,自1924年首度在系列中採用斜紋軟呢布料,這塊具有豐富視覺美感的布料即廣受歡迎,同年11月美國版《Vogue》刊登女星Ina Claire身著香奈兒棕色斜紋軟呢套裝的照片,1927年更廣泛運用在運動服裝、日常套裝、長大衣等各類單品,正式成為品牌的象徵標誌,香奈兒女士更被時尚媒體譽為「對斜紋軟呢獨具慧眼的先驅」。

成立工廠研發專屬布料

1920年代末期,越來越多女裝品牌跟隨Chanel的腳步採用斜紋軟呢布料,為了創造品牌的獨家特色,具有生意眼光與遠見的香奈兒女士繼早先成立專屬針織公司、香水公司之後,決定走上自製自用之路。30年代初期,她召集一群來自法國北部以織布工藝著稱的北加萊(Nord-Pas-de-Calais)地區的編織工匠進行研發,並於1933年成立香奈兒服裝面料公司。

有了自家工匠的全力支持,香奈兒女士更是放開手腳大膽創新。討厭沉重衣著的她,首創人造纖維與羊毛的結合,創造出更加輕盈纖薄的布料,也讓這塊布料可以充分適應春夏的氣候型態,甚至透過不同粗細絲線,營造出她鍾愛的起伏質感。

 

同時,隨著紡織科技的日新月異,更巧妙透過羊毛、絲線、棉線與玻璃纖維等人工紗線的相互交織,讓斜紋軟呢的觸感與顏色都能與時俱進。一如50年代中期由薩爾斯堡鄰近旅館電梯男孩制服啟發所誕生的經典外套,配合斜紋軟呢的編織特質加入辮飾緄邊,自此為女性套裝奠定全新時尚定義,更成為品牌的經典標誌,更遑論60年代初期首度在布料中加入金銀絲線編織,讓斜紋軟呢布料由日間套裝專屬面料,正式跨足晚裝的奢華世界。

21世紀的奢華進化

儘管Chanel自30年代初期成立品牌專屬的服裝面料公司,至今可能已研發出數萬種面料組合,不過隨著20世紀紡織科技日新月異,各種創新素材誕生,甚至是PVC都可以化身時尚衣著,如何將各種不同類型質材編織成布料,並能契合Chanel套裝強調人體工學的舒適穿著感受,的確是需要下工夫好好研究。

尤其面對90年代起高級訂製服逐漸式微,為了拓展Lesage刺繡工坊更多元的業務範疇,Chanel旗下刺繡工坊大師François Lesage成立紡織工坊鑽研斜紋軟呢面料,繼2008年成功為高級時裝提供斜紋軟呢面料之後,Lesage更進一步為其高級訂製服設計更細密考究、強調手工技藝之美的斜紋軟呢面料。

時尚經典進化論
時尚經典進化論
時尚經典進化論

自此,Lesage斜紋軟呢成為Chanel Tweed的全新專用名詞,並透過Lesage工匠對紡織材質的深刻了解,無論是傳統的天然羊毛、棉質或細緻編織蕾絲,到前衛的PVC、拉鍊、鏈帶、亮片、皮革、丹寧等都可化身為編織的絲線,自由交織成一塊塊令人驚豔的面料。

在Lesage紡織工坊的全力支持下,Karl  Lagerfeld無與倫比的靈感與創意更得以無限延伸。例如2015年早春渡假系列為了詮釋神祕又奢華的中東風情,Lesage工坊不僅研發出宛如黃金質感的璨金面料,或藉由黑、灰色等不同粗細紗織,在衣身創造出中東地區特有的幾何窗花圖紋,甚至進一步運用不同粗細紗線交錯,在玩味衣身色彩的同時,更延伸編織出鏤空菱格布料,搭配細緻的緄邊編織,以奢華的手法完美詮釋中東傳統服飾風情,也為品牌斜紋軟呢創造出更奢華的典範。

