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成認同「變臉」亦憂風險 高醫發表亞洲首篇調查報告 【記者王雯玲/高雄報導】火災燒傷或嚴重外傷導致的顏面缺損,歷經多次常規整形重建手術後,造成疤痕累累的不完整臉龐,而無法回到正常社會生活,可能唯有臉部移植來解決了。但國人對「變臉」的認識有多少?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外科部主任郭耀仁教授、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副院長李書欣醫師、高醫整形外科醫師王育婍,以及新加坡國立中央大學整形外科醫師紗維夏(Savitha Ramachandran)等人共同合作,進行第一篇亞洲臉部移植觀點研究,研究結果獲刊在2021年10月份國際知名顯微重建《Microsurgery》雜誌。該研究針對臺灣20至75歲民眾進行問卷調查,有效樣本為1020份,男女比例各半、平均年齡約40歲、55%有大學教育程度,宗教信仰為佛教37%、道教36%、基督教10%及其他。

分析發現,受訪者對於臉部移植相關資訊缺乏,超過7成受訪者主要資訊來源是媒體報導;而有醫療背景者,約5成5的資訊來源是一般醫學期刊。對於臉部移植的主要適應症,有超過7成5受訪者認同是嚴重顏面損傷變形、功能缺損及顏面燒燙傷致變形;部份臉缺損,如口腔、唇頰甚至鼻缺損變形亦可。

另外,超過8成受訪者認為臉部移植後可恢復正常功能,雖然他們對移植手術後免疫及相關併發症風險存有疑慮,但認同臉部移植可為此類病患提供一線生機。

高醫臉部移植團隊負責人郭耀仁教授表示,依據調查結果與歐美國家比較,雖然宗教、文化背景不同,但國人對於器官捐贈甚至臉部移植逐步認同。目前臉部移植在臺灣仍屬人體試驗階段,其適應症主要以臉部嚴重創傷、燒燙傷或血管先天畸形,經手術仍有功能及美觀缺損、年齡為20至55歲、無嚴重感染患者、經精神科心理評估通過後,可列入等候名單;但國內器官捐贈風氣不盛,臉部捐贈勸募的困難度更高。

郭耀仁教授指出,全球迄今已完成近50例臉部移植,高醫附院於2019年通過衛生福利部核可得以進行臉部移植手術,但門診諮詢者多為癌症切除重建者,非目前臉部移植適應症,迄今尚無合適病患。


【更多新聞】

  • 疫起控糖安心腎利 聯合國糖尿病日首度點亮新竹
  • 台灣咖啡節樂遊劍湖山五GO幸福 五倍券雙人只要1000元
  • 五倍券發放滿月高雄券助攻 百貨月收逼近去年三倍券半年金額
  • 文/尹海崴 本周華人的娛樂大事,就是周董在英國舉辦的世紀浪漫婚禮,先不說周董自己親 自寫的紅毯進行曲有多動人,天王嫂的甜美指數,就收服了一大票粉絲。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天王嫂雖然是混血小V臉,可她的臉蛋,瘦不見骨,才能擁有這麼高的甜美指數,時尚但不會有距離感,屬於老少通吃的甜姐兒。 女孩子有時候臉型...

    早上起床後你都為肌膚做什麼?還是匆匆出門……改變一下吧!「晨間美容」其實很重要,提早10~15分鐘起床,可以換來更好的膚質,延續當日一整天的好心情喔!快來改變你的晨間保養,讓保養美肌變得更聰明有效率喔! 早晨用〝溫感〞&〝水感〞甦醒肌膚 「肌膚是要細心呵護的,你怎麼對待...

    macy梅西美妝 晶亮緊緻賦活眼膜~15分鐘趕走疲倦泡泡眼   「眼睛」是與人相處第一個會接觸到的地方 對一個人的第一印象大多都是用眼睛而定 異性在相處的時候 眼睛也是雙方非常重視的部位 眼周保養對於我而言比起臉部保養更為重要 眼霜絕對是早晚都擦 而且是每天擦!!! 有時候會敷個眼膜 現在...

    統計資料顯示,人們每天停留在電腦、手機、平板等數位裝置上約8.6小時,享受影音娛樂同時也瀏覽大量資訊,這些習慣逐漸成為眼周肌膚浮腫、細紋、下垂的間接幫兇,這時該怎麼辦? 【執行撰文/王諺玫;攝影/吳晴中;設計/戚心偉;內容諮詢/iSkin盧靜怡皮膚專科院長盧靜怡 事務文具協力 誠品風格文具館、Too...

    Facebook留言板