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國際氣喘用藥新指引,短效擴張劑不是氣喘萬靈丹

文字/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

 

短效擴張劑不是氣喘萬靈丹!馬偕紀念醫院胸腔內科資深主治醫師沈聲燁表示,根據全球氣喘倡議組織(GINA)指引,過度使用短效氣管擴張劑,會造成氣喘控制不佳,增加氣喘發作率,提高突發氣喘至呼吸衰竭,甚至死亡案例,不建議患者自行至藥局購買短效擴張劑,應遵循醫師的衛教指導,才不會讓氣喘控制再度失控。

 


 

氣喘不是只有喘 慢性咳嗽也可能是氣喘

氣喘是指一種受到過敏原或呼吸道感染後造成慢性呼吸道發炎的疾病,常見咳嗽、喘和胸悶三大狀,氣喘不一定會喘,嚴重才有「咻咻」喘鳴聲。沈聲燁醫師表示,咳嗽是氣喘中最常見的症狀,其中有一種咳嗽性氣喘,病人因為咳嗽求診治療,卻一直反覆出現病毒感染或是支氣管發炎的症狀,但在服用抗生素後卻未能好轉,經門診檢查肺功能、過敏原測試後才發現是「咳嗽性氣喘」,雖然是輕症,卻帶給生活上不少困擾。此外,慢性氣喘大部份是大量吸入過敏原、流感感染、過敏性鼻炎所引起,醫師提醒,日常更不能輕忽慢性過敏原造成的氣喘,在沒有治療的情況下,慢慢進展到嚴重呼吸道衰竭、肺功能下降。

 

 

 

吸入型類固醇劑量輕 不用擔心明顯副作用

面對氣喘的治療,許多人聽到類固醇感到害怕,擔心會有水牛肩、月亮臉等副作用,因而排斥用藥。沈聲燁醫師強調,類固醇在適當劑量下是很好的抗過敏藥物,「吸入性類固醇劑量較輕,僅有口服的二十分之一,只作用在氣管,大致上不會造成很大的副作用。」醫師指出,吸入型類固醇對呼吸道有明顯效果,吸入性類固醇與長效型氣管擴張劑搭配,得到加乘的效果,使氣喘得以緩解。

 

 

 

重新修訂治療指引 不建議用短效擴張劑

根據全球氣喘倡議組織的(GINA)2019年氣喘治療指引修訂,應以「吸入性類固醇」與「長效型氣管擴張劑」當作第一線治療,不再建議單獨使用短效型支氣管擴張劑(SABA)。沈聲燁醫師指出,以往短效擴張劑作為急救用藥,長期對於慢性氣喘卻沒有良好的控制效果;此外,短效擴張劑效果快,患者往往高度依賴,卻忽略醫師開立「吸入性類固醇」與「長效型氣管擴張劑」,最終導致氣喘控制效果不佳,提高氣喘急性發作率和死亡率,「除非是重度氣喘者,不再建議輕度到中度患者使用。」

 

醫師分享一位60歲有氣喘的糖尿病患者,因為肺功能較低,吸入狀況不好,覺得吸入性藥物沒有口服類固醇有效,僅服用口服類固醇,而長期吃口服類固醇,還引起骨質疏鬆造成腰椎壓迫性骨折。經評估後,改以吸入性類固醇搭配長效型氣管擴張劑,輔以吸藥輔助器協助長者用藥,終能規律吸藥,血糖能控制,骨質疏鬆也沒有再惡化。

 

 

 

建立雙向轉診制度 擴大醫療照護網

新冠疫情期間,很多人擔心去中大型醫院會提高呼吸道感染的風險。沈聲燁醫師指出,馬偕醫院醫學中心與基層診所進行雙向診所合作,藉由進行氣喘過敏原因、過敏原測式,肺功能測式等整體評估,觀察病人藥物適應度,於病況穩定後,建立輕症下轉的模式,延續氣喘治療,不會因為疫情的憂慮,延誤氣喘治療。

 

除了紙本轉診單外,還有APP方便攜帶資料轉診,若是病情惡化嚴重時,再上轉至醫學中心治療,在此雙向轉診系統內,不會漏掉對氣喘病人的照顧。現在雙向轉診尚未能涵蓋所有基層的醫療院所,沈醫師說,期許未來能連結更多的醫療資源,建立完善上下轉診、社區醫療網,讓氣喘病人得到更好追蹤控制。

 

到底是婆媳問題還是夫妻問題?   Photo/img1.qq.com 婆媳問題,每個女人結婚後最怕遇到的問題,所以婚前都想先打聽自己的準婆婆是怎樣的人?婚後會不會需要跟公婆住?這些婚姻裡現實的壓力,存在每個準備為人媳婦的女人心裡。萬一你遇上了你不喜歡的婆婆,該怎麼讓婆媳問題不會延伸成為婚...

(示意圖,與本人無關,翻攝自網易;右翻攝自批踢踢) 女網友stikea在批踢踢男女板發文,稱自己與男友交往7、8年,兩人相處也互相尊重,是朋友眼中的眷侶,但女生最近卻有煩惱。她稱男友看到女同學打扮性感、甚至是穿絲襪時就會有生理反應,有時在聊天室聽到很ㄋㄞ的女聲,男友的褲檔就會「凸起」。 她發文求助...

(圖片翻攝自靠北老婆) 我要來替我兒子靠北他老婆,當初我兒子帶你來見我們談婚事,我ㄧ聽妳是個美國沒有名大學畢業我就很反感了,我們整個家族學歷都很高,我還是個老師妳這種學歷真的很丟臉。我也跟妳說了我們家什麼都不會給妳,妳媽還敢跟我兒子說要喜餅,妳們家怎麼這麼白目啊?結果妳懷孕了檢查是女生,我只不過說...

圖片翻攝自剩者為王劇照 最近幫我一位親戚找相親對象,女生,69年次,公務人員,長相甜美,皮膚白皙,絕對是一般普通正常人眼中的美女,至少可以排到85%前面,而且個性溫婉,聰慧大方。也有交過男朋友,大概10年前分手,之後就因為工作忙,環境又單純,一直就單身拖到現在。她要求的條件也不高:1、身高168c...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