時尚經典進化論
複雜編織工藝再現

目前Chanel Lesage Tweed所使用的樣布,皆是由位於巴黎近郊的工坊工匠以手織機手工製作而成。由於斜紋軟呢是藉由不同材質,以經緯交錯編織營造出獨一無二的編織圖案,其中布料中縱向編織的「經紗」為面料的襯底,一根經紗最多可使用12種不同材質絲線(圖1)。在編織時,工匠會先將垂直的絲線「扭轉固定」在織機上(圖2),再使用「鉤針」將經線編織成「梳齒狀」,如此完成經紗的編織工作。至於布料中橫向編織的「緯紗」,依使用絲線數量、寬窄不同,皆可賦予面料獨一無二的特質。此時工匠必須以手工將使用的緯紗從經紗中穿過(圖3、4),且在編織過程中,工匠得依據所需創作斜紋軟呢的效果,踩動織機的腳踏移動經紗和緯紗(圖5),且在每次穿過經紗之後,還要將緯紗「壓實」,才能構成一塊布料,完成後才可將斜紋軟呢樣布從織機上取下(圖6)。

 

LOUIS VUITTON-萬萬歲

時尚經典進化論
1896年由Georges Vuitton親手製作第一塊Monogram帆布,品牌史上最著名的經典元素自此誕生。

說起Louis Vuitton,你我腦海中最先浮現的必然是Monogram。一個世紀前,它風靡了整個歐洲,奠定這個百年老牌的根基;一個世紀後,它以經典的姿態,在不同領域大師的手中玩出當代意象。160年光陰,物換星移地從Louis Vuitton到Nicolas Ghesquière,Monogram依舊還是Monogram。

Louis Vuitton為了慶祝品牌創立160周年,日前請來Karl Lagerfeld、建築大師Frank  Gehry、川久保玲、紅底鞋之王Christian Louboutin、影像藝術先驅Cindy  Sherman和工業設計大師Marc  Newson,聯手推出「The Icons and the Iconoclasts: Celebrating Monogram」(經典與打破傳統者:致敬Monogram)計畫。在品牌大當家Delphine Arnault和女裝舵手Nicolas Ghesquière策劃下,大師們以Monogram為題打造6組限定設計。這個被視為LV史上最大規模的跨界計畫,不僅象徵Delphine Arnault X  Nicolas  Ghesquière這個新一代組合向百年品牌致敬並延續傳承的宣告,更再次證明Monogram之於LV的唯一與必要。

致敬Monogram

無論是Karl  Lager feld的拳擊沙包和手套、Christian  Louboutin鑲滿鉚釘的時髦版拖車,或是Marc Newson 的剪羊毛拼接後背包和Cindy  Sherman的行動妝髮箱,原本經典保守的Monogram來到大師手裡,被翻玩出一個個意想不到的新行頭,誰能想像老奶奶的菜籃拖車,也能有換上Monogram時髦變身的一天?川久保玲甚至還在包身挖了四個大洞,大搞包中包的戲謔把戲。套一句Delphine所言:「他們都是頂尖天才!能藉由他們的角度或非時尚本身的觀點重新看待Monogram,是一件極其有趣的事!」

「致敬Monogram」計畫並非LV 頭一回找外人翻玩自家Monogram,從上個世紀90年代至今,每一次的Monogram改造不僅是創意的革新,更是品牌經典元素的再進化,「Monogram是Louis Vuitton的經典象徵,每一次的跨界合作都代表著它能和當代創意激盪與共生,以此彰顯它的不朽。」在LV全球主席Michael  Burke眼中,Monogram是品牌全球熱賣的不敗經典,也是品牌百年精神與傳承的經典。百年前是如此,百年後的今日依然是如此。

事實上,名氣響亮的Monogram並非LV最早的設計元素,相間印上L. Vuitton字樣的咖啡白方格Damier圖案,早在1888年便現身於LV的舞台上了。只是經典的誕生,從來就不是新來後到的問題而已。

時尚經典進化論
「經典與打破傳統者:致敬Monogram」計畫作品,分別出自Cindy Sherman(左起)、Frank Gehry、Marc Newson、川久保玲、Karl Lagerfeld之手。
時尚經典進化論
時尚經典進化論
Frank Gehry和Cindy Sherman設計的形象廣告。

傳奇圖案的誕生

1896年的巴黎,當時已全面接掌LV營運的Georges  Vuitton,為了紀念身為品牌創辦人的父親Louis Vuitton,另一方面也為了打擊日益嚴重的抄襲仿冒,決定發想出一個能象徵品牌精神,而世人也能一眼熟記的全新圖樣,作為LV的商品標誌。

