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位大學同學的婆婆是美國人,現住在美國的養老院,朋友每星期和她先生到養老院看婆婆,她婆婆已獨居30多年,88歲時還可以獨自開車旅行。

最令我驚訝的是,當我到美國同他們到養老院探視婆婆時,她說婆婆前一星期才換裝6顆假牙,共花了20多萬台幣。如果印象沒錯,在台灣的老人或家屬大概不會想到要幫一位96歲的老太太換更合嘴的假牙,如果假牙不合用,往往老人本身也會覺得算了,家屬也泰半認為,都96歲了,何必費事、花這個錢?可是朋友的老公是美國人,想法不一樣,他希望母親有較好的牙齒享受食物的美味,沒有想過這口假牙用多久的問題,只想著就是要給老媽媽好的生活品質。

年長了 更有資格善待自己

這件事讓我想起,有一次採訪一位知名的專欄作家,那年她70歲決定植牙,她不太有錢仍決定花這100萬元,有朋友知道後都問,都70歲了為何仍大費周章的植牙?面對朋友的質疑,她的想法很簡單,「只要活著,就要有好的生活品質。」她說,如果知道植牙後只有2年可活,她照樣會植牙,因為可以過2年好品質的生活也值得。

是的,人總是勞累一輩子,希望到老時可以享受清閒的生活,但真正到老時,卻又認為已經老了,也就什麼都算了,仍選擇侷促、將就將就地活著,一輩子都沒對自己好過。

人生有限,想做什麼就去做,就是一種生命品質的體現。我們的長者一向被「老」字拘束得緊,覺得老了就應妥協,不應奢求,不應多所要求。不!服過社會役和親子役的你們是最有資格對自己好的一群,何況常常所做的只是合理而沒有「特別好」。 
對自己好這件事是不用對別人妥協的。

 

年長了 更加要善待自己



享受生活 別等到下輩子

一位朋友的媽媽之前因為不好意思說要換假牙,一直帶著一副不合嘴的假牙,只有委屈自己誰也不知。有一天在公園運動時,聽同樣為假牙而苦的老朋友說換了假牙後吃東西那種快活的感覺,心想「目光不清,牙齒不健,活到老,難道就這麼等著回蘇州賣鴨蛋?」

因而覺悟不再委屈自己,84歲的她以半年的時間,接受迷你植牙手術,從此不再三餐只喝流質食物,重拾吃花生的滋味,這讓她覺得非常開心,不但如此,這位老太太現在更愛笑了。的確,有品質的生活從體貼自己的需要開始。有不少長者花自己的錢做想做或喜歡的事,還要在意別人的眼光或評價,這樣,生命的品質一直出不了頭。

記得以前鄰居的阿公阿媽,每次巧遇他們準備出門去玩的模樣,問他們要上哪去玩,他們卻總是說,「嘸啦,只是要去刈香啦!」到廟裡刈香是鄉鎮旅遊活動中最好的替代字眼,也是真的去廟裡進香了,但他們總不好意思直言自己是去玩的,好像去玩是不道德或是逾越本分的事。

其實,尊重自己的意願或適度的表達,就是一種品質,喜歡就好,想玩就去玩吧!喜歡就值得去做,別忘了,這輩子就只這一次,遇到好康的或是幸福的事,可別總是期待留給下輩子。有沒有下輩子,只有天知道,是吧?

而這輩子就在自己的手中,像一個化妝品的廣告詞說的「因為你值得」,親愛的銀髮長輩,你們值得對自己更好一點

男人永遠對不起女人 男人僅用幾分鐘做了爸爸,女人卻要付出一生去做媽媽。 男人做一頓早餐你會感激,女人卻一日三餐,餐餐不誤。 男人下班床上休息,女人下班廚房做飯。  男人出門在外拈花惹草是生理需要,女人在家尋找心靈依靠是不守婦道。   女人僅用步入婚禮殿堂的那一刻就會對你死心塌地...

  我16歲從老家出來,最初在餐廳做洗碗的粗活,後來在醫院中做清潔工,不久,我就發現住院的病人會買一些紙巾毛巾什麼的,於是我就開始自己買點日用品,推銷給那些剛住進來的病人。漸漸的做穩定了,我就在附近租了個攤位,開始了自己的生意道路。23歲,我已經有了很穩定的收入,在同齡人眼裡,我無疑是成...

一位公司的老闆對一位職員說: 我出十萬美元買你的老婆、 你賣嗎? 職員微笑的說: 那我出十五萬美元買你老婆、 你同意嗎? 老闆不在意的說: 那我出一百萬美元、 買你老婆。 你可要想清楚了(一百萬你一輩子也掙不來的錢) 職員開始猶豫了, 在金錢與愛情他不知道該選擇哪個! 於是他問老闆說: 你會對她好嗎...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王。他把他的國家治理的非常好,國家不大,但百姓們豐衣足食,安居樂業,十分幸福。國王有三位美麗可愛的小公主,三位小公主們從生下來就具有一種神奇的魔力,當她們哭泣的時候,落下的眼淚會化作一顆顆晶瑩剔透的鑽石,價值連城。有一天,國王發覺自己年事已高,自己的國家還沒有人...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