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5個問題原載美國《紐約時報》,是美國研究婚戀的心理專家們提出的。戀愛跟結婚有什麼不一樣?結婚要做什麼心理準備,很多人並不清楚,要麼只看房子車子華麗婚禮,要麼盲目神化愛情的力量以 為有情飲水飽。這15個問題,不是簡單YES/NO不是表決心,是雙方達到高度共識,並有詳細的計畫。《紐約時報》曾經刊登了美國的婚姻專家開列出的婚前必問的15個問題:
1、我們要不要孩子?如果要,主要由誰負責?
2、我們的賺錢能力及目標是什麼?消費觀及儲蓄觀會不會發生衝突?
3、我們的家庭如何維持?由誰來掌握可能出現的風險?
4、我們有沒有詳盡地交換過雙方的疾病史?包括精神上的。
5、我們父母的態度有沒有達到我們的預期?會不會給足夠的祝福?如沒有,我們如何面對?
6、我們有沒有自然、坦誠地說出自己的性需求、性的偏好及恐懼?
7、臥室能放電視機嗎?(泛指一切生活習慣上的差異,如,養寵物意見不一,口味不一樣,睡覺打鼾,一個愛收拾一個亂)
8、我們真的能傾聽對方訴說,並公平對待對方的想法和抱怨嗎?
9、我們清晰地瞭解對方的精神需求及信仰嗎?我們討論過孩子將來的教育模式嗎?
10、我們喜歡並尊重對方的朋友嗎?
11、我們能不能看重並尊敬對方的父母?我們有沒考慮到父母可能會干涉我們的關係?
12、我的家族最讓你心煩的事情是什麼?
13、我們永遠不會因為婚姻放棄的東西是什麼?
14、如果我們中的一人需要離開其家族所在地陪同另一人到外地工作,做得到嗎?
15、我們是不是充滿信心面對任何挑戰使婚姻一直往前走?
女網友:看得我膽戰心驚!如果這些都要有明確答案,愛情在哪里?如果這些沒有明確答案,婚姻在哪里?
這些問題,如果沒有愛情,根本無法討論。討論的核心是:我們如何並肩面對婚姻中的一切困難?我們如何寬容對方,如何妥協求同存異?如果你們貌似熱烈的愛 情害怕這些問題,那麼就無法轉入婚姻。中國現代人的誤區:謳歌愛情神聖化+務實速成婚姻=離婚率出軌率高。愛走極端非此即彼的思維在婚姻中充分體現,要麼 只談房子車子漠視性格合適溝通愉快,要麼認為談錢就是玷污神聖愛情。
還有網友問:談了這些達成一致結婚後就沒有矛盾了嗎?談不好就不能結婚嗎?婚後哪里有那麼多事,想那麼多有意思嗎?
@小米毛毛之嘉:並不是說都談好了沒有矛盾再結婚。而是說,談過了能看清楚未來的矛盾所在,各在的價值觀和生活習慣。也能更加清楚的考慮,我們是否要結 婚呢?結婚的話,這些存在矛盾問題如何妥善的解決?!這些問題是讓雙方可能面對的分歧和矛盾提前浮現,而不是為此不解決就不結婚。
去問問結過婚的男女吧,特別是結婚10年以上的,這些問題哪條他們沒遇到過?
根據中國特色,我還要加上以下10個問題:
1.房產證上寫誰的名字?我們需要一起還貸嗎?如果是男方父母出資,房子的主人是他父母還是我和你?你或我的父母有鑰匙嗎?可以不打招呼隨便來嗎?
2.父母要一起來住,怎麼辦?
3.有沒斷奶,家庭決定能不能不受父母影響,工資卡要回來沒有?
4.兩人的錢怎麼分配,誰來管,如何理財?
5.雙方父母每年給多少養老費?
6.家務誰做?我們分工,還是你我的媽,還是鐘點工?
7.什麼時候生孩子?有了孩子後誰帶,你媽我媽還是請阿姨?怎麼帶孩子,誰說了算?父母幫帶孩子,跟我們的想法有分歧,怎麼辦?如果不打算馬上生孩子,能否頂住父母壓力?
8.孩子可以跟女方姓嗎?(如果女方父母要求)
9.除夕去誰家?
10.異性交往空間?可以有異性網友嗎?出軌的定義?
網友說:中國特色的那幾條都讓人頭皮發麻。是啊。很多年輕人很輕視“過日子”,以為不用有多愛,找個人“過日子”很容易。那麼看看這些問題吧,都是過日子逃不了的。單是“你媽可以有咱家的鑰匙嗎?可以隨便不招呼就來嗎?”就讓好多小夫妻反目。沒有扎實的感情基礎,日子沒法過除了4,10,都和父母有關,可見父母過度插足干涉子女的婚姻,是中國特色。
什麼是過日子?過日子是把兩個人的命運綁在一起,當他(她)狀況好的時候在一起,不好的時候也在一起:事業有成的人遭遇失業,富有的人破產,身體健康的會生病,情緒好或者不好,年輕貌美的女人人老珠黃,性能力會衰弱,對方老人需要照顧。如果只圖對方好的時候在一起,那就別結婚了。
再婚需要額外增加的問題:
1.沒有子女,還可以跟前任來往嗎?底線是什麼?
2.有子女的話,跟子女和前任的見面頻率?給子女的撫養費?給前任還有費用嗎?
3.前任(有子女)跟你父母還有來往嗎?還會參與你們的家庭活動嗎?
4.我們前次婚姻的孩子,跟你我是什麼關係,如何稱呼,能夠一視同仁嗎?孩子們之間是什麼關係?如何相處?
5.財務問題,我的孩子和你的孩子的費用,是否要劃清界限?
6.我們婚前的財產如何界定?婚後什麼是我們的共同財產?
相愛容易相處難,把浪漫戀愛轉為真實的婚姻生活,以上這些問題你都需要認真考慮,和你的伴侶一起勇敢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