受到梵谷、莫內等印象派畫家的影響,當時的巴黎正吹起一股日本浮世繪的風潮,Georges著手圖樣設
計的過程中顯然深受影響,以日本武士家徽的構圖形式和浮世繪畫風,將圓圈包圍的四葉花卉、四角星、凹面菱形內包四角星,加上重疊一起的LV兩字(Louis  Vuitton名字縮寫)組成獨一無二的Monogram,而這個圖樣也蘊藏著LV賴以起家的旅行意念──LV字樣代表著旅人、星星指引著旅程方向、鑽石代表旅程中的珍貴回憶,而花朵則代表沿路看到的風景。

「剛開始人們對於Monogram商品反應冷淡,銷售狀況遠遠不及Damier 方格與Trianon條紋帆布的系列,不過幸好我父親對於自己的設計理念堅定不移,而人們也終於逐漸發現Monogram的美好。」Gaston-Louis Vuitton日後回憶父親Georges的發明時,曾經舉了大畫家塞尚的名言「自然界由圓柱體、球體及圓錐體所構成」作為設計題旨,然而人們多半還是浪漫地相信,巴黎人當時一窩蜂的哈日才是推波助瀾的關鍵。1959年,Monogram誕生63年後,Gaston-Louis研發出柔軟細緻的防水塗層技術,更讓Monogram帆布成為耐用抗磨損的代名詞,一舉將Monogram推向銷售和能見度的巔峰,成為LV知名度最高的設計。

1996年,為了慶祝Monogram誕生100周年,LV 請來Azzedine Alaïa、Vivienne Westwood、Manolo Blahnik、Helmut Lang、Romeo  Gigli、Sybilla和Isaac Mizrahi等7位時裝大師為Monogram包換上豹紋、雨傘包、移動鞋櫃等新裝。這個創舉不僅奠定了「跨界改造」的運作模式,也確立Monogram作為品牌精神象徵的地位,更為兩年後Marc Jacobs的革新揭開序幕。

時尚經典進化論
時尚經典進化論
01 1996年由Sybilla設計的Monogram雨傘包,是LV為了慶祝Monogram誕生100周年而首次推出的改造之作。02 村上隆於2005年推出的櫻桃Monogram包。03 紐約塗鴉藝術家Stephen Sprouse和Marc Jacobs聯手,以街頭塗鴉揭開Monogram Speedy的變身序幕。04 2003年村上隆頭一回受邀與LV合作,以卡哇伊的貓熊圖案改造Monogram經典硬箱。05 時裝大師Azzedine Alaïa於1996年為LV打造的Monogram豹紋版本。06 80年代時裝大師Romeo Gigli巧手提點的Monogram背包,在1996年推出時掀起一陣背包旋風。07 川久保玲於2008年首度為LV跨刀的設計,還親自拍攝了十足川久風格的形象廣告。08 2009年推出的Stephen Sprouse紀念版,在經典Monogram包畫上血紅玫瑰。09 普普藝術家Richard Prince於2008年和Marc Jacobs聯手,推出震撼的【Monogram Jokes】時裝配件系列。10 「經典與打破傳統者:致敬Monogram」計畫中,Karl Lagerfeld以拳擊運動為靈感,為Monogram換上都會運動風的新裝。11、12 LV第二代傳人Georges Vuitton和他親手打造的第一個Monogram行李箱。13、14 史上拿過最多奧斯卡獎座的傳奇影星凱薩琳赫本,是Monogram系列最出名的愛用者,她外出攜帶的提袋或硬箱全都來自Monogram系列。

經典的確立

1998年,LV找來當紅的紐約設計師Marc  Jacobs出任首位創意總監,賦予他擘劃品牌男女時裝與配飾系列的重任。深諳行銷手法的Jacobs知道LV在從無到有、轉型成為全方位時尚品牌的過程中,經典元素有其設計和商業雙層面的必要,便苦思為LV打造一個全新的代表圖樣。然而在瀏覽品牌檔案庫的過程中,Jacobs逐漸發掘出Monogram的故事,也見識這個神奇圖樣歷經百年歲月的洗禮,依舊能屹立不搖大大暢銷的能耐。最後Jacobs決定仍然以Monogram為品牌經典,不過他也同時宣告將以最現代的手法為它改頭換面,賦予摩登時髦的意涵。

2000年,Jacobs找來藝術家好友Stephen Sprouse跨刀,以拿手的街頭塗鴉畫風為招牌Monogram Speedy來個大變身。一時間人們先是訝異得目瞪口呆,但下一秒便愛上這個因為次文化塗鴉而變得時髦年輕的創意,上市未久便銷售一空,更吹起藝術跨界時尚的號角。Monogram也自此從貴族名媛的上流專屬,跨足時髦潮流和中產階級的世界,從大件行李箱走向多元豐富的配飾概念。

