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前幾天到一家連鎖麵店用餐,

這家店平日並不會因人潮影響點餐的進度,

當天卻讓我等了近二十分鐘,不是因為店員的動作怠慢,

而是一對夫妻和他們的寶貝女兒。 

他們站在櫃檯前打量各式套餐圖片,

接著再與那頑劣的女兒商量,與其說是商量,

倒不如說是請求:「好啦!乖嘛!就吃這個囉!

後面好多人在排隊耶!」 

看來應該是小學二年級的頑劣女童竟然如是回答:

「本來就要排隊啊!我先到我先點,點完再換他們啊!

我愛點多久,就點多久。」 

最後還是店員提醒了一句:「很抱歉,大家都在等喔!」

才讓這對夫妻痛下決定。 

所謂痛下決定的「痛」,是由父親承擔。

當進入店內,小劣女很不開心自己超長的點餐被中斷,

將怒氣發在他爹的身上,近似被鬼附身的表情,

加上極端尖銳刺耳的叫聲,一剎那間雙管齊下。 

這小烈女更用自己的小手,猛力的連續重擊父親的腹腰間,

外人無不側目,而這對夫妻,卻非常平靜的坐下,

任由她撒野,只是母親簡單的安慰了一句:「爸爸沒有錯。」 

真的沒錯嗎?那整件事有沒有人犯錯嗎?

誰該為這樣的事情做一些反省或認錯呢? 

教育下一代很花功夫,太過與不及都會影響下一代的人格發展,

更會深深的鬆動國家未來競爭力。 

前述例子,

那位母親並沒有告訴這孩子在公眾場合應有的禮節規範與自律,

是她錯! 

那位父親不主動適時地阻止孩子撒野,是他錯! 

在他們心中,孩子也許根本沒錯,還小嘛!寶貝嘛!寵著點吧! 

長大後,甚至不必等到長大,

這孩子就要承受因沒有適度教養,

而必須承受的惡果。這又是誰的錯? 

我家兒子的安親班,就有一位學生

走在路上可以口無遮攔的指著路人品頭論足,

在安親班內不論男生或女生,都跟老師私下反映,

不論分組或座位,盡量不要跟他放一起。 

因此,他不得人緣、被孤立,這是誰的錯呢?

兒子班上有位鋼琴高手,聽說彈琴一把罩,但朋友卻少,

原因很簡單,就是任性!這也不打緊,他還愛哭,

一遇上不如意的事情,就是哭,連班上女生都避之唯恐不及,

更不用說男生,才不想沾上這個愛哭鬼。

這樣的結局,誰的錯呢? 

都說一個孩子要多寵、多哄、多順著,是這樣嗎? 

孩子是人,給他正確客觀的教育是很關鍵必要的,

現在很多父母偏離了正道,

歪七扭八地將孩子教育成「天山霸主,唯我獨尊」的「非人」模樣。 

倘若真有此霸主能耐也就萬幸,偏偏現在教育出的孩子,

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腰不能彎,這算什麼呢?

競爭力與抗壓力何在呢?

團體相處的圓融度又何在呢?

謙卑受教的個性又何在呢? 

孩子有錯,一定要讓他知道,教他改過,

父母有錯,也一定要向孩子道歉,教他懂得認錯。 

教孩子做人比起教孩子做功課要難的多,

功課是一時的,分數是一學期的,

而正確健康的人生態度,是一輩子的。 

這麼說吧!在家寵他一輩子。

        最淡定的女人,沒事從來不給男人發短信打電話,如果你問我怎麼想的? 我會說:他若不忙,就會和我聯繫。他若正忙,我打擾他幹什麼? 他若不忙也不和我聯繫,那我聯繫他幹什麼呢?        女人是水,你用0度遇...

假如你有天出遠門有3種人為你送行 第1種人,一直哭著不要你走,一直拉著你的手說會想你,約定每天打電話,然後回家繼續玩遊戲。 第2種人,幫你收拾行李,替你做早飯,送你到車站,說:一路順風,然後回去工作。 第3種人,默默的在背後看著你,幾乎看不見他的存在,可他時時刻刻想念你,為你擔心,每天習慣的想你入睡...

(圖片來源:敗犬女王) 單身不是被剩下,而是智商太高 ...

(圖片來源:犀利人妻) “你怎麼這麼煩人啊” 當女人興致勃勃的想跟男人嘮嘮嗑時,男人不耐煩的扔過來一句,你怎麼比祥林嫂還囉嗦啊,這話挺打擊人的,次數多了女人心裡會有怨氣,哪天你真心想聊聊的時候,女人會跟你說,姐今天沒心情說話。   “你懂什麼啊&rdq...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