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好友的相處:要迎合?還是作自己?

和好友的相處:要迎合?還是作自己?

文化適應(Acculturation):文化多元固然是件好事,但長期沉浸在截然不同的文化環境時,往往會讓自己喪失原本的獨特性。

嘿!對於這樣的開頭,是否感到似曾相識?感覺是可以用,但以自身經驗來說又好像有點不正統。往往對於外來文化都抱持著全盤接受的態度,我們總是有著「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的想法,卻忘了月亮的圓缺,不過是角度陰影的變化而已。你與好友間的相處亦然,一開始對方就像國外的月亮一樣,什麼都好,但在相處的過程當中,是否忘記你自己本身擁有的特色與優點?

 

【文/Koobii編輯部  圖/Koobii高校誌】

 

文化是融合而非取代

走在街上,總是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有些特別突出的打扮,你也會默默地幫他們冠上「日系」、「拉丁系」、「韓系」等名稱,但就是不會出現「台灣系」,跟台灣文化作連結的詞彙不外乎是「俗氣」、「水準不高」等,發現了嗎?台灣社會已經漸漸被外來文化潛移默化到找不到欣賞自己的角度了!這就是「文化適應」現象,或又稱為「涵化」(Acculturation),是指支配與從屬地位關係不同的兩個群體,由於長期直接接觸而使各自文化有所變化或融合,這便是一種「文化適應」(Acculturation)的現象,最著名的例子非「美國文化」莫屬了,美國的人種複雜連帶文化也多元,有「文化大熔爐」之稱,換個方向想「熔爐」也代表某些文化要被「去蕪存菁」,如印地安文化就是一個例子。

 

原文刊載於《Koobii高校誌》2013年,更多精采內容請上《Koobii高校誌》官方網站;《Koobii高校誌》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庭院的陽光 我是住在山里的小和尚戒嗔,我給施主們講故事。 我們天明寺不是一個香火很旺的地方,但也會有全國各地的香客過來進香。有位姓李的太太,每年都會來寺裡好幾次,虔誠地在佛像前跪拜,還會給不少香火錢。 李太太有時候會拉著師父聊天。我們知道她先生是城裡的官,從前做小職員的時候,生活很安穩,也很快樂。 ...

有一位大學生從北京大學畢業後,最大的夢想就是做一名翻譯,在富麗堂皇的大廳陪伴首長。 大學畢業後,她被分到英國大使館,她很高興,因為這是一份別人夢寐以求的工作,但是到後來才知道,她擔任的工作只是個接線員,一個被別人看不起也最沒有前途的崗位。 此時,她並沒有自暴自棄,而是慢慢學著喜歡這個崗位。她把使館裡...

初戀總是寶貴的,令人難忘的, 遺憾的是,十有八九的初戀, 都不能成為婚姻, 因為不能成為婚姻,初戀又顯得更為寶貴,讓人回味無窮。阿偉是一位成功的外科醫生,和太太結婚二十年,兒子已入大學。 在一次大學舊生會,重遇初戀情人Alice。Alice 當年是眾男生的夢中情人,公認的美人兒...

他天生又聾又啞,一直悄無聲息地成長,父母因他的殘疾更加疼愛他。 父母平時不讓他單獨出門,害怕他找不到回家的路。可他天生好動,愛到村西的小河旁和馬路邊玩耍,父母就把新房子建在了村莊最西頭,並把房子的牆壁塗成了紅色。在青磚綠瓦的村落裡,紅房子格外顯眼。紅房子,對他來說,是一個路標,指引著回家的路。 14...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