食髓知味的Marc  Jacobs接著在2003年請來日本藝術家村上隆合作,而這也是向Monogram的日本起源致敬。以卡哇伊畫風聞名的村上隆,為Monogram換上櫻花笑臉、大眼睛和貓熊的圖案,以新世代動漫風大膽解構百年經典,為品牌的年輕化轉型再下一城,也引來大批亞洲粉領新貴埋單。Jacobs一手掀起的藝術改造風潮,在2008年春夏由普普畫家Richard Prince跨刀的【Monogram Jokes】系列而來到巔峰。除了當代藝術家的協力,Jacobs為了證明Monogram跨越不同視野的能量,也陸續和川久保玲、Zaha Hadid、草間彌生等不同領域的大師們合作,讓Monogram一次又一次地變身,當然也一次又一次地創下叫好又叫座的紀錄。

如今,換上新世代接班的Delphine Arnault X  Nicolas Ghesquière再怎麼大刀闊斧,也還是非得頂著Monogram不可。橫跨時尚、建築、藝術等領域的「經典與打破傳統者:致敬Monogram」計畫,是對於Monogram百年經典傳承的禮讚,也是對於Marc Jacobs立下16年成功案例的大總結,而這也必然只是Ghesquière接下Monogram改造任務的開始而已。畢竟,再怎麼改朝換代新官上任,Monogram在世人心中依然火紅,而藉由改造Monogram以凸顯不同世代、不同領域都能淬鍊其經典地位的慣例也不會改變。我們只能高喊:Monogram萬萬歲!

 

GUCCI-Bamboo東方工藝新解

時尚經典進化論

很難想像Gucci經典竹節的誕生,竟是二次大戰結束後,為了因應物資缺乏而尋求的替代方案。儘管如此,這只誕生於1947年以無瑕白色豬皮縫製、包面裝飾著竹節提把與竹製旋轉扣環、編碼為0633的包款自此大受歡迎,近70年來不管流行如何更迭,看見竹節,每人腦海中浮現的必定是Gucci!

細數Gucci的經典創作元素可說是相當繁多,猶記得2014年9月造訪位於佛羅倫斯的品牌博物館時,從一樓彰顯品牌馬術與旅遊概念的行李箱、一戰後因應物資短缺創造的鑽石花紋,再上二樓還有迷人的花卉、馬術概念創作,而其中最吸引我的,當屬一整個櫥窗的經典竹節包。

化自然為時尚靈感

正所謂時勢造英雄,二次大戰期間由於製作皮包所用的牛皮,皆被軍方徵用製作軍靴,原本作為包款提把的五金,更是戰爭工具的必備材料,迫使不少皮件品牌被迫尋找製包、製鞋的替代材料,對1921年創立於佛羅倫斯的Gucci而言,當然也不例外。

為了激發創意,在品牌創辦人Guccio Gucci的指揮下,位於佛羅倫斯的工作室工匠們無不絞盡腦汁,除了成功找到豬皮取代牛皮作為包身質材,在歷經不斷試驗各項質材後,終於找到來自日本進口的竹節,巧妙透過多次火烤逐步彎曲塑形成獨特的U型提把,再藉由四個金屬扣環與包身連結,完美造就了設計史上最具創意、也最經典的竹節手把,甚至基於愛惜物資,切割剩餘的竹節也化身為包身上既相襯又別緻的門閂扣環。

時尚經典進化論
01 義大利女星Ilaria Occhini提著竹節包的身姿,攝於1960年代。02 比利時王后寶拉(Queen Paola of 
Belgium)也是竹節包的愛用者,攝於1964年。03 英國黛安娜王妃手持方型托特竹節包。04 誕生於1947
年、編碼為0633的第一代竹節包。05 1958年以竹節包為靈感的明信片,可以窺見竹節僅是扣環裝飾。06 
1960年代的竹節包包身形似原始設計,僅包蓋造型略有變化。

巨星造就傳奇經典

對來自東方的我們而言,對於竹子自是並不陌生,但試想在遙遠的佛羅倫斯竟有工匠突發奇想,將挺直的竹節以火烤彎曲成提把,在當年物資缺乏的歐洲,竹節包的誕生已具備足夠的話題性。加以這只編碼為0633的包款,外型以馬鞍的側面造型為創作發想,典雅造型巧妙呼應出品牌出身馬術、旅行製品的精神主軸,推出後果然廣受歡迎。

