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小孩的大大哲學
文 / 大穎文化 總編輯 謝淑美

很多大人都覺得小孩什麼都不懂,所以要小孩學這個、學那個,以便將來自己的小孩可以變成一個什麼都懂的大人。照理說來,什麼都懂的大人應該是會過得很幸福快樂的,不過,如果大人們肯公正的看「大人」和「小孩」這兩種族類,一定會承認──那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孩通常過得比什麼都懂的大人快樂很多。

其實,大人的狀況是──學愈多、懂愈少。又因為自以為學得多了,對很多該存疑的事,不懷疑了;對很多很簡單的事,反而想半天,想到都失眠了。

如果大人們認真的低下身來,聽聽孩子們說的話,一定就會發現什麼都還沒學的這群小人兒,其實可都是了不得的哲學家呢!

※ ※ ※
荳芽兩歲半就進幼稚園讀書了,她一開始就是跟比她大一點的孩子讀同班,加上她是年尾生的孩子,所以照台灣的學制,今年大班畢業了,她還是不能進小學。
「為什麼我不能唸一年級?其他同學都可以?」荳芽很不平的問我。

「因為妳比較小呀!」我很自然的這樣解釋。

「我哪有比較小?我比較高!Stanly比我小!Cynthia也比我小!」荳芽更不服氣了。

我看看長得一副人高馬大的荳芽──真的ㄋㄟ!她說得沒錯呀!她的確是比她同學都高呀!

我只好改口說:「是他們的年紀比妳大!可不可以唸小學是看年紀、不是看身高。要滿六歲才可以唸呀!」

荳芽又問我:「為什麼不能看誰高就可以唸?為什麼要看年紀?」

「因為要唸書了,年紀大一點的小朋友,頭腦才長好了呀…..」我已經有點辭窮了,奮力解釋著。

「一定要六歲才可以嗎?」

「對!六歲!」我很斬釘截鐵,沒得商量。

「其他人真的全身都六歲嗎?」荳芽好像還不死心。

「什麼叫全身都六歲?」我想她開始胡說八道了。

「妳說六歲才可以上小學,可是他們頭腦六歲、腳也六歲?手也六歲?全身都六歲嗎?」

喔!我終於弄懂她的意思了。可是……我不知如何回答呢!

「如果一定要六歲才可以上學,就要很公平的規定全身都六歲的人才可以,Cynthia昨天剛剛剪頭髮,所以她的頭髮沒有六歲,我都沒有剪過頭髮,我的頭髮比她大,我為什麼不能唸…….」

你可以說我生了一個很盧的女兒(其實我自己也有一點這麼覺得),不過,我還是很開心的把她當一個小小哲學家看待,繼續跟她解釋。

「因為要唸書了,就要頭腦長到可以懂一些事了才行!」

「所以年紀大一點的人、頭腦就長好了、可以懂很多事了嗎?」

我嗯嗯嗯趕緊點頭!

可是荳芽又問啦──「媽媽,那妳跟爸爸誰年紀比較大?」

「爸爸!」

「所以爸爸比妳懂比較多事囉?」

………我不承認!但是,無言以對。我盧不過她!

每天、每天我都跟荳芽在閒扯這些無關痛癢的話,我還總是說不過她、被她問得啞口無言。因為這些對話,總也讓我在她呼呼大睡時,靜靜的一個人重新思考很多事……

※ ※ ※

我們大人時常想要教小孩這個、那個。其實,更多時候小孩總是回過頭來用最簡單的方式,讓我們看清生命的很多疑惑、混沌。

最近作了一本很棒的書,因為荳芽跟我對大小的討論,令我再看這書時,更加欣喜……

【我比誰大?我比誰小?】這故事的主角是一隻小小天竺鼠。天竺鼠看起來很小。可是他真的有那麼小嗎?

天竺鼠遇到大象、乳牛、小豬、野兔,一比較,他當然就很小。 遇到跟他同類的天竺鼠小姐,他就跟她一樣大囉!再遇到小老鼠、小雞、小蝸牛、蒼蠅、跳蚤,一比較,哇!天竺鼠變成大巨怪了!所以,天竺鼠到底算大還是小呀?

「天竺鼠有時候很大、有時候很小,要看站在他旁邊的是誰!」荳芽跟我一起看完書後,這樣定義天竺鼠的大小。

我很開心的對她笑笑。

不必費心的教孩子比大小,到底誰大?誰小?這群小哲學家們自然有他們的認知方式。

每一個小孩其實都是用很單純、自然,不帶偏見的眼光在看這世界的。我們這些因為終日操勞、煩惱干擾心志,變得很急燥、武斷的大人們,反而要看看孩子、學著多一點彈性、多一點包容呢!

所以──誰才要多學著點呀?

每個人都希望可以遇到自己的真命天子/女,但是,為什麼總是天不從人願,為什麼我遇到的總是最差的...?!記住這10點,讓你搞清楚你是〝被愛〞還是〝被玩〞...?! 圖片來源 玩你的人:半夜會找你打電話聊天到很晚。 愛你的人:會告訴你不要聊那麼晚。 玩你的人:他會找你出去玩,叫你放棄正事。愛你的人:他會...

via_影片 這個男人假裝警察隨意對路邊流浪漢開罰單," 但原來這些罰單都是10元美金的現鈔, 讓流浪漢們都感動不己… 請看看這段溫馨的影片: via_影片 小編精選即時精采熱門文章! 你沒看就太可惜了!看了絕不後悔! 衣櫃衣服太多放不下怎麼辦?教你一招多放一倍的衣服!! 這招太棒了...

via-balkanweb下同 英國一位54歲的媽媽, 有天看到上面這張夫妻自拍合照, 馬上情緒激動地認出他們身後的男子!" 原來這位媽媽的31歲兒子日前在國外工作頭部意外受創後竟失踨了, 下圖就是兒子的照片 真的跟夫妻合照中身後的男子十分相像!! 這名傷心的母親已請求警方協助尋找愛子, 希望這名...

迎接新生命到來固然是件開心的事情,但由於體內荷爾蒙變化、生產傷口疼痛、照顧寶寶力不從心、哺餵母乳之路不順暢、眾人焦點都在寶寶身上,或是親朋好友干涉育兒方式等各式各樣的原因,都可能讓產婦天天掉淚、鬱鬱寡歡,無論怎樣努力都揮不走頭頂上那片厚厚的烏雲罩頂,這代表著媽咪有產後憂鬱症的徵兆,週遭的人應該給予適...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