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婚姻不幸走到離婚一途,能好聚好散、相互祝福,當然是最最理想的,但...現實總是殘酷的,就算雙方對離婚有共識,但「孩子該跟誰?」通常就夠夫妻兩個人吵得天翻地覆,更別說還有背後兩個家族的爭奪戰...

民法第 1055 條第 1 項規定:「夫妻離婚者,對於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之行使或負擔,依協議由一方或雙方共同任之。未為協議或協議不成者,法院得依夫妻之一方、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請求或依職權酌定之。」

監護權在法律上的正式說法是「對未成年子女權利與義務之行使負擔」。若雙方對於「孩子該跟誰?」沒有共識,就必須透過訴訟,由法院決定監護權歸屬誰。監護權不僅僅是父母的權利,更多的是對孩子的責任和義務,法院會考量誰比較能擔負起保護教養孩子的責任,然後判定他為孩子的法定代理人。

法院決定監護權歸屬的判斷標準有哪些呢?
民法第 1055 條之 1 規定:「法院為前條裁判時,應依子女之最佳利益,審酌一切情狀,尤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子女之年齡、性別、人數及健康情形。
二、子女之意願及人格發展之需要。
三、父母之年齡、職業、品行、健康情形、經濟能力及生活狀況。
四、父母保護教養子女之意願及態度。
五、父母子女間或未成年子女與其他共同生活之人間之感情狀況。
六、父母之一方是否有妨礙他方對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負擔之行為。
七、各族群之傳統習俗、文化及價值觀。前項子女最佳利益之審酌,法院除得參考社工人員之訪視報告或家事調查官之調查報告外,並得依囑託警察機關、稅捐機關、金融機構、學校及其他有關機關、團體或具有相關專業知識之適當人士就特定事項調查之結果認定之。」

我們從法條可以發現,法院的監護權訴訟判斷標準大致可分為三類:

小孩需求及意願(第一、二款)、
父母客觀條件及意願(第三、四款)、
親子互動與適宜的成長環境(第五、六、七款)

訴訟中,法院要求的「社工訪視」也是以這些項目為觀察紀錄重點。

【小孩需求及意願】
法院不會單看父母逼小孩子提出的選邊站聲明書作為評判標準,會要求社工實質觀察小孩與父母雙方互動情形,循循善誘獲知孩子內心意願。另外,孩子越大(越成熟),他的意願在監護權的判斷上就越顯重要。

【父母客觀條件及意願】
經濟能力並非作為評判的唯一標準,但也的確是判斷標準之一。不過,經濟弱勢的一方也別擔心,如果法院考量後覺得你比較適合照顧孩子,會要求另一半付錢來協助你,法院會依父母經濟能力要求比例分擔小孩的扶養費用。另外,父母各自原生家庭的親屬支持系統也會被觀察考量,意思就是哪方的親屬長期會協助照顧孩子,及父母對小孩的未來照顧教養有無計畫等等。

【親子互動與適宜的成長環境】
法院會傾向將監護權判給與孩子關係和生活互動較緊密之一方,以對孩子生活上變動越少為佳。

附帶一提,獲得監護權一方,也不能剝奪孩子與未享有監護權之一方的「會面交往權利」,若不遵守子女與對方會面交往的約定,就會被認為是有做出不利子女的行為,法院認為讓孩子在父母兩雙方的關愛下成長,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善意父母原則),如果不遵守約定,當對方提出監護權改定訴訟,法院可是會把違約當成改定監護權判斷的重要依據。畢竟無論是父親或母親,在孩子的人生都扮演著不可取代的角色。孩子是當時「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承諾,雖然承諾變質了,但或許給彼此冷靜一段時間,換個立場,重新以「孩子的爸」、「孩子的媽」,守護孩子!

 

原文:小孩監護權怎麼判?專業律師來說說「監護權訴訟」的判決標準是什麼?

Love is an impossible meeting. For example, I am a bird flying in sky, you are a leopard in forest. We just fall in love accidentally. 緣分是不可能的相遇。比如我是...

一個人忍受,,一個人變得冷漠 一個人度過,,一個人接受寂寞 我害怕孤獨,卻沒有人能夠陪我 對感情的淡然,對感情的反感 驚恐自己的變化之大 驚訝自己的思想變化 或許有些人不值得做我的心臟,, 卻又有著割舍不去的悲傷 有些笑容以傷害自己為代價 你黑名單裏我的名字,, 如此耀眼的文字 無奈我的愛,, 從今...

最後一次了, 最後一次為你哭, 最後一次叫你親愛的。 我還小,還不懂什麽是愛情。 我以為,愛情,就是兩個人在一起罷了 我以為,愛情,只要每天打打電話,發發短信問候就行了 我以為,愛情,就是深愛那個人 可是,一切,不過是我以為! 悲傷,愛情中註定充斥的詞語。 到底什麽樣的愛情,需要用最痛苦的方式去忘卻...

那個春天前,我以為世界上的分分離離,愛與恨都與我無關。  但在那個春天,我遇見你,那個終於讓我明白一見鐘情的你。   我遇見你,愛上你,暗戀的。   這似乎都只在那3秒的時間。  假裝什麽事都沒有發生過,但其實自己清楚,心在快速的跳動。 從那一刻,我終於知道愛...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