當然,名人的加持更是讓這款包廣受全球仕女青睞,當年不僅是希臘王后費德莉卡(Queen Frederica of Greece),以優雅品味著稱的摩納哥王妃葛莉絲凱莉(Grace Kelly)、女星伊莉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皆是它的愛用者,近期名人如比利時王后寶拉(Queen Paola of Belgium)、英國黛安娜王妃等亦不吝在公開場合使用竹節包款。

甚至在電影中亦可窺見它的蹤跡,例如義大利導演羅塞里尼(Roberto  Rossellini)於1953年拍攝的電影《Voyage to Italy》 (義大利之旅),女星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手中正是挽著這只竹節包,其他包括導演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於1966年拍攝的電影《Blow-Up》(春光乍洩),女星凡妮莎蕾格烈芙(Vanessa Redgrave)亦以摩登的迷你裙造型搭配竹節包,更是一舉將竹節包的魅力
向全世界女性放送。

時尚經典進化論
時尚經典進化論
時尚經典進化論
01 在佛羅倫斯的博物館中,依循年代展示竹節包的材質與包型設計演進。02 在工廠專責竹節配料製作的部門中,連工具手柄也要鑲上竹節,十分有趣。03 早春竹節包款更具粉彩繽紛,充分滿足女性多元的生活型態與搭配需求。04 這三只皆為博物館的重要展品:(上)1960年代中期製作的竹節包,採用牛皮緄邊的木紋塑料與天然竹節提把,(下左)1960年代早期製作,包身採用富藝術感的Baiadera直線條印花柔麻材質,(下右)1970年代早期製作,採用小馬皮革搭配天然竹節。

與時並進的設計風尚

走一趟Gucci博物館不難發現,隨著流行的更迭,不僅竹節包的包身形狀可以循流行變化,材質相較於當年的豬皮,更可因應皮革物料的多元與染色、切割技術的精進,時至今日運用的質材更是多元且繽紛。

光是博物館中來自60年代的經典收藏,即有鑲綴豬皮緄邊的經典鑽石菱格紋帆布、飾有Baiadera直線條的印花柔麻,甚至是以木紋塑料搭配皮革緄邊,在在彰顯佛羅倫斯工坊工匠們無與倫比的創意。在包型的變化上亦十分多元,除了經典的馬鞍造型外,60年代曾推出毛毯收納包,讓竹節包進一步融入生活,或是90年代推出大容量的豬皮革購物包,而這款配襯有竹節提把的購物包正是黛安娜王妃的最愛。

甚至是竹節的運用亦會隨著包型玩味變化,例如前年曾來台展出的經典竹節包款中,一只創作於1961年的竹節包款即將竹節加以切割,以形似手鍊珠串的結構營造視覺趣味;另一只誕生於1950年代晚期的竹節包款,則呼應當時強調結構的包款設計概念,將竹節化身為包身上的裝飾結構線條,今日看來亦極具趣味。隨著竹節的廣受歡迎,躍升為品牌的重要經典,70年代進一步推出竹節造型的腕錶與手鍊,跨足首飾的全新領域,讓竹節不僅實用,更富有裝飾價值。

新世紀的竹節浪潮

儘管自90年代後期,帶領Gucci重新站上時尚領導地位的設計總監Tom Ford並未特別著墨竹節包款,但在每季的包款設計中,依然可見竹節提把、門閂扣環等細節的運用,在腕錶、手鍊等配飾系列中,竹節更是重要的設計元素。

接任的設計總監Frida Giannini則看中竹節包的魅力,於2011年特別推出「New Bamboo」的全新複製包款,以歡慶品牌成立屆滿90周年,除了延續當年的竹節提把與金屬扣環,並以奢華的鱷魚皮取代當年質樸的純白豬皮,同時更因應新世紀女性對於實用與裝飾的雙重考量,除了配襯以實用背帶,還有俏皮的飾竹節穗帶,營造行進的搖曳美感。

繼當年一口氣推出多款以竹節為設計概念的復刻款、水餃包、托特包與晚宴包,再度成功炒熱竹節包款的魅力,早春包款自是不忘推出多款優雅的竹節包款設計,除了拼接多彩蛇皮的New Bamboo包,更有適合日間配戴的托特包、同樣以多彩水蛇皮打造的後背包,或是在手拿包上鑲綴以竹節門閂扣環裝飾。

