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前幾天到一家連鎖麵店用餐,這家店平日並不會因人潮影響點餐的進度,當天卻讓我等了近二十分鐘,不是因為店員的動作怠慢,而是一對夫妻和他們的寶貝女兒。


他們站在櫃檯前打量各式套餐圖片,接著再與那頑劣的女兒商量;與其說是商量,倒不如說是請求:「好啦!乖嘛!就吃這個囉!後面好多人在排隊耶!」
看來應該是小學二年級的頑劣女童竟然如是回答:「本來就要排隊啊!我先到我先點,點完再換他們啊!我愛點多久,就點多久!」


最後還是店員提醒了一句:「很抱歉,大家都在等喔!」才讓這對夫妻痛下決定!


所謂痛下決定的「痛」,是由父親承擔。
當進入店內,小劣女很不開心自己超長的點餐被中斷,將怒氣發在他爹的身上,近似被鬼附身的表情,加上極端尖銳刺耳的叫聲,一剎那間雙管齊下!


這小烈女更用自己的小手,猛力的連續重擊父親的腹腰間,外人無不側目,而這對夫妻,卻非常平靜的坐下,任由她撒野,只是母親簡單的安慰了一句:「爸爸沒有錯!」


真的沒錯嗎?那整件事有沒有人犯錯?誰該為這樣的事情做一些反省或認錯?
教育下一代很花功夫,太過與不及都會影響下一代的人格發展,更會深深的鬆動國家未來競爭力。


前述例子,那位母親並沒有告訴這孩子在公眾場合應有的禮節規範與自律,是她錯!


那位父親不主動適時地阻止孩子撒野,是他錯!
在他們心中,孩子也許根本沒錯,還小嘛!寶貝嘛!寵著點吧!
長大後,甚至不必等到長大,這孩子就要承受因沒有適度教養,而必須承受的惡果。這又是誰的錯?


我家兒子的安親班,就有一位學生,走在路上可以口無遮攔的指著路人品頭論足,在安親班內不論男生或女生,都跟老師私下反映,不論分組或座位,盡量不要跟他放一起。


因此,他不得人緣、被孤立,這是誰的錯?
兒子班上有位鋼琴高手,聽說彈琴一把罩,但朋友卻少;原因很簡單,就是任性!這也不打緊,他還愛哭,一遇上不如意的事情,就是哭;連班上女生都避之唯恐不及,更不用說男生,才不想沾上這個愛哭鬼!
這樣的結局,誰的錯?


都說一個孩子要多寵、多哄、多順著,是這樣嗎?
孩子是人,給他正確客觀的教育是很關鍵必要的,現在很多父母偏離了正道,歪七扭八地將孩子教育成「天山霸主,唯我獨尊」的「非人」模樣。


倘若真有此霸主能耐也就萬幸,偏偏現在教育出的孩子,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腰不能彎,這算什麼?競爭力與抗壓力何在?團體相處的圓融度又何在?謙卑受教的個性又何在?


孩子有錯,一定要讓他知道,教他改過;父母有錯,也一定要向孩子道歉,教他懂得認錯!


教孩子做人比起教孩子做功課要難的多,功課是一時的,分數是一學期的,而正確健康的人生態度,是一輩子的!



一個女人.在偶然的時候.認識了一個男人他們很平常地交往,僅僅有一次的認識那時,他們已經各自有了自己的家有了自己的另一半有了自己的寶貝沒事時就打打電話.聊聊天.很快樂的有幾天的時間,她心情很不好晚上又和老公吵了幾句很晚了,她突然想打他電話她突然很想聽到他的聲音哪怕是一句話她知道這個時候通話是不合適的...

離開一段愛情時,揮手的姿態,有無數種,但分手的心態,只有四種: 一、無怨無悔。愛過以後,感謝彼此給了對方美好的記憶。 二、無牽無掛。完全沒有感覺,如同列車開到終點,很自然地下車,沒有愧疚,也不必言謝。 三、恨著離開。說:「你去死吧,我再也不要見你了!」 四、愛...

很多時候,很容易被“我們很相愛”感動,慢慢經歷了一些事情,對於相愛這事兒多少存了一點疑心。如今,倘若一對男女決定在一起,我更希望聽到他們自信滿滿地說,我們在一起,真的很合適。 只有愛情不代表就能結婚當初愛得深,是因為太過想像。在愛情中,惺惺相惜最重要,而婚姻考驗的卻是相容性。...

今天去了面試,也是第6次面試,前5次都是通知回家等消息,過後就沒下文了.. 今天去面試時,我很緊張,我是第一個來面試的,接下來有3位小姐和1位先生也來面試,就填了表格,過後就坐下,過後到人事部HR的辦公室進行面試程序。 面試結束後,那位HR叫我在外面坐著先,我就坐坐坐.. 差不多半個小時後...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