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年前,從55歲開始就會被定義為“老人”。他們常被認定應該“呆在家里安享晚年”;應該放棄所有自我,一切圍繞兒孫;應該只有一個愛好——帶孫子;應該不再追求時髦並收起所有審美;甚至獲取信息的方式也只應該是報紙或者枯燥的戲曲。

 我60歲,請別叫我老人!

大多數人對55歲以上的群體的認知和定義,一直延續到今天。

其實這種僵化的、錯誤的定義早該被拋棄。

 

今天60歲的人群,較之十年​​前的那群60歲,有太大的不同。

 

他們的身體和精神面貌,遠遠還沒有進入老年階段;他們的好奇心和對新事物的學習能力並不弱於年輕人,拿我們過好日子的用戶來說,“微信、朋友圈、QQ ”根本不在話下,甚至很多朋友還懂得直接網購;而他們的學識、閱歷讓他們就像一壺好酒,越發香醇。

 

老年人這個稱呼,50後不僅還沒有做好準備接受,也不應該接受。

 

以下的這些50後,用他們的實際行動,告訴全中國,60歲,請別叫我老人。我最黃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林青霞,60歲,縱使歲月的痕跡也已經爬上了面孔,但歲月也為其雕刻出最迷人的氣度。

她用歲月,寫就了“最美不過花甲”這一真理!

我60歲,請別叫我老人!

 

陳道明,59歲,仍保持驚人的閱讀量,並且堅持運動,據說其打高爾夫的體能,兩個30多歲的人加起來都比不上。

我60歲,請別叫我老人!

 

習大大,61歲,其思考力和魄力,卻讓年小他12歲的奧巴馬自嘆不如。

我60歲,請別叫我老人!

 

中國大媽。平均年齡64歲。熱愛運動,追求流行,愛唱K,結伴旅遊,讓全世界都見證了其風采,並且“中國大媽”一詞拼音,被錄入了英國皇家牛津大辭典。這樣的中國50後,你還能稱其為“老人家”?

我60歲,請別叫我老人!

 

60歲,我們最黃金的人生才正剛剛開始。

我們不應該被稱為“老人”,更不應該被“年老”的心態束縛住!

同意的,請轉發。也讓更多人關注和認同這個觀點!

李是一個事業有成的青年,從小繼承了數目龐大的家產, 使他年紀輕輕,就已經是數家公司的老闆。他雖然很聰明很有才能,但也有一個缺點- 那就是有一些富家子弟的氣息。 身上總是穿著至少數十萬元的西裝, 手腕上也帶著一個耀眼的勞力士金錶,使他看起來確實頗為招搖。而且,他平時為人也非常傲慢,只為自己著想。 所以...

我們內心就像一間新房子,剛搬進去時候,都想著把所有東西擺在裡面,比如財富、情感、名譽等,結果發現東西多了,反而沒有地方放自己了。 於是學著做減法,把那些不想交的朋友捨棄了,不想做的事情拒絕了。 加法是一種成長,減法是一種成熟。做好人生加減法,幸福才會只增不減。...

1.讀書讀書可以使人修心養性。讀書是要靜的,練氣功也是要靜的。讀書就象在練氣功,讀書的時候你身心的氣流、神韻就會隨著書的韻律在飄游、流動。只要書是美麗的,「她」就會把你鍛煉得美麗。人的美麗貴在內在氣質的美麗。讀書可以提高你的內在氣質,讀書可以使你美麗!這是淺易默化的,也是充滿神奇的!所以讀書是使你...

因為世界上絕對找不到兩個指紋完全相同的人,所以"指紋"就被當做犯罪偵查上的重要線索之一。雖然我們的身體是由遺傳所造成,且隨著環境會發生變化,但只有指紋始終不會發生變化。指紋,大致可分為"渦紡"和"流紋"兩種。隨著形狀的不同,其性格和命運也不相同。下面就來詳細中以說明。五指都是渦紋:主過於自信、脾氣...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