時尚經典進化論

打造竹節經典之美

究竟你我印象中姿態挺直的綠竹,是如何化身為今日Gucci的傳奇經典?此回走訪Gucci位於佛羅倫斯的工廠,才終於親眼窺見它的工序是如何經典繁複,得以成為仕女追求的經典象徵。

目前Gucci使用的竹子大多由中國或越南進口,工匠會先以工具選出尺寸最完美的竹子,再依需求進行長度的切割,進行火烤彎曲之前,還需以工具磨平表面多餘的節瘤(圖1)。完成初步的表面美化工作之後,才可利用火焰槍慢慢將竹節烤軟以便彎曲,這個工作必須以充分耐心多次火烤、慢慢彎曲出理想的弧度(圖2),其後再於表面塗上以昆蟲分泌物特製的漆料,保護竹節並使表面更具光澤(圖3),此時工匠會再配合火烤動作創造出Gucci竹節獨特的焦灼美感,其後更必須搭配特別訂製的鐵棒加以定型,放置一天至一天半後,再放進烤箱烘烤去除其中水分。待完全去除竹節提把的水分後,才可於兩端加上金屬包扣(圖4),在此同時,竹節提把仍須以特製的膠條固定(圖5),而這個膠條在銷售時亦會隨之附贈,以免竹節因氣候而變形,最後才可以手工拴上連結包身的金屬扣環(圖6),至此才完成竹節提把的製作流程。

偶然之中誕生

 「經典」這字眼看來很偉大,像是非得經過千錘百鍊方得以成就,不過回顧這次專題中三大品牌的經典誕生卻發現,過程確實辛苦而漫長,但最初發明的念頭卻是那麼地不經意或充滿偶然。

LV的Monogram最初是為了杜絕日益嚴重的抄襲仿冒,才設計成如此繁複的圖樣結構;要不是戰後物資吃緊,卻又得維持品牌營運和商品銷售,Gucci也不會找上當時物美價廉的竹節當作材料。而香奈兒如果沒遇上西敏公爵還打得火熱,一同暢遊蘇格蘭高原,她會不會因此無法發掘出軟呢布料的神奇與奧祕也不得而知。至於Chanel最傳奇的經典外套,靈感竟然來自奧地利薩爾斯堡某飯店裡的電梯男僕穿著,這似乎更難以想像了。

時尚經典進化論

Karl Lagerfeld老說最偉大的創意常來自瞬念或偶然,例如他自己在半夢半醒時閃過的念頭,常能延伸出最精采的設計。看看老佛爺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的例子,也許更能印證,經典總是在偶然之中誕生。

本文出處

多數消費者在錶店看到PATEK PHILIPPE腕錶,通常已拆封安穩的放在錶架上供人鑑賞了。如果您跟筆者一樣是個瘋狂錶迷,或許曾聽過品牌專屬行話「單封」(single sealed)或「雙封」(double sealed)。前者意指腕錶出廠時隨附紙盒上的品質管控封籤(quality control ...

TEXT/Bella.tw儂儂 PHOTO/網路 夏天已經過了一半,但是夏季的經典元素仍舊繼續發熱,面對早秋的時尚換季,趁現在趕快抓住夏天的尾巴,把這些經典的夏日元素做個總複習,無論是添購新裝,還是翻出塵封已久的新衣服,面對顏色的夏天,我們要穿得清涼,卻嶄露我們的閃耀。 每到夏季,露肩服裝、T恤與泳...

法國百年高級珠寶和腕錶世家 Van Cleef & Arpels 梵克雅寶,最近在台北中山區「光點台北」舉辦「Art of Clip 詩意百年‧胸針藝術展」,現場展出1910年代末期至1970年代期間典藏系列與近代,共近百件獨特精選胸針珠寶珍品,見證了20世紀的裝飾藝術與時尚演進。 胸針其實在100...

法國精品品牌LONGCHAMP於今年秋冬隆重推出全新Mademoiselle Longchamp系列包款,並於LONGCHAMP台北101旗艦店盛大舉行Mademoiselle Longchamp新品上市酒會,為展現Longchamp小姐自由不羈與隨心率性的特質,特別邀請韓國時尚女星劉仁娜來台,集性...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